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DNA 聚合酶彻底水解后可得到的物质是( ) A .氨基酸 B .脱氧核糖.含氮碱基和磷酸 C .二氧化碳.水和含氮废物 D .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10.全世界每年有成百上千人由于误吃毒蘑菇而死亡.鹅膏草碱就是一种毒菇的毒素.它是一种环状8肽.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则鹅膏草碱的分子量大约是( ) A. 1024 B. 880 C. 898 D. 862 11.将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用磷脂制成的微球体包裹后.更容易运输到患病部位的细胞中.这是因为( ) A.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允许对细胞有益的物质进入 B.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骨架.且具有流动性 C.生物膜上的糖蛋白起识别作用 D.生物膜具有半透性.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 1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直接来自ATP 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13.右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b段可以表示在有丝分裂或者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分子的复制 B.bc段可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前期.中期 C.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此曲线也可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变化过程 14.高等动物随着胚胎发育.仅有少数细胞依然具有分化成其他细胞类型和构建组织器官的能力.这类细胞称为干细胞.如造血干细胞.下图中最能完整显示正常机体内干细胞基本特征的是( ) 15.某学生利用溶液培养法验证铁元素是否为植物生活所必需的矿质元素.在没有铁元素的培养液中.植物会表现出缺绿的症状,如果加入铁元素.该症状消失.由此材料可以做出以下推断( ) A.Fe元素是植物合成叶绿素代谢过程中所必需的 B.缺绿病症是由于细胞缺少Fe离子的载体 C.Fe元素是植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大量矿质元素 D.细胞内线粒体供能不足时会影响Fe元素的吸收 16.有人用藻类在适宜条件下进行闪光试验.在光能量相同的情况下.一种用连续光照,另一种用闪光照射.每两次闪光间隔一暗期.两者光照总时间和实验时间相同.预计合成的有机物总量( )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等于后者.大于0 C.前者小于后者 D.前者等于后者.小于0 17.从肉豆蔻这样的芳香族植物中提出的精油含有大量的芳香的碳氢化合物.再简单添加1个氨基就可产生具有致幻性质的安非他明衍生物.人体如果大量摄入粉末状肉豆蔻将会导致1种中毒状态.类似于安非他明的效应.这说明在体内也能进行相关的化学反应.在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氧化还原酶 B.水解酶 C.转氨酶 D.解旋酶 18.某哺乳动物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Q1 .散热速率为Q1′,进入0℃环境30min 后的产热速率为Q2 .散热速率为Q2′.则( ) A.Q1 = Q1′< Q2 = Q2′ B.Q1 = Q1′< Q2 > Q2′ C.Q1 > Q1′. Q2 > Q2′ D.Q1 < Q1′. Q2 > Q2′ 19.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C液减少 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 C.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升高 D.A液中的O2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要通过3层 膜结构 20.图甲中①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的生长情况.②表示胚芽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则乙中表示a.b两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是( ) 100080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21.科学家通过追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某些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通过这种方法.科学家( ) A.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B.用18O同时标记H2O和CO2后的实验结果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被同化的途径 D.用含有35S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2.在研究mRNA如何决定蛋白质的过程中.为了弄清搭配的密码子是由mRNA上的2个.3个还是4个碱基组成的.科学家曾经进行过这样的实验:人工合成只有C.U两种碱基相间排列的mRNA.然后以它作为模板合成多肽.如果所合成的多肽链中只含有一种氨基酸.则说明组成一个密码子的碱基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2个或4个 23.u.p.q.s为某种细菌的4种代谢中间产物.该细菌的几种突变缺陷型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第一种突变缺陷型在加有u.s或q的基本培养基上可以生长.而不能在加p的培养基中生长,第二种突变缺陷型只有在加q的基本培养基上才能生长,而第三种突变缺陷型在加u或q的基本培养基上均可生长.则这些代谢产物的形成顺序为( ) A.s→p→u→q B.p→q→s→u C.q→u→s→p D.p→s→u→q 24.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 ) 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到生殖细胞中 B.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C.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D.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25.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26.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 和 RNA ②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有线粒体.有线粒体的细胞总进行有氧呼吸 ③细胞分化会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出现差异.从而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不同 ④蛙红细胞.人脑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在不断更新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 27.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碳元素在①.②.③.④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 传递 C.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① D.①.②.③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 碳元素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 28.最近科学家在水深约3200米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骨架上.发现了两种新型的蠕虫.这些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们通过附肢里的细菌摄取营养.像树根一样的附肢可用于在鲸的骨髓里“挖掘 .细菌就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些蠕虫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B.附肢中的这些细菌如果放在一个富氧的环境里.其数量的增加速率将会大大提高 C.蠕虫与细菌的关系在生态学中属于互利共生 D.附肢中的细菌在繁殖时不可能发生有丝分裂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本题为分叉题。A适用于《生命科学》教材,B适用于《生物》教材。A和B中任选一题,两题都做以A给分。

A.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烟草中找到了一抗病基因,现拟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该基因转入棉花,培育抗病棉花品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获得该抗病基因,可采用 等方法。为了能把该抗病基因转入到棉花细胞中,常用的载体是

(2)要使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首先应使用 进行切割。假如载体被切割后,得到的分子末端序列为,则能与该载体连接的抗病基因分子末端是……………………(   )

A          B      C              D  

(3)切割完成后,采用 酶将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连接后得到的DNA分子称为

(4)再将连接得到的DNA分子导入农杆菌,然后用该农杆菌去 棉花细胞,利用植物细胞具有的 性进行组织培养,从培养出的植株中 出抗病的棉花。

(5)该抗病基因在棉花细胞中表达的产物是………………………………………………(   )

A.淀粉              B.脂类                           C.蛋白质     D.核酸

(6)转基因棉花获得的 是由该表达产物来体现的。

B.人体必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各种现成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所摄取的营养物质中,不作为能源物质的是 等;同质量下,贮能最多的物质是 ;糖类中,作为细胞主要能源物质的是

(2)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不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3)大部分营养物质在小肠内被吸收,与该功能相适应的小肠的结构特点是……………(   )

①小肠粘膜有皱襞,其表面有很多绒毛②小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中有多种消化酶③粘膜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突起④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进入小肠⑤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4)从人体消化道中获得A、B、C三种酶,已知A、B、C三种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0、9.0、7.0,在适宜条件下,将三种酶液分别与淀粉混合,结果汇总如图甲;将三种酶液分别与蛋清混合,结果汇总如图乙;将三种酶液分别与多肽混合,结果汇总如图丙。

1)根据实验结果推测,A、B、C三种酶分别为

2)A、C酶分别由 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题为分叉题。A适用于《生命科学》教材,B适用于《生物》教材。A和B中任选一题,两题都做以A给分。

A.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烟草中找到了一抗病基因,现拟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该基因转入棉花,培育抗病棉花品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获得该抗病基因,可采用等方法。为了能把该抗病基因转入到棉花细胞中,常用的载体是

(2)要使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首先应使用进行切割。假如载体被切割后,得到的分子末端序列为,则能与该载体连接的抗病基因分子末端是……………………………………………………(   )

(3)切割完成后,采用酶将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连接后得到的DNA分子称为

(4)再将连接得到的DNA分子导入农杆菌,然后用该农杆菌去棉花细胞,利用植物细胞具有的性进行组织培养,从培养出的植株中出抗病的棉花。

(5)该抗病基因在棉花细胞中表达的产物是………………………………………………………………(   )

A.淀粉         B.脂类             C.蛋白质           D.核酸

(6)转基因棉花获得的是由该表达产物来体现的。

B.人体必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各种现成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所摄取的营养物质中,不作为能源物质的是等;同质量下,贮能最多的物质是;糖类中,作为细胞主要能源物质的是

(2)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不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3)大部分营养物质在小肠内被吸收,与该功能相适应的小肠的结构特点是…………………………(   )

①小肠粘膜有皱襞,其表面有很多绒毛②小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中有多种消化酶③粘膜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突起④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进入小肠⑤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4)从人体消化道中获得A、B、C三种酶,已知A、B、C三种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0、9.0、7.0,在适宜条件下,将三种酶液分别与淀粉混合,结果汇总如图甲;将三种酶液分别与蛋清混合,结果汇总如图乙;将三种酶液分别与多肽混合,结果汇总如图丙。

1)根据实验结果推测,A、B、C三种酶分别为

2)A、C酶分别由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题,每题2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
B.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
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D.控制细胞核遗传的物质是DNA,控制细胞质遗传的物质是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9题,每题2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   

B.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

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D.控制细胞核遗传的物质是DNA,控制细胞质遗传的物质是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一是某种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动物个体;下图二是该 

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请据图回答:

         图一

(1)图一中的丙处于  _     分裂        期。该动物正常体细胞中至少有____条染色体

(2)图二数学模型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   _____    ,图二中m所代表的数值是      

(3)该动物为_____性动物,体细胞中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最多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

(4)按照上题的m所代表的数值,请在图二中画出c~f段细胞中DNA分子数的相对变化

曲线。(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