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列是科学家弗莱明(Fleming)发现抗生素青霉素所进行的探索过程。
A.观察发现问题:细菌培养基(常用琼脂和其他营养物质配制而成适合微生物生长的凝胶)中,偶然生出青霉菌,在其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B.提出假设:(略)
C.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培养,然后观察使用这种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D.结果分析:这种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E.得出结论:(略)
后来的科学工作者,经过长期的研究分离出了这一物质,并特它命名为青霉素。请回答:
①作为这一实验的下列假设中,最为恰当的是
[ ]
A.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
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C.青霉菌可能吞噬了细菌
D.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②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和培养基中的其他物质产生的,则应设计对照实验,其实验方法是________。
③若对照组实验结果为________,则充分证明青霉菌确实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
|
多氯联苯是人工合成的含碳有机氯化物,用途很广(润滑油、油漆、油墨等都含有)。其是一种致癌因子。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列实验方案筛选出能降解多氯联苯的微生物:
(1)配制④的固体培养基时,除添加③中液体培养基成分外,还应添加1%的____________。
(2)设置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⑥与⑦培养基的主要区别在于 ;使用 法可以在④上获得单菌落。①一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 )
①化学消毒 ②灼烧灭菌 ③干热灭菌 ④紫外线灭菌 ⑤高压蒸汽灭菌 ⑥巴氏消毒法
A.⑤③②①④ B.①②③④⑤ C.⑥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⑥
(4)日本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生有超过身长1/10“大嘴”的细菌,可以大口吞噬物质,于是联想到可以通过生物技术手段高效降解多氯联苯等污染物。下列技术中最可能使用的是:
A、PCR技术 B、固定化细胞技术 C、单克隆抗体技术 D、基因工程技术
(7分)多氯联苯是人工合成的含碳有机氯化物,用途很广(润滑油、油漆、油墨等都含有)。其是一种致癌因子。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列实验方案筛选出能降解多氯联苯的微生物:
(1)配制④的固体培养基时,除添加③中液体培养基成分外,还应添加1%的____________。
(2)设置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⑥与⑦培养基的主要区别在于 ;使用 法可以在④上获得单菌落。①一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 )
①化学消毒 ②灼烧灭菌 ③干热灭菌 ④紫外线灭菌 ⑤高压蒸汽灭菌 ⑥巴氏消毒法
A.⑤③②①④ B.①②③④⑤ C.⑥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⑥
(4)日本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生有超过身长1/10“大嘴”的细菌,可以大口吞噬物质,于是联想到可以通过生物技术手段高效降解多氯联苯等污染物。下列技术中最可能使用的是:
A、PCR技术 B、固定化细胞技术 C、单克隆抗体技术 D、基因工程技术
(7分)多氯联苯是人工合成的含碳有机氯化物,用途很广(润滑油、油漆、油墨等都含有)。其是一种致癌因子。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列实验方案筛选出能降解多氯联苯的微生物:
(1)配制④的固体培养基时,除添加③中液体培养基成分外,还应添加1%的____________。
(2)设置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⑥与⑦培养基的主要区别在于 ;使用 法可以在④上获得单菌落。①一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 )
①化学消毒 ②灼烧灭菌 ③干热灭菌 ④紫外线灭菌 ⑤高压蒸汽灭菌 ⑥巴氏消毒法
A.⑤③②①④ B.①②③④⑤ C.⑥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⑥
(4)日本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生有超过身长1/10“大嘴”的细菌,可以大口吞噬物质,于是联想到可以通过生物技术手段高效降解多氯联苯等污染物。下列技术中最可能使用的是:
A、PCR技术 B、固定化细胞技术 C、单克隆抗体技术 D、基因工程技术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