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分)目前我国有1.2亿人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约有1600万。乙肝病毒简称HBV,完整的HBV是由一个囊膜和一个含有DNA分子的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免疫学检查常用以下五项指标(俗称“乙肝两对半”)。
序号 | 检测对象 | 中文名称 | 相关物质及检出的含义 |
1 | HBsAg | 表面抗原 | 包绕在乙肝病毒最外层。单独的HBsAg无传染性 |
2 | HBsAb | 表面抗体 | 人体产生,保护肝脏 |
3 | HBeAg | E抗原 | 乙肝病毒的“内部零件”,标志着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明显的传染性 |
4 | HBeAb | E抗体 | 表明病毒复制的终止或仅有低度复制,传染性消失或有轻微的传染性 |
5 | HBcAb | 核心抗体 | 乙肝病毒的“核心零件”(HBcAg)的抗体,它提示乙肝病毒的复制 |
(7分)目前我国有1.2亿人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约有1600万。乙肝病毒简称HBV,完整的HBV是由一个囊膜和一个含有DNA分子的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免疫学检查常用以下五项指标(俗称“乙肝两对半”)。
序号 |
检测对象 |
中文名称 |
相关物质及检出的含义 |
1 |
HBsAg |
表面抗原 |
包绕在乙肝病毒最外层。单独的HBsAg无传染性 |
2 |
HBsAb |
表面抗体 |
人体产生,保护肝脏 |
3 |
HBeAg |
E抗原 |
乙肝病毒的“内部零件”,标志着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明显的传染性 |
4 |
HBeAb |
E抗体 |
表明病毒复制的终止或仅有低度复制,传染性消失或有轻微的传染性 |
5 |
HBcAb |
核心抗体 |
乙肝病毒的“核心零件”(HBcAg)的抗体,它提示乙肝病毒的复制 |
(1)某同学在高考体检时,检测结果是“大三阳”,即出现1、3和5阳性(可以检测到),这一结果表明该同学体内乙肝病毒 ,需要对其隔离治疗。
(2)某广告称他们能利用基因治疗手段彻底治愈乙肝,实际是利用HBV—DNA探针进行病毒DNA检测,若检测发现该个体血液为阴性,则该个体的传染性 (填“小”或“大”);而基因治疗则是将 导入患者细胞。
(3)调查表明乙肝病毒家庭聚集现象比较常见,亲属之间容易相互传染。促成家庭聚集性传播的因素可能有 。
(4)为了控制乙肝的流行,目前已广泛使用乙肝疫苗进行免疫,以预防乙肝的发生和流行。但在接种乙肝疫苗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试分析回答:
①已经感染过乙肝病毒或HBsAg阳性者不能接种,依据是感染过乙肝病毒或HBsAg阳性者体内已经存在 ,一是没有必要进行接种,二是患者体内相应抗体会与疫苗结合,使疫苗失去功能。
②婴儿出生时(2h内)、生后1个月和6个月,各注射30mL乙肝疫苗。重复注射的目的是使机体内相应的 等增多,增强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能力。
③乙肝疫苗是灭活的HBsAg蛋白,注射乙肝疫苗的少数人会发生局部疼痛、恶心、头痛和短期低热等症状,其可能的原因是HBsAg蛋白属于抗原,可能引起注射者发生 反应。
探究实验:
A、(6分)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右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
是 株。样方大小一定相同吗? 为什么? 。
(2)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鲫鱼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回;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被标志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约为 ;
下列不属于标志重捕法应用应具备的条件的是( )
A. 标志个体释放后应与其他个体均匀混合
B. 标志方法不伤害动物和影响动物行为
C. 研究区域相对封闭,没有个体迁入和迁出
D. 个体间相互交配和繁殖的机会均等
(3)细菌——显微记数法。
B、(10分)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光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含铁蛋白)的活性,而吲哚乙酸在乙酸氧化酶的作用下已被分解为3亚甲基氧化吲哚(不能促进细胞伸长)。为验证紫外光抑制植物的生长与吲哚乙酸的氧化有关,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并完成相关的实验分析。
一、材料用具:
燕麦幼苗,完全培养液、缺铁培养液(以上溶液浓度均适宜),蒸馏水,琼脂块,刀片等。
二、实验步骤:
(1)准备4个配有培养支架的烧杯,分别标记为A、B、C、D。
(2)向A和B烧杯中加入等量适量的完全培养液,C和D烧杯中加入 。
(3) 先取生长状况相同的燕麦幼苗若干株,平均分成四组,分别放在A~D 4组烧杯中培养一段时间。
(4)给予A、C适宜的可见光光照,给予B、D________________光照,继续培养一段时间。
(5)切下幼苗的胚芽鞘尖端,分别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并对应标记为a、b、c、d。
(6)将a~d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两两分组,并分别置于去尖端的胚芽鞘两侧(分组号标记为①~⑥,如下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弯曲情况。
三、实验分析:
(1)请预测上图中第①、④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①_____ ___,④__ ______。
(2)上图中第____ ____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可证明紫外光抑制植物的生长与吲哚乙酸的氧化有关。
探究实验:
A、(6分)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右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
是 株。样方大小一定相同吗? 为什么? 。
(2)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鲫鱼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回;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被标志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约为 ;
下列不属于标志重捕法应用应具备的条件的是( )
A. 标志个体释放后应与其他个体均匀混合
B. 标志方法不伤害动物和影响动物行为
C. 研究区域相对封闭,没有个体迁入和迁出
D. 个体间相互交配和繁殖的机会均等
(3)细菌——显微记数法。
B、(10分) 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光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含铁蛋白)的活性,而吲哚乙酸在乙酸氧化酶的作用下已被分解为3亚甲基氧化吲哚(不能促进细胞伸长)。为验证紫外光抑制植物的生长与吲哚乙酸的氧化有关,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并完成相关的实验分析。
一、材料用具:
燕麦幼苗,完全培养液、缺铁培养液(以上溶液浓度均适宜),蒸馏水,琼脂块,刀片等。
二、实验步骤:
(1)准备4个配有培养支架的烧杯,分别标记为A、B、C、D。
(2)向A和B烧杯中加入等量适量的完全培养液,C和D烧杯中加入 。
(3) 先取生长状况相同的燕麦幼苗若干株,平均分成四组,分别放在A~D 4组烧杯中培养一段时间。
(4)给予A、C适宜的可见光光照,给予B、D________________光照,继续培养一段时间。
(5)切下幼苗的胚芽鞘尖端,分别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并对应标记为a、b、c、d。
(6)将a~d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两两分组,并分别置于去尖端的胚芽鞘两侧(分组号标记为①~⑥,如下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弯曲情况。
三、实验分析:
(1)请预测上图中第①、④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①_____ ___,④__ ______。
(2)上图中第____ ____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可证明紫外光抑制植物的生长与吲哚乙酸的氧化有关。
(2008太原模拟)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Ⅰ.生物体的细胞与细胞之间可通过激素等化学信号分子精确高效地发送与接受信息,从而作出综合反应。不同的信号分子必须与相应的受体(化学本质多是糖蛋白)特异性结合方能发挥作用。下图为雌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情况示意图。
(1)请判断雌激素相对应的受体在细胞的位置是________。(填“细胞膜上”或“细胞内”),雌激素的穿膜方式是________。二者结合后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抑制基因的表达过程。
(2)普通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噁英,这是一种与雌激素的作用非常相似的化学物质。雌激素在体内完成使命后被立刻分解,但二噁英却不能。分析这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
Ⅱ.如图所示为哺乳动物(或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所示腺体为睾丸,睾丸分泌的睾丸酮(雄激素)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肌肉发育和骨骼生长,使体内贮存的脂肪减少等作用。个别男性运动员长期服用睾丸酮,则④⑤所示作用会________。可以预测,对其性腺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
(2)若图中所示腺体为甲状腺,大脑感觉到寒冷刺激,则通过如图①②所示的调节过程,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浓度________;通过③过程,机体的________增加,抵御了寒冷,适应了环境。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酪氨酸的衍生物。我国政府在碘贫乏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有效地预防了________患儿的出生。
(3)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在调节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________作用。
(4)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生理作用,请你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①材料和用具: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若干只,甲状腺激素溶液,蒸馏水,灌胃器,耗氧量测定装置等。
②方法与步骤:
A.将实验鼠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甲、乙两组,并分别用给出的仪器,测定并记录它们的________。
B.每天用灌胃器给予甲组鼠灌喂甲状腺激素溶液,给予乙组鼠灌喂________,饲养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结果。
③结果预测:A步骤的测定结果是________。B步骤的测定结果是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