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表是科学家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连续五年调查的结果(单位:株/m2 )。
(1)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 ;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
(2)上右图是某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 年,第20~30间种群的增长率为 。
(3)05年此地的植物被烧,几年后出现新的群落,其演替的类型是 。演替中群落的变化是( )
A.生物种类越来越多B.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D.生物种类越来越少E.有规律 F.不可预测
(4)下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②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③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④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70%的酒精溶液中;
⑤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⑥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
下表是科学家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连续五年调查的结果(单位:株/m2 )。
(1)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 ;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
(2)上右图是某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 年,第20~30间种群的增长率为 。
(3)05年此地的植物被烧,几年后出现新的群落,其演替的类型是 。演替中群落的变化是( )
A.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 B.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 C.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 D.生物种类越来越少E.有规律 F.不可预测 |
下表是科学家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连续五年调查的结果(单位:株/m2 )。
(1)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 ;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
(2)上右图是某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 年,第20~30间种群的增长率为 。
(3)05年此地的植物被烧,几年后出现新的群落,其演替的类型是 。演替中群落的变化是( )
A.生物种类越来越多B.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D.生物种类越来越少E.有规律 F.不可预测
(4)下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②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③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④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70%的酒精溶液中;
⑤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⑥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
某兴趣小组对某池塘及其周围荒地的种群和群落等进行调查,得到如下相关信息,请分析并回答: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池塘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塘内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在水体中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限制鱼类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兴趣小组用标志重捕法对池塘内的青鱼进行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物容易脱落,则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兴趣小组要调查该区域群落的丰富度,对不认识的动植物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池塘周围有生理特征十分相似的甲乙两种一年生植物,科研人员将两种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播种,对收获的种子进行分析,计算出不同种植比率下收获种子的比率,结果如下表。
种植比率(甲/乙) | 0.25 | 0.67 | 1.50 | 4.00 |
收获种子比率(甲/乙) | 0.37 | 1.45 | 2.06 | 8.08 |
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种植,以后每年将获得的全部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下列选项中最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甲占优势
B.乙占优势
C.两者优势大致相当
D.不能确定
(3)为了满足粮食需求,人们将荒地开垦为农田,这样的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
某兴趣小组对某池塘及其周围荒地的种群和群落等进行调查,得到如下相关信息,请分析并回答: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池塘属于 。池塘内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在水体中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限制鱼类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该兴趣小组用标志重捕法对池塘内的青鱼进行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物容易脱落,则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 。
(2)该兴趣小组要调查该区域群落的丰富度,对不认识的动植物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它们的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池塘周围有生理特征十分相似的甲乙两种一年生植物,科研人员将两种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播种,对收获的种子进行分析,计算出不同种植比率下收获种子的比率,结果如下表。
种植比率(甲/乙) |
0.25 |
0.67 |
1.50 |
4.00 |
收获种子比率(甲/乙) |
0.37 |
1.45 |
2.06 |
8.08 |
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种植,以后每年将获得的全部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下列选项中最可能的结果是 。
A.甲占优势 B.乙占优势 C.两者优势大致相当 D.不能确定
(3)为了满足粮食需求,人们将荒地开垦为农田,这样的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进行。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