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图甲表示在25℃时,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比较A、B植物细胞呼吸,其中细胞呼吸较强的是A植物.
B.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不包括X、Y),假设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将会增加
C.对B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平均光照强度在X klux以上才能使CO2的吸收量超过CO2的释放量。
D.若已知A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图中P的位置将右移。
下图甲表示在25℃时,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比较A、B植物细胞呼吸,其中细胞呼吸较强的是A植物.
B.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不包括X、Y),假设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将会增加
C.对B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平均光照强度在X klux以上才能使CO2的吸收量超过CO2的释放量。
D.若已知A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图中P的位置将右移。
现有甲、乙两种可能有一定致畸、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实验研究人员欲通过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来鉴定它们是否毒性,并比较二者毒性的强弱。请你以一个研究人员的身份参此项研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并回答有关问题。
Ⅰ、实验材料:活的小白鼠胚胎。
Ⅱ、药品用具:胰蛋白酶液、动物细胞培养液、动物细胞固定液、适宜浓度的龙胆紫溶液、滴管、培养皿、剪刀、锥形瓶、恒温箱、载玻片、盖玻片、光学显微镜、小白鼠正常体细胞有丝分裂高倍显微镜照片。
Ⅲ、实验原理:________,根据这种变异细胞占全部培养细胞的百分数(以下称Q值),可判断该化学物质的毒性。
Ⅳ、实验步骤:
(1)制细胞悬浮液:
把活的小白鼠胚胎放在培养皿中剪碎,转入锥形瓶中,加入胰蛋白酶液处理,使胚胎组织离散成单个细胞,在加入动物细胞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浮液。
(2)进行细胞培养:
①取A、B、C三个洁净的培养瓶,________。
②向A、B两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化学物质甲、乙,并将培养瓶摇匀。C瓶不作处理,作为________。
③________。
(3)制作临时装片:
①当细胞繁殖到大约第8代左右时,同时从恒温箱中取出三个培养瓶,用胰蛋白酶液处理,使培养的细胞从瓶壁上脱落,再加入动物细胞固定液以迅速杀死并固定细胞分裂相。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从各培养瓶底部吸取适量的悬浮液。滴在与培养瓶有相同编号的载玻片的中央,________,3分钟--5分钟后,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4)镜检和统计:
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寻找处于________期的细胞,并与________对比,以确认发生上述变异的细胞,同时统计该期变异的细胞占该细胞总数的百分数(Q值)。
Ⅴ、结果与讨论:
经研究人员实验得知,A、B、C三个培养瓶的Q值依次为QA=1.3%、QB=12%、QC=0.1%
由此可知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
选做题:一项研究发现,某植物根系对某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该物质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该植物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当达到P点后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有人认为这种现象可表明该植物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方式为主动吸收,也有人认为是被动吸收;请设计一个实验加以确定。
(1)设计实验步骤。
(2)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本题为分叉题。A组适用于《生物》教材,B组适用于《生命科学》教材,A组和B组中任选做一题,两组都做以A给分。
A组 材料1:1642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进行了一项著名的柳树实验。他在一个花盆里栽种了一棵2.3kg的柳树。栽种前,花盆里的泥土经过高温烘烤干燥后称重为90.8kg。以后的5年中,海尔蒙特除了只给柳树浇水外,没有在花盆里添加任何物质,每年秋天柳树的落叶也没有称重和计算。5年后,他将柳树和泥土分开称重,发现柳树的重量变成了76.7kg,泥土烘干后的重量为90.7kg,比原来只减少0.1kg。于是他得出结论:柳树获得的74.4kg物质只是来源于水。
材料2:科学家将一盆绿色植物放在不同波长的光下照射,然后测量该植物对不同光质的吸光率,结果如下:
光质 | 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
波长(nm) 吸光率(%) | 700 650 600 550 500 450 400 55 10 2 1 5 85 40 |
(1)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判断海尔蒙特的结论是否确切?为什么? 。
(2)花盆内的泥土减少了0.1kg,其原因是 。
(3)请用表中数据在下方格纸内绘出植物叶片光吸收变化曲线,并分析得出的结论
。
(4)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规律如上右图。当外界二氧化碳浓度处于A时,植物叶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CO2量与 相等;为提高封闭大棚内作物产量,棚内人工释放CO2应控制在 (填图中字母)浓度为宜。
B组 Mikael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以便为西红柿生长提供最佳光照强度。实验如下:实验过程:他取几株都有5片叶片的西红柿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他测定了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他还采用7种不同的光照强度,并通过隔热装置使光线通过而热不通过。
实验结果:
温度℃ | 光照强度:普通阳光(%) | 开始时的CO2浓度(%) | 12小时后 CO2浓度(%) |
25 | 0 | 0.35 | 0.368 |
25 | 10 | 0.35 | 0.342 |
25 | 20 | 0.35 | 0.306 |
25 | 40 | 0.35 | 0.289 |
25 | 60 | 0.35 | 0.282 |
25 | 80 | 0.35 | 0.280 |
25 | 95 | 0.35 | 0.279 |
请你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 。说出该实验中的一种控制变量 。
(2)Mikael设计的探究实验在各种光照强度变化中分别使用了不同株植物。这是一个好的设计吗? 为什么? 。
(3)在这一实验中Mikael将其中一个装置保持在黑暗中的目的是 。
(4)Mikael对探究结果感到失望。他说,“我仍然不能确切地知道哪种光照强度最好?”请你为他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建议 。
(5)Mikael要用曲线图表示他的实验结果。怎样最好地图示结果?(在四项备选项中选择) 。
A.柱形图,12小时后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B.柱形图,开始时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C.曲线图,12小时后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D.曲线图,开始时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