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厂废液经测定得知主要含有乙醇.其中还溶有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现欲从废液中回收乙醇和乙酸.根据各物质的沸点.补充下列实验步骤.模拟实现这一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物质 丙酮 乙酸乙酯 乙醇 乙酸 沸点/℃ 56.2 77.06 78 117.9 可供选择的实验用品: 1 mol·L-1烧碱溶液,18.4 mol·L-1硫酸,蒸馏水和冰,400 mL烧杯,250 mL烧杯, 250 mL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器,接受器,玻璃棒以及中学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 (1)补充下列实验步骤: ①组装蒸馏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取100 mL废液注入250 mL蒸馏烧瓶中.滴入1 mol·L-1烧碱溶液.调废液pH=10, ③ , ④ , ⑤ , ⑥ . (2)滴入1 mol·L-1烧碱溶液.使溶液的pH=10的目的是 . (3)用18.4 mol·L-1硫酸的目的是: . (4)最后蒸馏烧瓶内残留液中的溶质的主要成分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分)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说明(部分)。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洗衣粉溶液内一段时间。使用温水效果更佳。
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的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并将结果用下列曲线图A、B表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为      
(2)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当温度再度回到45℃时,后者酶的催化能力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             
(3)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      指标来表示该洗衣粉中酶的催化效率。
(4)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其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4分)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说明(部分)。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洗衣粉溶液内一段时间。使用温水效果更佳。

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的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并将结果用下列曲线图A、B表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为      

(2)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当温度再度回到45℃时,后者酶的催化能力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              

(3)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      指标来表示该洗衣粉中酶的催化效率。

(4)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其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在15℃~35℃范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他们设置了5组实验,每隔24 h取样检测一次,连续观察7天。下表是他们进行相关探究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单位:×106个/mL)

温度

(℃)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0 h

24 h

48 h

72 h

96 h

120 h

144 h

168 h

15

1.2

3.0

3.8

4.6

4.0

3.2

2.8

2.5

20

1.2

5.0

5.3

4.2

2.1

1.2

0.8

0.6

25

1.2

5.2

5.6

4.6

2.9

1.0

0.6

0.2

30

1.2

4.9

5.5

4.8

2.2

1.3

0.7

0.5

35

1.2

1.5

1.8

2.0

2.2

1.3

0.8

0.6

请根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法。

(2)据表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约是___℃。在上述实验条件下,不同温度下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相同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坐标中画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达到K值时的数量柱形图。

(4)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至少两项)等无关变量。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起始种群数量,则该组别中酵母菌到达K值的时间将________(“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则该组别的K值将_______(“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35.(10分)【生物技术实践】下图为某工厂设计的芦柑加工工艺流程,请分析回答:

(1)为提高出汁率,过程②可使用     酶处理,该酶是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半乳糖醛酸酶、        酶,为提高该酶的利用率常采用      技术;过程③常常接种的菌种是     ,并且需要严格控制氧分压。

(2)芦柑果皮可用来提取香精油,过程④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法。为提高出油率,材料需经过石灰水     处理,然后漂洗。

(3)现获得一株无子突变芦柑,研究人员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突变植株,最好采用        的方法,该过程中需要对外植体进行      处理。在上述过程中,所用到的培养基及器材都需要严格灭菌,工作台需要用         擦拭。培养基中除基本营养成分之外,还需要添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7分)随着技术的发展,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践,如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工艺中(如下图),玉米秸秆的预处理、水解过程中就应用了固定化纤维素酶,使玉米秸秆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某工厂技术人员拟在糠液发酵生成酒精的流程中使用固定化酵母菌。

(1)玉米秸秆的预处理、水解过程一般不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原因是                    

(2)固定化酵母细胞过程中,氯化钙的作用是                  ,若配制的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低,会导致                  

(3)技术人员在试验中,将活化的鲜酵母换成相当量的酵母菌凝胶珠(质量优良),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结果发现,酒精生产时间延长,产量降低。技术人员分析后认为,由于固定化细胞在存在状态上与游离的细胞不同,其最适pH可能发生了变化。某同学进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最适pH是否改变的实验探究,实验设计思路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用具:烧杯、右图装置若干套、活化的鲜酵母液、同种酵母菌制成的凝胶珠、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液、配制好的pH分别为4、5、6、7、8的缓冲液。

①取右图装置5套,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液,编号A、B、C、D、E;

②调节各锥形瓶中葡萄糖液pH分别为4、5、6、7、8;

③各锥形瓶加入等量的酵母菌凝胶珠;

④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各瓶红色液滴移动距离。

上述设计的实验步骤存在着两处明显的问题,请指出并改正:

                                                                                   

                                                                                    

                                                                                   

按改正后的实验步骤,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