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图11-5是依据我国 3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人口年龄组成图. 图11-5 下面是对上述三图的描述.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A.图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 B.图都是衰退型 C.图(2)是典型的稳定型.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 D.图都是稳定型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据新华网报道,仅在2009年的1月份,我国北京、山西、山东和湖南就已经确诊了四名禽流感感染者,其中三名死亡。禽流感病毒概念中的H和N都是指病毒的糖蛋白,一种糖蛋白叫血凝素(HA),另一种叫神经氨酸酶(NA)。由于这两种糖蛋白基因容易发生变异,根据其变异基因合成糖蛋白的情况,HA分为H1至H15十五个不同的型别,NA分为N1至N9九个不同的型别。其中H5与H7为高致病型,H5N1禽流感病毒即为其中的一种类型。如图所示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据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有     种,导致禽流感病毒类型多样化的根本原因是                                                      

(2)据图可知,与HIV病毒不同,H5N1在宿主细胞内进行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中不涉及          酶。

(3)在免疫学上,禽流感病毒表面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被称为抗原决定簇,宿主的免疫系统可以此对病毒进行特异性识别,临床上可用         标记的探针,依据分子杂交的原理检测病毒的存在,若探针的核苷酸序

列为—AGCCUGAACU—,则H5N1的核酸片段碱基序列为                                   

(4)由图可知合成子代H5N1的蛋白质和RNA的原料来自              ,若组成病毒蛋白的某一条肽链水解后得到三种氨基酸,则翻译该肽链时所需要的tRNA至少有                    种。

(5)图示中免疫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相同,但X和c的形态和功能存在很大区别,这是                  的结果。

(6)2009年2月11日《东方新闻》报道,我国人用禽流感疫苗二期临床试验完成。注射人用禽流感疫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           免疫,刺激         细胞内的基因表达产生抗体,以防止病原体进入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分)根据下列材料Ⅰ和材料Ⅱ,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Ⅰ:供体器官的短缺和排斥反应是制约器官移植的两个重要问题。而治疗性克隆能最终解决这两个问题。图A表示治疗性克隆的过程。

材料Ⅱ:科学家做了让羊产牛奶的构想,图B表示其过程。

(1)请在图A中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生物学名称:①  ▲  ;②  ▲  
(2)图A中③④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3)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的研究。你认为治疗性克隆有什么意
义?  ▲  (至少答两点)。
(4)图B中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  ▲  (至少写到3个)。
(5)小羊a、小羊b、小羊c表现的遗传性状是否相同?  ▲  ,原因是  ▲  
(6)有人设想将羊体细胞与牛体细胞进行融合,以获得新物种“羊—牛”,你认为依
据目前的生物技术和理论能否实现这一构想?  ▲  ,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其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右图为植物叶肉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图中X、Y分别代表的物质是         

         。H在②④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是:

                      

           

  (2)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作出假设: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

实验步骤:(略)

实验结果:

某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mL)

CO2浓度

灯泡的功率(单位:W)

20

50

75

100

200

300

0.1%

3.4

16.0

28.2

40.5

56.5

56.5

0.03%

2.3

11.2

19.8

27.6

27.5

27.5

①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a                       

b                       

②分析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当该植物在灯泡功率为100W、CO2浓度为0.03%时,采取 措施更有利于显著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③实验中除实验材料外必须控制的主要无关变量是    

④某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在种植蔬菜时,棚内还种植了一些蘑菇,结果发现蔬菜的产量有了明显提高。请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其中的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08长郡中学二模)(22分)2007年夏天,我国太湖爆发了大范围蓝藻,无锡市因此出现饮用水荒,严重影响了市民生活。

(1)蓝藻是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故有人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二者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2)为判断太湖上游沿岸某工厂是否为污染源,并初步确定污染物中主要是何种物质含量超标,环保部门进行了实验检测。检测员顺河每隔100米取水样一次,共取9份并依次编号为①―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检验员对所取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

Ⅰ.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

II.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三等份;编号B、C、D分别进行如表处理,之后加入等量的蓝藻,置于阳光下若干天,再次检测水样中蓝藻数量,统计数据如下表(单位:104个/mm3

水样编号

A组(原始水样)

0.2

0.3

0.3

1

10

10

7

7

6.5

B组(添加N)

1

1.5

2

2.5

20

19

18

17

18

C组(添加P)

8

9

9.5

10

11

9.5

7.5

7.5

7

D组(无添加)

0.2

0.2

0.3

1

10

9

7

7

6.5

通过A组数据可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                       。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大范围蓝藻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超过了湖泊生态系统              的限度。某些蓝藻会产生并分泌一些              代谢产物(如毒素等)对鱼类等水生动物造成危害,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累积危害至牲畜乃至人类。实践证明,只有终止污染物的排放,之后利用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发挥其自净功能,再辅以必要的人工治理措施,才有可能根治这种“绿色污染”。

(4)如果要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可采用黑白瓶法。该方法是从湖泊的一定深度取水样,测其初始的溶氧量。然后将水样分装在透光的白瓶和不透光的黑瓶中,黑白瓶都放回取样深度,一段时间后取出,再测其溶氧量。此时,白瓶中溶氧量的变化是瓶中生物                           之差,这些数值可用来研究该水层是否存在光能自养生物,以及它们固定太阳能的多少等问题。

(5)某小组同学通过对水中细菌的培养观察实验调查池塘的污染情况。在制备培养基时,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                     。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培养基上                 越多,说明池塘水样中细菌的种类越多。

(6)在八十年代太湖生态环境未被破坏时,科学家曾对太湖中的鱼类资源做过调查,右图表示当鱼的密度上升时,鱼产量、个体生长量、食物量和寻食耗能量的变化曲线。其中能代表鱼个体生长量的曲线是

    A.l           

    B.2      

    C.3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