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10ml酵母液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所示: 样品 1 2 3 4 酵母菌数量(个/mm3) 1210 820 1210 1000 pH 4.8 5.4 3.7 5.0 据此表分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C A.对酵母菌而言,其最适PH值为3.0-4.0 B.样品的取样先后顺序为3.1.4.2 C.对酵母菌而言.10ml该培养液的环境负荷量为1.21×107个 D.若进行第五次均匀取样.10ml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有可能高于1.21×107个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将10mL酵母液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请解析回答:

(1)表中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____。
(2)对酵母菌而言,10mL该培养液的环境负荷量为____________。
(3)若第5次均匀取样时,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为760个/mm3,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决定该特征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2)某生物爱好小组开展“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①取老师提供的培养液(含一定量的酵母菌)10ml加入到试管中,先通过显微镜观察估算出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初始数量。②连续观察7天,每天定时利用血球记数板在显微镜下对酵母菌进行三次观察记数。记数时常采用样方法(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取平均值记数)。

①设计一张表格处理实验数据

②完成上述实验后,甲乙两同学又分别做了新的探究性实验:

甲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8

B

10

——

0.1

5

C

——

10

0.1

28

请写出甲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                

乙同学:将10ml酵母液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在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值,结果如右表。表中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    ,若第5次均匀取样时,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为760个/立方毫米,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造成酵母菌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mL酵母液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样品

酵母菌数量(个/立方毫米)

pH

1

1210

4.8

2

820

5.4

3

1210

3.7

4

100

5.0

1)表中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________

2)对酵母菌而言,10mL该培养液的环境负荷量为________个。

3)若第5次均匀取样时,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为760/立方毫米,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将10mL酵母液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的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此表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2、4、1、3

B.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3、1、4、2

C.对酵母菌而言,10mL该培养液的环境负荷量为1.21×

D.若进行第5次均匀取样,10mL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不可能低于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将10mL酵母液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表中样品的取样先后顺序为________。

(2)对酵母菌而言,10mL该培养液的环境负荷量为________。

(3)若第5次均匀取样时,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为760个/,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