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上面的实例可以看出.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 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的 .培养基的 . .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 菌种的选育 要想通过发酵工程获得在种类.产量和质量等方面符合人们要求的产品.首先要有性状优良的菌种. 微生物学家用 的方法育种.就是用紫外线.激光.化学诱变剂等处理菌种.使菌种产生突变.再从中 出符合要求的优良菌种.如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的黄色短杆菌就是用这种方法获得的.这种育种方法已在氨基酸.核苷酸.某些抗生素等的发酵生产中获得成功.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学家开始用 工程. 工程等方法.构建工程细胞或 .再用它们进行 .就能生产出一般微生物所不能生产的产品.例如.将大肠杆菌的质粒取出.连接上人生长激素的基因以后.重新置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然后.用这种带有人生长激素基因的工程菌进行发酵.就能得到大量的人生长激素. 培养基的配制 在菌种确定之后.就要根据培养基的配制原则.选择原料制备培养基.由于培养基的组成对菌种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培养基的配方要经过反复的 才能确定. 灭菌 发酵工程中所用的菌种大多是单一的 .整个发酵过程不能混入其他微生物.一旦 杂菌.将导致产量大大 .甚至得不到产品.例如.如果青霉素生产过程中污染了杂菌.这些杂菌会分泌青霉素 .将形成的青霉素分解掉.因此.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 扩大培养和接种 在大规模的发酵生产中.需要将选育出的优良菌种经过多次 .让它们达到一定数量以后.再进行 . 发酵过程 这是发酵的 阶段.在这个阶段.除了要随时取样检测培养液中的细菌数目.产物浓度等.以了解发酵进程外.还要及时 必需的培养基组分.以满足菌种的营养需要.同时.要严格控制 . .溶氧.通气量与转速等发酵条件.这是因为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菌种代谢产物的 .例如.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当pH呈酸性时.谷氨酸棒状杆菌就会生成乙酰谷氨酰胺,当溶氧不足时.生成的代谢产物就会是乳酸或琥珀酸.因此.随时检测影响发酵过程的各种环境条件.并予以控制.才能保持发酵的正常进行. 分离提纯 这是制取发酵产品不可缺少的阶段.应用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有两类:一类是代谢产物.另一类是 .如酵母菌和细菌等.产品不同.分离提纯的方法一般不同.如果产品是菌体.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如果产品是代谢 .可采用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提取.分离提纯后的产品.还要经过质量检查合格后.才能成为正式产品.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仔细阅读下列实验过程:

  ①把燕麦种在暗处,胚芽鞘包着胚芽出土,并向上直立生长;把燕麦胚芽鞘放在单侧光下,胚芽鞘变向光源生长。

  ②将除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下培养,胚芽鞘既不向上生长也不向光弯曲生长。

  ③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置在琼脂切块上,过些时候移去尖端,将此琼脂片切下一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另一侧弯曲生长。

  ④将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一侧,结果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

  ⑤将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分用不透光的锡箔遮住,然后放在左侧照光的条件下培养,胚芽鞘向左弯曲。

  ⑥将胚芽鞘尖端用一个锡箔小帽罩起来,仍放在左侧照光的条件下培养,胚芽鞘直立生长。

  根据上面的实验过程分析说明:

(1)实验步骤①可以说明什么?

(2)综合步骤①②可以说明什么?

(3)实验步骤③和④可以说明什么?

(4)实验步骤①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5)实验步骤⑤和⑥说明了什么?

(6)通过上述的各种实验可以说明什么?

(7)尖端产生的这种物质是     取名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7年夏天,太湖爆发蓝藻灾害,导致水质严重恶化,无锡市因此出现饮用水荒。“无锡太湖蓝藻的爆发,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从自然因素上来讲,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值,水少;另外,4月无锡气温都在20℃左右,适合蓝藻生长。但是,人为因素也非常重要,上游河流污染物排放严重,太湖湖水中的氮、磷浓度升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太湖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部分游客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          来判断。不管是绿藻还是蓝藻,从代谢类型看,都属于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都是               

(2)水位低是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来看这是降低了太湖生态系统的            。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        的活性来影响蓝藻的生长。

(3)为了防止太湖水源被污染,环保部门加强对太湖上游流域沿岸工厂的监测,现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测人员沿河每隔100米取水样一次,共取9份并依次编号为①一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检验人员对所取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I 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Ⅱ 滤除水样中全部蓝澡,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无机盐。然后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再检测水样中蓝藻数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mm3),请回答有关问题:

水样编号

 

A组(原始水样)

0.2

0.3

0.3

l

10

10

7

7

6.5

B组(添加N)

1

1.5

2

2.5

20

19

18

17

18

C组(添加P)

8

9

9.5

10

11

9.5

7.5

7.5

7

D组(无添加)

0.2

0.2

0.3

l

10

9

7

7

6.5

  ①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                           

②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     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工厂上游水域限制蓝藻增长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7年夏天,太湖爆发蓝藻灾害,导致水质严重恶化,无锡市因此出现饮用水荒。“无锡太湖蓝藻的爆发,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从自然因素上来讲,太湖水位今年比往年要低,水少;另外,由于去年是暖冬,今年4月无锡气温在20度左右,适合蓝藻生长。但是,人为因素也非常重要,上游河流污染物排放严重,太湖湖体中的氮、磷浓度升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太湖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部分游客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对此,

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

  (2)水位低是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来看这是降低了太湖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_______。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的活性来影响蓝藻的生长。

  (3)为了防止太湖水源被污染,环保部门加强对太湖上游流域沿岸工厂的监测,现怀

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测员沿河每隔100米取水样一次,共

取9份并依次编号为①一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检验员对所取水样进行了如

下处理:I.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II.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无机盐。然后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再检测水样中蓝藻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

百万细胞/mm3),请回答有关问题:

水样编号

A组(原始水样)

0.2

0.3

0.3

1

10

10

7

7

6.5

B组(添加N)

1

1.5

2

2.5

20

19

18

17

18

C组(添加P)

8

9

9.5

10

11

9.5

7.5

7.5

7

D组(无添加)

0.2

O.2

0.3

l

10

9

7

7

6.5

 

  ①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________________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工厂上游和下游水域限制蓝藻增长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7年夏天,太湖爆发蓝藻灾害,导致水质严重恶化,无锡市因此出现饮用水荒。“无锡太湖蓝藻的爆发,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从自然因素上来讲,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值,水少;另外,4月无锡气温都在20℃左右,适合蓝藻生长。但是,人为因素也非常重要,上游河流污染物排放严重,太湖湖水中的氮、磷浓度升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太湖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部分游客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          来判断。不管是绿藻还是蓝藻,从代谢类型看,都属于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都是               

(2)水位低是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来看这是降低了太湖生态系统的            。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        的活性来影响蓝藻的生长。

(3)为了防止太湖水源被污染,环保部门加强对太湖上游流域沿岸工厂的监测,现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测人员沿河每隔100米取水样一次,共取9份并依次编号为①一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检验人员对所取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I 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Ⅱ 滤除水样中全部蓝澡,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无机盐。然后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再检测水样中蓝藻数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mm3),请回答有关问题:

水样编号

 

A组(原始水样)

0.2

0.3

0.3

l

10

10

7

7

6.5

B组(添加N)

1

1.5

2

2.5

20

19

18

17

18

C组(添加P)

8

9

9.5

10

11

9.5

7.5

7.5

7

D组(无添加)

0.2

0.2

0.3

l

10

9

7

7

6.5

  ①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                           

②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     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工厂上游水域限制蓝藻增长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有20多种,其中有些含量较多,有些含量很少。下表表示玉米植株和人体内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的种类,以及各种元素的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

  在空气中,已知含量最高的是氮气(78%),其次是氧气(21%),再依次为二氧化碳、惰性气体等,在地壳中化学元素列前四位的依次是O(48.60%)、Si(26.30%)、Al(7.73%)、Fe(4.75%)。

  根据上面的材料,我们可以推知,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并无不可逾越的界限,因为________,因此我们可以说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从上述材料我们也可得出,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也具有差异性,其根据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