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不同”为研究课题,有三位同学分别提出了甲、乙、丙三种设计方案,其主要步骤如下:
甲方案:将生长素类似物配制成10-8mol·L-1、10-4mol·L-1、10-2mol·L-1三种浓度,剪取某种植株的枝条若干,分为A、B、C三组,A组枝条浸泡在10-8mol·L-1溶液中10 min,B组枝条浸泡在10-4mol·L-1溶液中20 min,C组枝条浸泡在10-2mol·L-1溶液中30 min,然后将其扦插在校园生物角的土壤中,观察枝条的长势情况。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乙方案:将生长素类似物配制成10-4mol·L-1浓度,剪取三种植株的枝条若干,分为A、B、C三组,浸泡一定时间,将其扦插在校园生物角的土壤中,观察枝条的长势情况。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丙方案:将生长素类似物配制成10-8mol·L-1、10-4mol·L-1、10-2mol·L-1三种浓度,剪取某种植株的枝条若干,分为 A、B、C、D四组,A、B、C三组枝条依次放入三种浓度的一溶液中,D组枝条放入等量的蒸馏水中,浸泡一定时间,然后将其扦插在校园生物角的土壤中,观察枝条的长势情况。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上述三种方案是否都合理?请说明理由。
(1)甲方案:
(2)乙方案:
(3)丙方案:
甲方案:将生长素类似物配制成mol/L、
mol/L、
mol/L三种浓度,剪取某种植株的枝条若干,分为A、B、C三组,A组枝条浸泡在
mol/L溶液中10 min,B组枝条浸泡在
mol/L溶液中20 min,C组枝条浸泡在
mol/L溶液中30 min,然后将其扦插在校园生物角的土壤中,观察枝条的长势情况。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乙方案:将生长素类似物配制成mol/L浓度,剪取三种植株的枝条若干,分为A、B、C三组,浸泡一定时间,将其扦插在校园生物角的土壤中,观察枝条的长势情况。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丙方案:将生长素类似物配制成mol/L、
mol/L、
mol/L三种浓度,剪取某种植株的枝条若干,分为A、B、C、D四组,A、B、C三组枝条依次放入三种浓度的溶液中,D组枝条放入等量的蒸馏水中,浸泡一定时间,然后将其扦插在校园生物角的土壤中,观察枝条的长势情况。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上述三种方案是否都合理?请说明理由。
(1)甲方案: (2)乙方案: (3)丙方案: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不同”为研究课题,有三位同学分别提出了甲、乙、丙三种设计方案,其主要步骤如下:
甲方案:将生长素类似物配制成mol/L、
mol/L、
mol/L三种浓度,剪取某种植株的枝条若干,分为A、B、C三组,A组枝条浸泡在
mol/L溶液中10 min,B组枝条浸泡在
mol/L溶液中20 min,C组枝条浸泡在
mol/L溶液中30 min,然后将其扦插在校园生物角的土壤中,观察枝条的长势情况。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乙方案:将生长素类似物配制成mol/L浓度,剪取三种植株的枝条若干,分为A、B、C三组,浸泡一定时间,将其扦插在校园生物角的土壤中,观察枝条的长势情况。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丙方案:将生长素类似物配制成mol/L、
mol/L、
mol/L三种浓度,剪取某种植株的枝条若干,分为A、B、C、D四组,A、B、C三组枝条依次放入三种浓度的溶液中,D组枝条放入等量的蒸馏水中,浸泡一定时间,然后将其扦插在校园生物角的土壤中,观察枝条的长势情况。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上述三种方案是否都合理?请说明理由。
(1)甲方案: (2)乙方案: (3)丙方案:
下面是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农田生态系统做的两项专题研究。请依据相关问题回答:
(1)他们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因素进行了认真考察。下面是他们有关的考察内容和相关建议:
①夏季,农民经常在田地里除草、灭虫,请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说明这样做的目的。
②收获季节,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农作物秸秆,其主要危害是________。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向有关部门建议,利用秸秆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以减少塑料地膜带来的“白色污染”。“再生纤维共混膜”在土壤中1~2个月就会分解掉,分解该“地膜”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叫________。
③某农民由于不慎施用了假化肥导致农作物迅速死亡,研究小组的同学对农田中的植物数量进行了统计并画出了下图曲线。
请在该图上画出该农田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在数量上的变化趋势,并注明各曲线的名称。
(2)他们调查发现,农田生态系统有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蛙的数量比以前减少,二是鼠害严重,虫害频繁。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①假如让你查明上述两个问题,你将采取怎样的科学方法步骤?________。
②一般认为,蛙的数量减少.是由于许多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③有人尝试“引蛇灭鼠”并取得了较好效果,这种方法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参照上述方法并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两种防治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法。
A.________。
B.________。
下面是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农田生态系统做的两项专题研究。请依据相关问题回答:
(1)他们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因素进行了认真考察。下面是他们有关的考察内容和相关建议:
①夏季,农民经常在田地里除草、灭虫,请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说明这样做的目的。
②收获季节,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农作物秸秆,其主要危害是________。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向有关部门建议,利用秸秆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以减少塑料地膜带来的“白色污染”。“再生纤维共混膜”在土壤中1~2个月就会分解掉,分解该“地膜”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叫________。
③某农民由于不慎施用了假化肥导致农作物迅速死亡,研究小组的同学对农田中的植物数量进行了统计并画出了下图曲线。
请在该图上画出该农田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在数量上的变化趋势,并注明各曲线的名称。
(2)他们调查发现,农田生态系统有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蛙的数量比以前减少,二是鼠害严重,虫害频繁。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①假如让你查明上述两个问题,你将采取怎样的科学方法步骤?________。
②一般认为,蛙的数量减少.是由于许多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③有人尝试“引蛇灭鼠”并取得了较好效果,这种方法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参照上述方法并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两种防治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法。
A.________。
B.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