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甲、乙、丙、丁、戊、己、庚代表某生态系统中的7种不同生物,下图是它们构成的食物网。若此生态系统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DDT量最多的生物将是( )
A.丁 B.戊 C.乙 D.丙
甲、乙、丙、丁、戊、己、庚代表某生态系统中的7种不同生物,下图是它们构成的食物网。若此生态系统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DDT量最多的生物将是( )
A.丁 B.戊 C.乙 D.丙
甲、乙、丙、丁、戊、己、庚代表某生态系统中的7种不同生物,下图是它们构成的食物网。若此生态系统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DDT量最多的生物将是
A.丁 B.戊 C.乙 D.丙
甲、乙、丙、丁、戊、己、庚代表某生态系统中的7种不同生物,下图是它们构成的食物网。若此生态系统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DDT量最多的生物将是( )
A.丁 | B.戊 | C.乙 | D.丙 |
下图为某一森林生态系统中红松的种群密度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A→B的种群密度变化率为_ _株/(100 m2·年)(以“+”代表增强,以“-”代表减少)。从图甲中B→C的变化可以看出,在该年份中红松种群的年龄组成的特点可以用图乙 曲线表示。
(2) 该森林生态系统曾在R时(丙图中)发生了一次严重的自然灾害,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从图丙曲线分析,S时以后该生态系统一定经历了 过程。该过程中,生产者单位时间内固定太阳能的变化为_ 。
(3) 在T时后的一段时间内(丙图中),对该生态系统中一个由植物、田鼠和鼬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链环节 | Ⅰ | Ⅱ | Ⅲ |
GP和NP | GP=55.6×102 NP=1.3×102 | GP=176×103 NP=6×103 | GP=59.3×106 NP=49.5×106 |
NP/GP | 0.02 | 0.03 | 0.85 |
R | 54.3×102 | 170×103 | 8.8×106 |
未利用 | —— | 62.8% | 99.7%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