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微生物生长速率最高时的培养温度叫最适生长温度.在此条件下某菌分裂用时最短.但科学工作者在青霉素发酵的过程中分四个阶段控制其培养温度.即: 结果其青霉素产量比自始至终处于300C恒温培养的对照组提高了14.7%.这说明 A.最适生长温度就是生长量最高时的培养温度 B.最适生长温度就是发酵速度最高时的培养温度 C.最适生长温度就是某一代谢物产量最高时的培养温度 D.不同的生理变化过程有着不同的最适温度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就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的实验结果。请回答:

(1)在168h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的是处于      %的葡萄糖溶液中。10%的葡萄糖溶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最先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产量和产生速率最高,对酵母菌有抑制作用。

(2)在不同培养基中培养了72h时,在           培养基中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更大。72h后土豆培养基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出现降低的原因可能有                     。(填1种原因即可)葡萄糖培养基为酵母菌提供的营养物质有              源。

(3)对酵母菌计数时,可采用                 法。要观察到酵母菌中的线粒体,可用         染色。某同学在计数时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配制好的培养基需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等冷却至常温用酵母菌接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  ③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④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4)酵母菌从细胞结构上看,属于           细胞。在果酒制作中,要控制其发酵温度在             

(5)另一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下图(a~d)所示:

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是______________。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_____   _____代替,其颜色变化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就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的实验结果。

请回答:

(1)在168h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的是处于      %的葡萄糖溶液中。10%的葡萄糖溶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最先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产量和产生速率最高,对酵母菌有抑制作用。

(2)在不同培养基中培养了72h时,在           培养基中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更大。72h后土豆培养基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出现降低的原因可能有                       。(填1种原因即可)葡萄糖培养基为酵母菌提供的营养物质有              源。

(3)对酵母菌计数时,可采用                 法。要观察到酵母菌中的线粒体,可用         染色。某同学在计数时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配制好的培养基需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等冷却至常温用酵母菌接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

③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④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4)酵母菌从细胞结构上看,属于           细胞。在果酒制作中,要控制其发酵温度在             

(5)另一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下图(a~d)所示:

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__代替,其颜色变化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08银川一中三模)(14分)调查统计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研中。

(1)在人群中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已知无耳垂是隐性性状,有耳垂是显性性状。某小组计划调查该市50个家庭的父母与子女间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假设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作为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①如果你是该小组中的一员,请设计一张本市部分家庭耳垂性状遗传的调查统计表(统计表画在下面),用于调查时统计数据。

 

 

 

 

 

 

 

 

 

 

②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2)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研究一农田生态系统时发现:

①当地农民将秸秆做饲料喂牲畜,让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将发酵产生的沼气做燃料,将沼气池中的沼渣做肥料,实现了对能量的                  ,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②氮元素与碳元素都能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呢?            

(3)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8

B

10

――

0.1

5

C

――

10

0.1

28

①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探究                对酵母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

②用显微镜定期测定酵母菌数目,结果仅A管中第3天开始个数目迅速增长,第5天开始A管中个体数目达到最大,第6天结束实验。请在右图中画出A组结果的走势。(纵坐标表示培养液中定期测定的酵母菌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年盐城模拟)微生物生长速率最高时的培养温度叫最适生长温度,在此条件下某菌分裂用时最短,但科学工作者在青霉素的发酵过程中分四个阶段控制其培养温度,即:?

结果其它青霉素产量比自始至终处于30 ℃恒温培养的产量提高14.7%,这说明(     )?

A.最适生长温度就是生长量最高时的培养温度?

B.最适生长温度就是发酵速度最高时的培养温度?

C.最适生长温度就是某一代谢产物产量最高时的温度?

D.不同的生理变化过程有着不同的最适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谷氨酸是鲜味剂味精的主要成分,1957年日本率先用发酵法生产成功。

(1)

用于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通常用豆饼的水解液、玉米浆、尿素、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生物素等配制而成。这样的培养基叫

A.

固体培养基

B.

液体培养基

C.

天然培养基

D.

合成培养基

(2)

用于生产谷氨酸的微生物通常是谷氨酸棒状杆菌。在谷氨酸棒状杆菌代谢过程中存在酶活性的调节机制,而使谷氨酸的产量难于提高。目前提高谷氨酸产量的通常做法是________。

(3)

谷氨酸棒状杆菌在发酵罐发酵时,温度为30~37℃,pH为7~8。请画出谷氨酸的积累速率与温度关系的示意图。

(4)

若发酵罐最多能容纳2×106个谷氨酸棒状杆菌,当把谷氨酸棒状杆菌扩大培养到103个时接种到发酵罐中,已知谷氨酸棒状杆菌每分裂一次需0.5小时。则从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来看,6小时后谷氨酸棒状杆菌处在________。

(5)

环境适宜、营养充足的条件下发酵6小时后,谷氨酸的产量还是很低。从微生物的营养角度来看,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