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将发芽率相同的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分别种在含有不同浓度钠盐的全营养液中.并用珍珠砂通气.吸水和固定种子.种子萌发一段时间后.测定幼苗平均重量.结果如下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种植物相比.更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的是 . (2)导致甲种植物的种子不能萌发的最低钠盐浓度为 %. (3)在钠盐浓度为0.2%的全营养液中.甲.乙两种植物的根尖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均为 . (4)将钠盐浓度为0.1%的全营养液中的甲种植物的幼苗.移栽到钠盐浓度为0.8%的全营养液中.其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逐渐表现出质壁分离的现象.原因是 . (5)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乙种植物的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移栽到钠盐浓度为0.8%的全营养液中.B组移栽到钠盐浓度为1.0%的全营养液中.在相同条件下.给与适宜的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A组幼苗的长势将 B组.从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6)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各自优势.培育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请完善下列实验流程并回答问题: ①A是 酶.B是 .C是 性状的幼芽. ②若目的植株丢失1条染色体.不能产生正常配子而高度不育.则可用 处理幼芽.以便获得可育的植株.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卷(三)、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试题及解析下列前项是内分泌腺、中项是激素名称、后项是激素的作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胰岛B细胞、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B.肾上腺、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吸钾排钠

C.垂体、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吸收水分

D.甲状腺、甲状腺素、增强机体代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获得2006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育种专家李振声,长期从事小麦与偃麦草远源杂交和染色体工程育种的研究。他与其他育种专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培育出了高产、抗病性强的小麦新品种。对小麦新品种的染色体组成研究发现,偃麦草具有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移接到普通小麦的染色体上了。下图示意他们育种的主要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育种过程中获得的杂种种植后性状一定会出现         。大面积种植杂种的目的是要获得具有               遗传的小麦新品种。

  (2)在小麦新品种选育的过程中,特殊的气候条件起到了                的作用。

  (3)小麦与偃麦草杂交培育出小麦新品种的事实,突破了               。

  (4)科学家发现具有抗病的小麦的抗性基因和影响产量(高产和低产)的另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①将大面积种植前的抗性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其后代中抗性小麦与不抗性小麦数量之比为                 

  ②若该抗性小麦自交,则其后代性状表现及分离比为                 .。

  (5)从个体水平检测,可采用                 方法可以鉴定出抗病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被授予2006年中国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之一是将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育成了具有相对稳定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小麦与偃麦草的杂交属于远缘杂交,远缘杂交的难题主要有三个:杂交不亲和、杂交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

(1)普通小麦(六倍体)与偃麦草(二倍体)杂交所得的F1不育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1不育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使F1可育,可采取什么方法?这样得到的后代是几倍体?这种新物种的形成方式与一般物种形成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麦与偃麦草属于不同的物种,这是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我们可以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物种的形成(见图),请在下图填出相应的生物学名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据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网站2006年4月4日公布的研究报告说,美国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中成功培育出膀胱,并顺利移植到7名患者体内。由于用于移植的膀胱是由接受移植者的体内细胞培育产生,所以移植后的膀胱不会在患者体内发生排异现象。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将实验室培育出的完整器官成功移植到患者体内,这次重大突破将为今后其他器官的培育研究增添希望,也将为成千上万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福音。

    该培育过程是:从患者的膀胱上取下普通邮票一半大小的活细胞样本,膀胱从外到内是由三层构成,即肌肉、胶原质和膀胱上皮。研究人员将活细胞样本中胶原质剥下,将肌肉细胞和膀胱上皮细胞分别置于不同的培养皿中培养,约一周后将这些细胞放在一些海绵形状的可生物降解的由胶原质制成的“支架”上继续培养,再过7周左右,原先的数万个细胞已经繁殖到15亿个左右,布满“支架”,膀胱上皮在内,肌肉在外。医生将“新膀胱”移植到患者膀胱的上面。这样新器官会继续生长并与老器官“重组”取代老器官中丧失功能的部分。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同题:

(1)a过程属于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_____技术,其培养基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液的主要不同点是前者含有________等。在a过程之中对膀胱上皮剥离后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使其分散成________。在此培养基中的培养相当于___代培养。

(2)新器官与老器官的“重组”是否为基因重组? 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获得2006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育种专家李振声,长期从事小麦与偃麦草远源杂交和染色体工程育种的研究。他与其他育种专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培育出了高产、抗病性强的小麦新品种。对小麦新品种的染色体组成研究发现,偃麦草具有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移接到普通小麦的染色体上了。下图示意他们育种的主要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育种过程中获得的杂种种植后性状一定会出现        。大面积种植杂种的目的是要获得具有              遗传的小麦新品种。
(2)在小麦新品种选育的过程中,特殊的气候条件起到了               的作用。
(3)小麦与偃麦草杂交培育出小麦新品种的事实,突破了              。
(4)科学家发现具有抗病的小麦的抗性基因和影响产量(高产和低产)的另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①将大面积种植前的抗性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其后代中抗性小麦与不抗性小麦数量之比为                
②若该抗性小麦自交,则其后代性状表现及分离比为                .。
(5)从个体水平检测,可采用                方法可以鉴定出抗病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