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科学》杂志评出“饿死肿瘤研究”为“2004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之一。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一种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药物与传统化疗药物结合,可延长结肠癌患者存活期。这里利用的原理不包括( )
A.诱发癌细胞基因突变 | B.减少癌细胞的营养供应 |
C.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 D.抑制癌细胞的分裂 |
《时代》杂志评出的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中指出,美国及日本两个研究团队的报告中证实皮肤细胞经过“基因直接重组”后可以转化成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请回答下面有关胚胎工程的若干问题。
(1)在胚胎发育中,根据胚胎形态的变化,可将早期发育的胚胎分为 、 、 三个阶段。
(2)胚胎工程中的胚胎移植实际上是生产胚胎的 和孕育胚胎的 共同繁殖后代的过程。胚胎移植能否成功,与供受体的生理状况有关: ,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 ,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而且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 ,但移入受体的胚胎的遗传特性不受任何影响。
(3)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是由 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美日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是利用病毒分别将四个基因送入皮肤细胞,促使普通的皮肤细胞产生变化,最后成为带有 性质的细胞,称为诱导式多能性干细胞(iPS)。在基因工程中,这四个基因称为 ,所利用的病毒称为 。 与借助胚胎提取胚胎干细胞比较,这样获得的干细胞的研究,其最大突破就是在不破坏胚胎的前提下提取可以复制成器官或组织的细胞,不仅避开了长期以来有关生物技术的 方面的争议,也使其来源更加广泛而方便。
《科学》杂志评出“饿死肿瘤研究”为2004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之一。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一种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药物与传统化疗药物结合,可延长结肠癌患者的存活期。这里利用的原理不包括:
A.抑制癌细胞的复制 B.切断癌细胞的营养供应
C.阻断癌细胞的增殖 D.诱发抑癌基因结构改变
(10分)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2011年10大科学突破,名为HPTN 052的艾滋病病毒(HIV)临床研究进展被列为10大突破之首。这项研究显示,如果HIV携带者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s),那么其将HIV传染给自己伴侣的几率将减少96%。很显然,ARVs在应对HIV时,既能治疗又有预防作用。请分析同答有关问题:
(1)HIV是由______和______构成的。
(2)HIV可特异性地侵人人体的______细胞,在_____的催化作用下合成DNA,并与宿主基因整合进行大量复制增殖,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3)从分子水平来说,ARVs的作用机理是______,从而降低HIV数量或在某个被感染的人中减少其HIV的实际数量。
(4)要通过显色反应来初步鉴定HIV外壳的组成成分,常用的显色试剂及其呈现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要鉴定HIV的遗传物质,可先用______去除HIV的外壳。
(5)从细胞的生命历程角度看,成人体内清除被HIV感染的免疫细胞是通过完成的。
《科学》杂志评出“饿死肿瘤研究”为“2004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之一。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一种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药物与传统化疗药物结合,可延长结肠癌患者存活期。这里利用的原理不包括( )
A.诱发癌细胞基因突变 B.减少癌细胞的营养供应
C.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D.抑制癌细胞的分裂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