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以下是有关细胞分化和衰老的探索实验,请依据实验回答问题:
(1)斯图尔德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进行培养,最终获得发育完整的新个体,实验过程如下:
①A过程为________,形成的细胞团叫________,诱导这一过程的物质有________,从物理性质看,所使用的培养基类型是________。
②这一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③人工种子是对这一过程中________的应用,人工种子可以解决________。
(2)在探索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衰老动物体内细胞分裂速度明显减慢。但把衰老动物体内细胞移植到幼龄动物体内,这些细胞分裂次数增加。Krohn用近交系小鼠进行皮肤移植实验。他将小鼠的皮肤移植到其F1代身上,当F1衰老时,又移植到F2代身上,这样他进行了系列移植,结果移植的皮肤细胞可生活7-8年,远远超过其原来供体的寿命。
①Krohn实验目的是________。
②Krohn的实验能说明什么?________。
③实验中用近交系小鼠进行皮肤移植实验是为了________。
下图是有关生物细胞生活史的概括,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假如A细胞的分裂只有①②过程,那么该细胞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其遗传物质分配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所示的变化,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该过程是否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________。
(3)目前认为引起⑤过程的因子,可以分为三类,根据其属性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G→H过程的技术,在植物学上叫________,其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该植株的产生方式属于________繁殖。
(5)⑥所示的过程叫________,形成的G叫________。
(6)假如A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发生了基因突变,则突变发生在什么时期?__________。
如图表示水稻(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后,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试管苗的培养过程,已知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
(1)愈伤组织是花粉不断分裂后形成的不规则的细胞团,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 、 和小分子有机物等营养物质。为什么在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强调一系列的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 。
(2)要促进花粉细胞分裂和生长,培养基中应添加 和 两类激素。
(3)愈伤组织再分化是指愈伤组织形成芽和根,再发育成具根、茎、叶的植物体。这一过程必须给予光照,其原因是 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供试管苗生长发育。
(4)试管苗的细胞中含有 条脱氧核苷酸链。
(5)从细胞工程角度看,这种育种技术叫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育种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表示水稻(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后,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试管苗的培养过程,已知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
(1)愈伤组织是花粉不断分裂后形成的不规则的细胞团,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 、 和小分子有机物等营养物质。为什么在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强调一系列的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 。
(2)要促进花粉细胞分裂和生长,培养基中应添加 和 两类激素。
(3)愈伤组织再分化是指愈伤组织形成芽和根,再发育成具根、茎、叶的植物体。这一过程必须给予光照,其原因是 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供试管苗生长发育。
(4)试管苗的细胞中含有 条脱氧核苷酸链。
(5)从细胞工程角度看,这种育种技术叫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育种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某种生物体细胞内的生理过程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表示的是___ _和___ _过程。由该图所表示的特点分析推测,该生物很可能属于_____ ___生物。
(2)图中的⑥表示___ _________,在DNA复制过程中,与⑥具有类似功能的物质叫_______ _____。
(3)当图中的②链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时,会否导致该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③链中的碱基及排列顺序和①链有什么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