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图是某遗传病的系谱图(基因A、a控制),据图回答:
(1)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常、X、Y)染色体上的 (显性、隐性)基因控制的。
(2)Ⅰ-4和Ⅱ-8的基因型分别是 和 。
(3)Ⅳ-15的基因型是 或 ,它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
(4)Ⅲ-11为杂合子的概率为 。Ⅲ-12和Ⅳ-1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5)Ⅲ代中的11与13是近亲关系,婚姻法规定不能结婚,若结婚生育,其后代患病的概率为 。
(12分)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问题:
(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X、Y、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X、Y、常)染色体上。
(2)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__。
(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4)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5)Ⅳ1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是______。
(12分)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问题:
(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X、Y、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X、Y、常)染色体上。
(2)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__。
(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4)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5)Ⅳ1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是______。
根据相关生物进化理论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2分)
1)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的概念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①代表了 。
(2)图中③是指 ;
(3)图中②是指 。
(4)图中④中的层次有几个? (用数字表达即可)
(5)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2)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_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剧,一部分个体被淘汰。
3)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A的频率是
;如果该种群足够大,虽然出现个体迁出现象,但是整个种群不存在基因突变,个体间也随机交配,自然选择也没有发生作用,那么该种群基因A的频率会不会改变?
(12分)右图为某生物的性染色体简图: 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
(1)对果蝇基因组进行研究时,应对 条染色体进行测序。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右图中的 片段。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 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图中的 片段。
(2)失散多年的堂兄弟(同一祖父)分别在台湾和大陆,若从DNA分子水平上鉴别这一关系,最可靠的DNA分子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常染色体 B.X染色体 C.Y染色体 D.线粒体
(3)科学家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刚毛基因(b)为完全显性。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请写出遗传图解,并完成推断过程。
①遗传图解:
②推理过程:
a.实验方法:首先选用纯种黑腹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雌雄两亲本的表现型依次为
。
b.预测结果: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 ,则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 ,则此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4)现有若干纯合的雌雄果蝇(雌雄果蝇均有显性与隐性性状),已知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区段),请补充下列实验方案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
实验方案:
选取若干对表现型分别为 的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代(F1)中无论雌雄均为显性;再选取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其后代表现型。
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 ,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 若 ,则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