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淀粉酶提取液(设提取液中酶浓度相同)等。
[实验步骤]
a.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b.按下表内要求讲行操作;
c.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水浴,保温1h;
d.在上述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e.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A的数值为 ,C处的颜色深浅程度最可能为 (用一定数量的“+”或“-”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无关变量有 (写出2种即可)。
(3)除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 来检测生成物的量。若用该试剂检验,结果颜色最深的试管是 。
(4)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虽然酶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5)兴趣小组还做了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关系的实验。下图坐标中已根据实验结果画出3号试管中酶活性的曲线,请你在坐标中画出2号试管中酶活性的曲线。
(10分)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淀粉酶提取液(设提取液中酶浓度相同)等。
[实验步骤]
a.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b.按下表内要求讲行操作;
c.将上述四支试管放人37℃水浴,保温1h;
d.在上述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e.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A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__,C的颜色深浅程度最可能为_______ ________ (用“+”或“一”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 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 ______(写出2种即可)。
(3)除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试剂来检测生成物的量。若用该试剂检验,颜色变化最深的试管是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还做了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关系的实验。右上坐标中已根据实验结果画出3号试管中酶活性的曲线,请你在坐标中画出2号试管中酶活性的曲线_______ ________。
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等
【实验步骤】
a.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b.按下表内要求进行操作;
|
试管1 |
试管2 |
试管3 |
试管4 |
蒸馏水 |
2 |
3 |
2 |
A______ |
pH=8缓冲液 |
0.5 |
0.5 |
0.5 |
0.5 |
淀粉溶液 |
1 |
1 |
1 |
1 |
甲生物提取液 |
0.3 |
|
|
|
乙生物提取液 |
|
0.3 |
|
|
丙生物提取液 |
|
|
0.3 |
|
总体积 |
3.8 |
3.8 |
3.8 |
B |
c.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d.在上述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e.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
试管1 |
试管2 |
试管3 |
试管4 |
颜色深浅程 |
++ |
- |
+ |
C______ |
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A的数值为________,C的颜色深浅程度____(用“+”或“-”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写出2种即可)。
(3)除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____试剂来检测生成物的量。若用该试剂检验,颜色变化最深的试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还做了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关系的实验。右上坐标中已根据实验结果画出3号试管中酶活性的曲线,请你在坐标中画出2号试管中酶活性的曲线_______________。
27.(9分)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淀粉酶提取液(设提取液中酶浓度相同)等。
[实验步骤]
a.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b.按下表内要求讲行操作;
c.将上述四支试管放人37℃水浴,保温1h;
d.在上述四支试管冷却后滴人碘液;
e.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A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C处的颜色深浅程度最可能为_____________(用一定数量的“+”或“-”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写出2种即可)。
(3)除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来检测生成物的量。若用该试剂检验,结果颜色最深的试管是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虽然酶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
(5)兴趣小组还做了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关系的实验。右上图坐标中已根据实验结果画出3号试管中酶活性的曲线,请你在坐标中画出2号试管中酶活性的曲线。
下图表示肝组织的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__;a、b、c合称为________,d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的含量有关。
(2)c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是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共穿过________层膜结构,CO2浓度最高为图中的[ ]________。
(4)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________,原因是图中标号[ ]内存在着________物质。
答案 (1)2/3 细胞外液 无机盐、蛋白质 (2)组织液和血浆 (3)e→d→c→f→g 6 g组织细胞 (4)不会 d 缓冲
解析 某一具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要具体分析,如血液中血细胞周围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因为毛细血管壁细胞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这层细胞的内侧液体是血浆,外侧是组织液。血液中红细胞携带的O2位于血红蛋白上,因此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所经过的途径:红细胞→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液→组织细胞,其中要穿过的膜结构有红细胞膜一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两层、组织细胞膜一层和其中的线粒体膜两层,共六层膜。正常人血浆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范围很小,原因是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缓冲对,如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等,因此即使一个人喝入大量的食醋,也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
18.为验证血液中含有酸碱缓冲物质,做如下实验,请补充完整。
(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2号、3号、4号。
(2)在四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抗凝剂),然后将等量的正常人的新鲜血液注入1号和3号试管中,注意边加边搅拌,再向2号和4号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加入量与血液量相等。
(3)分别从1号和2号试管中取少量液体,测定pH并记录。然后向1号和2号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加入量相等,搅拌均匀,再各取少量液体测定pH。与上一次测定值比较,1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ΔpH1,2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ΔpH2,比较这两个变化量ΔpH1________ΔpH2,并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3号试管和4号试管中取少量液体,测定pH并记录。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乳酸,搅拌均匀,测定它们的pH,与刚才测定值比较,3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ΔpH3,4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ΔpH4,比较这两个变化量:ΔpH3________ΔpH4,并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