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逐滴加入B中. (1)若A为浓硫酸,B为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片状单质.其在常温下难与水反应,C为品红溶液.实验中观察到溶液褪色.则B是 然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若B为Na2CO3;C为C6H5ONa溶液.实验中观察到小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酸A应具备的性质是 .然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若B是生石灰.实验中观察到C溶液中先形成沉淀.尔后沉淀溶解.当溶液恰好澄清时.关闭E.然后往烧杯中加入热水.静置片刻.观察到试管壁上出现光亮的银镜.则A是 .C是 与葡萄糖的混合液.仪器D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为研究自然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设计了图甲所示的装置。实验中将该装置置于自然环境中,测定南方夏季(北半球)某一晴天一昼夜小室内氧气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得到图乙所示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曲线中不能正确反映本实验研究中某因素变化情况的是______。

(2)图乙曲线表明6~8h时,小室内氧气减少量逐渐减少,原因是虽然此时呼吸作用比光合作用______(强或弱),但是光合作用在逐渐________。

(3)曲线表明中午12 h左右光照最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反而下降(“午休”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分析为:由于光照过强,植物的______作用过强,使植物失水过快,一方面植物适应性调节气孔关闭,导致_________________,暗反应受阻,进而使光反应受阻;另一方面由于缺水,使光合产物不能及时运走,积累在叶肉细胞内,阻碍了光合作用。

(4)某同学以实验测量小室内气压变化表示小室内氧气变化,他最可能的依据是小室内____量保持不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呼吸作用消耗O2,因而小室内气压的变化主要由O2??引起,若要该假设成立,则必需忽略物理因素 及大豆幼苗_____(生理过程)产生的气压变化。

(5)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大豆幼苗,则曲线乙中a点将向______移。理由是:缺镁导致__________不足,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较少,要达到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则需________(增大或降低)光照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为研究自然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设计了图甲所示的装置。实验中将该装置置于自然环境中,测定南方夏季(北半球)某一晴天一昼夜小室内氧气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得到图乙所示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曲线中不能正确反映本实验研究中某因素变化情况的是______。

(2)图乙曲线表明6~8h时,小室内氧气减少量逐渐减少,原因是虽然此时呼吸作用比光合作用______(强或弱),但是光合作用在逐渐________。
(3)曲线表明中午12 h左右光照最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反而下降(“午休”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分析为:由于光照过强,植物的______作用过强,使植物失水过快,一方面植物适应性调节气孔关闭,导致_________________,暗反应受阻,进而使光反应受阻;另一方面由于缺水,使光合产物不能及时运走,积累在叶肉细胞内,阻碍了光合作用。
(4)某同学以实验测量小室内气压变化表示小室内氧气变化,他最可能的依据是小室内____量保持不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呼吸作用消耗O2,因而小室内气压的变化主要由O2­引起,若要该假设成立,则必需忽略物理因素及大豆幼苗_____(生理过程)产生的气压变化。
(5)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大豆幼苗,则曲线乙中a点将向______移。理由是:缺镁导致__________不足,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较少,要达到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则需________(增大或降低)光照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某生物实验小组利用学校新配置的数字实验室进行测定光合速率实验,设计了如下装置,反应杯的溶液中通入了一定量的CO2,并放置了10片相同的玉米叶圆片,请据图回答:

⑴玉米叶圆片放入反应杯前需抽空叶肉细胞间隙内的气体,目的是            。随着测试时间的延长,叶片的光合速率逐渐下降,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此时,叶绿体中的RUBP含量变化       (填“增加”或“减少”) 。
⑵实验小组同学进一步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在温度适宜、CO2充足的条件下研究了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若将叶圆片去掉一半,剩余叶圆片在相同条件下光照强度与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曲线将不同,a点的位置将             (填“左移”或“右移”)。

Ⅱ研究发现,pH能够影响酶的活性。某同学在做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时,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7支等大的试管,分别编号为A、B、C、D、E、F、G;
第二步:向7支试管中加入2mL2%的过氧化氢溶液,心脏等量且适量的过氧化氢酶溶液,然后分别用pH为4、5、6、7、8、9、10的缓冲液2mL调节A、B、C、D、E、F、G中的pH。
第三步,用量筒收集一定时间内7支试管所产生的氧气的量
第四步,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第五步,画出pH影响酶活性的关系曲线(酶活性的强弱可用产生氧气体积的多少表示)>问:
⑴该同学的实验步骤中,有一步有明显的错误,请问是哪一步,就如何改正?
⑵请画出用于绘制曲线的坐标系
⑶观察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强弱,除了用量筒收集,比较气体体积的大小外,还可以通过什么简便的方法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某生物实验小组利用学校新配置的数字实验室进行测定光合速率实验,设计了如下装置,反应杯的溶液中通入了一定量的CO2,并放置了10片相同的玉米叶圆片,请据图回答:

⑴玉米叶圆片放入反应杯前需抽空叶肉细胞间隙内的气体,目的是             。随着测试时间的延长,叶片的光合速率逐渐下降,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此时,叶绿体中的RUBP含量变化        (填“增加”或“减少”) 。

⑵实验小组同学进一步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在温度适宜、CO2充足的条件下研究了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若将叶圆片去掉一半,剩余叶圆片在相同条件下光照强度与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曲线将不同,a点的位置将              (填“左移”或“右移”)。

 

Ⅱ研究发现,pH能够影响酶的活性。某同学在做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时,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7支等大的试管,分别编号为A、B、C、D、E、F、G;

第二步:向7支试管中加入2mL2%的过氧化氢溶液,心脏等量且适量的过氧化氢酶溶液,然后分别用pH为4、5、6、7、8、9、10的缓冲液2mL调节A、B、C、D、E、F、G中的pH。

第三步,用量筒收集一定时间内7支试管所产生的氧气的量

第四步,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第五步,画出pH影响酶活性的关系曲线(酶活性的强弱可用产生氧气体积的多少表示)>问:

⑴该同学的实验步骤中,有一步有明显的错误,请问是哪一步,就如何改正?

 

 

⑵请画出用于绘制曲线的坐标系

 

 

 

⑶观察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强弱,除了用量筒收集,比较气体体积的大小外,还可以通过什么简便的方法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