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如图6-1-3.一般情况下.种子在形成过程中和开始萌发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分别是 A.都与图1相同 B.都与图2相同 C.前者与图1相同.后者与图2相同 D.前者与图2相同.后者与图l相同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分)人眼球玻璃体淀粉样变性是一种罕见的眼病,主要症状是眼前黑影飘动并伴有视力缓慢下降,一般在40岁以上发病,常有家族史。在某个连续传递三代的玻璃体淀粉样变性的家族中(遗传系谱图如图1所示),第1代发病情况不详,第2~4代共有7人发病,男女发病机会均等。请分析回答:

(1)依据遗传系谱图推断,玻璃体淀粉样变性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2)经研究发现,此眼病患者的转甲蛋白(TTR)空间结构异常,提取III-1和III-2的DNA,通过        技术扩增TTR基因,实现TTR基因的特异性扩增的关键是设计合理的       

(3)扩增产物测序结果发现,III-2的TTR基因序列仅有T1(图2)一种,而III-1的TTR基因序列有T1和T2(图3)两种。

 

 

①根据T1基因和T2基因碱基序列推断,III-1部分TTR结构变异的根本原因是        ,T1基因与T2基因的关系为       

②依据遗传系谱图和基因测序结果        (可以,不可以)确定玻璃体淀粉样变性的遗传方式,III-5和III-6生育一个终生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4)进一步研究发现,TTR基因序列有多种变异,体现了基因突变的        特点,TTR基因的突变        (一定,不一定)会导致TTR变异,原因是        ,该机制的意义是降低突变的多害性。

(5)I-1和I-2在40岁前的视力状况最可能为        ,该实例说明表现型是由        决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18分).植物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的主要过程可用下图所示图解简单表示:

(1)科学家所用的这种生物技术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技术表明,当植物细胞处于离体状态时,在一定的营养物质、___________(至少回答2种)等植物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可能表现出___________,发育成完整植株。
(2)图中“酶解”所用的酶应该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原生质体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
(4)图中c过程称为___________。通过c过程产生的愈伤组织细胞与根韧皮部细胞形态结构___________(相同/不同),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般在培养基上培养24~48小时后,大部分原生质体已再分
生出细胞壁。可以取样,利用25%的蔗糖溶液以及其他用具,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来鉴别细胞壁是否已经再生。
(6)某课外小组同学用愈伤组织同时进行了两组实验:甲组培养基中含3%的蔗糖,乙组培养基中不含蔗糖,经灭菌后接种,每组实验再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在光下和暗处培养。1个月后,观察植物体生长、分化情况,结果如下表:

培养条件
甲组
乙组
光下
正常生长,分化
不生长,死亡
暗处
正常生长,不分化
不生长,死亡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叶片的叶肉细胞到获得胚状体的过程中,需要经过(  )
①无丝分裂  ②有丝分裂   ③减数分裂  ④原代培养    ⑤传代培养  ⑥植物体细胞杂交    ⑦细胞融合  ⑧脱分化  ⑨再分化
A.①④⑤⑦⑧ B. ②④⑤⑥⑧⑨       C.②⑧⑨       D.③⑥⑧⑨
(8)从图解可知,可在避光条件下进行的是___________ (用字母a~e回答)阶段,若为了获得三七的细胞产物,则只需培养到___________。若为了获得三七的人工种子,则需要培养到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8分).植物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的主要过程可用下图所示图解简单表示:

(1)科学家所用的这种生物技术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技术表明,当植物细胞处于离体状态时,在一定的营养物质、___________(至少回答2种)等植物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可能表现出___________,发育成完整植株。

(2)图中“酶解”所用的酶应该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原生质体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

(4)图中c过程称为___________。通过c过程产生的愈伤组织细胞与根韧皮部细胞形态结构___________(相同/不同),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般在培养基上培养24~48小时后,大部分原生质体已再分

生出细胞壁。可以取样,利用25%的蔗糖溶液以及其他用具,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来鉴别细胞壁是否已经再生。

(6)某课外小组同学用愈伤组织同时进行了两组实验:甲组培养基中含3%的蔗糖,乙组培养基中不含蔗糖,经灭菌后接种,每组实验再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在光下和暗处培养。1个月后,观察植物体生长、分化情况,结果如下表:

培养条件

甲组

乙组

光下

正常生长,分化

不生长,死亡

暗处

正常生长,不分化

不生长,死亡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叶片的叶肉细胞到获得胚状体的过程中,需要经过(   )

①无丝分裂  ②有丝分裂   ③减数分裂  ④原代培养    ⑤传代培养  ⑥植物体细胞杂交    ⑦细胞融合  ⑧脱分化  ⑨再分化

A.①④⑤⑦⑧ B. ②④⑤⑥⑧⑨       C.②⑧⑨       D.③⑥⑧⑨

(8)从图解可知,可在避光条件下进行的是___________ (用字母a~e回答)阶段,若为了获得三七的细胞产物,则只需培养到___________。若为了获得三七的人工种子,则需要培养到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A、水稻的粳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褐色,生物小组某同学获得了某一品系水稻的种子,为了较快地鉴定出这种水稻的基因型,他们将种子播种,开花后收集大量成熟花粉。将多数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滴碘液,盖上盖玻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有呈蓝紫色和呈红褐色的花粉粒。下图表示在同一载玻片上随机所得的四个视野中花粉粒的分布状况。黑色圆点表示蓝紫色花粉粒,白色圆点表示红褐色花粉粒。

1)统计上述4个视野中的两种花粉粒数目,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花粉粒数(个)

蓝紫色

红褐色

 

 

 

 

 

 

 

 

平均数

 

 

 

 

 

 

 

 

 

 

  

2)在右上方的直角坐标内绘制表示粳性和糯性花粉粒的数量关系图(直方图)。

3)根据统计结果,这一水稻品系中两种花粉粒数量比例约为________,由此可知该品系水稻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___________。

4)如果将此水稻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所得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植株能否产生可育后代?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B、下面是以小麦为材料所进行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班氏试剂,并___________,试管中出现红黄色,说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盛有10ml3%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新鲜的发芽的小麦种子研磨液时,试管中有大量气泡生成,将点燃的卫生香插入试管,火焰变得明亮,这个实验证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小麦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将盛有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的试管经静置后置于透射光和反射光下,依次呈________和__________色。

4)小麦幼根吸水能力最强的部位是_________区,用显微镜观察此区的徒手纵切片,可见到该区已分化出木质部,其中输送水分的是_____________。

5)为了研究小麦染色体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应以显微镜观察并计数小麦根尖的分生区处于_________期的细胞染色体。若以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培育中的小麦幼苗根部,则此根尖分生组织细胞中的染色体与处理前相比较,其数目________。

6)若利用小麦的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现有在培养皿中萌发至3cm的小麦幼苗,罩以侧面开一个小孔的纸盒,胚芽鞘弯向小孔生长。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法,在细胞水平上证明,向光一侧细胞生长慢,背光一侧细胞生长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A、水稻的粳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褐色,生物小组某同学获得了某一品系水稻的种子,为了较快地鉴定出这种水稻的基因型,他们将种子播种,开花后收集大量成熟花粉。将多数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滴碘液,盖上盖玻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有呈蓝紫色和呈红褐色的花粉粒。下图表示在同一载玻片上随机所得的四个视野中花粉粒的分布状况。黑色圆点表示蓝紫色花粉粒,白色圆点表示红褐色花粉粒。

1)统计上述4个视野中的两种花粉粒数目,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花粉粒数(个)

蓝紫色

红褐色

 

 

 

 

 

 

 

 

平均数

 

 

 

 

 

 

 

 

 

 

  

2)在右上方的直角坐标内绘制表示粳性和糯性花粉粒的数量关系图(直方图)。

3)根据统计结果,这一水稻品系中两种花粉粒数量比例约为________,由此可知该品系水稻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___________。

4)如果将此水稻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所得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植株能否产生可育后代?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B、下面是以小麦为材料所进行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班氏试剂,并___________,试管中出现红黄色,说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盛有10ml3%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新鲜的发芽的小麦种子研磨液时,试管中有大量气泡生成,将点燃的卫生香插入试管,火焰变得明亮,这个实验证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小麦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将盛有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的试管经静置后置于透射光和反射光下,依次呈________和__________色。

4)小麦幼根吸水能力最强的部位是_________区,用显微镜观察此区的徒手纵切片,可见到该区已分化出木质部,其中输送水分的是_____________。

5)为了研究小麦染色体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应以显微镜观察并计数小麦根尖的分生区处于_________期的细胞染色体。若以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培育中的小麦幼苗根部,则此根尖分生组织细胞中的染色体与处理前相比较,其数目________。

6)若利用小麦的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现有在培养皿中萌发至3cm的小麦幼苗,罩以侧面开一个小孔的纸盒,胚芽鞘弯向小孔生长。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法,在细胞水平上证明,向光一侧细胞生长慢,背光一侧细胞生长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