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图示为植物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过程模式图。A、B、C为相应生理过程进行场所,①~⑥均为气体物质,据图回答:
(1)图中可表示二氧化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序号);二氧化碳被消耗的场所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被消耗的场所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场所中发生的能量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场所中发生的能量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图示③④箭头消失时,则A、C场所生理活动的强度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4)进入C的⑦是指_________________和还原剂氢。
(10分)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个经消毒的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植物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过程模式图,A、B、C为相应生理过程进行的场所,①~⑥均为气体物质。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 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 位置处。
(2)丙图内可表示二氧化碳的是__ ____(填序号);二氧化碳被消耗的场所在___ __
__; A场所中发生的能量变化过程是__
___;进入C的⑦是指_____ _ ______和还原剂氢。
(3)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丙图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序号) 。
(4)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叶片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 毫升(假设随光照的增强,植物体的温度不变)。
(5)为了防止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 。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了5毫米,其原因 。
(6)如果将试管中的CO2缓冲液改为水,则实验测得的数据指标是 值。
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个经消毒的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植物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过程模式图,A、B、C为相应生理过程进行的场所,①~⑥均为气体物质。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 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 ▲ (左侧、右侧或相同)位置处。
(2)丙图内可表示二氧化碳的是__ ▲ ___(填序号);二氧化碳被消耗的场所在_▲_ ____; A场所中发生的能量变化过程是__ ▲ ___;进入C的⑦是指___▲____和还原剂氢。
(3)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丙图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序号) ▲ 。
(4)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叶片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 ▲ 毫升(假设随光照的增强,植物体的温度不变)。
(5)假若在该植物的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大幅度下降,这一做法主要限制了光合作用的 ▲ 反应阶段。
(6)与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相比,用上述装置所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数值 ▲ (偏高/偏低/相同),原因是 ▲ 。
(7)为了防止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 ▲ 。
(20分)右图是植物生理活动图解示意图,请回答:
(1)虚线框部分表示叶绿体内 结构。其中把光能转换电能是由 分子完成。
(2)光反应阶段, 变成强的氧化剂, 是很强的还原剂。
(3) 和 富含有活跃的化学能,很容易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暗反应阶段中合成有机物利用。
(4)当CO2浓度下降时,C3的含量会 ,当光照强度下降时,C5的含会 。
(5)写出两种实验方法来判断某成熟植物细胞死活
①
②
(20分)右图是植物生理活动图解示意图,请回答:
(1)虚线框部分表示叶绿体内 结构。其中把光能转换电能是由 分子完成。
(2)光反应阶段, 变成强的氧化剂, 是很强的还原剂。
(3) 和 富含有活跃的化学能,很容易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暗反应阶段中合成有机物利用。
(4)当CO2浓度下降时,C3的含量会 ,当光照强度下降时,C5的含会 。
(5)写出两种实验方法来判断某成熟植物细胞死活
①
②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