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006年高考全国]从一个自然果蝇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 传递给后代. (2)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用的杂交方法是 . (3)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 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 种. (4)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氮、磷、镁3种元素中,构成生命活动所需直接能源物质的元素是________,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是_________。

(2)缺镁时植物叶片发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时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及适量丙酮。二氧化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丙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近年来,沙棘木蠹蛾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爆发成灾,引起沙棘大面积死亡。研究者发现,鄂尔多斯市山坡地沙棘林和河滩地沙棘林的受害程度有显著差异,如下图所示:

(1)为了计算山坡地沙棘林和河滩地沙棘林的有虫株率,研究者分别对两地的沙棘林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   (应/不应)采用标志重捕法。
(2)已知每个有虫株上的虫数大致相同,那么据上图可知,从2001-2006年,山坡地的 沙棘木蠹蛾种群呈    型增长,趋于稳定时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     ,在2002-2004年(区段)该种群的种群     最高。
(3)研究者为了研究沙棘的抗虫机理,对山坡地和河滩地的土壤条件进行了调查,发现山坡地和河滩地的土壤肥力及土壤含水量均不同,研究者认为决定沙棘抗虫性的关键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将生长状况相似的沙棘分为A、B两组,A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与河滩地相同;B组土壤含水量          ,土壤肥力        ,结果A组抗虫性显著高于B组,证明了研究者的假设是     (正确/错误)的。
(4)对于沙棘木蠹蛾已经成灾的山坡地,在不造成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可以采用       措施(只答一种)来降低沙棘木蠹蛾的种群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下图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请据图作答:

(1)上图中,反应过程①的场所是________,反应过程④的场所是________。

(2)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________。

(3)叶肉细胞在③④⑤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

(4)干旱初期,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________受阻。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反应过程________受阻。

Ⅱ.(2010年高考安徽理综)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 ℃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注:(3) (4)小题中任选一题,两题均答的按(3)的答案判分)

(1)图中所涉及的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D点相比,B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因素是________,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3)除本实验所涉及的因素外,从增加光合面积的角度考虑,采取________措施能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

(4)实验结果表明,在________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6年2月1日国家林业局发布消息,全国湿地保护工程日前正式启动实施。下列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是?

A.沿海滩涂

B.河流、湖泊

C.麦田

D.水稻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7分)2006年新华网郑州5月2日电(记者林嵬)转基因抗虫棉,就是通过生物技术,把一种细菌的遗传物质(DNA)片段转移到棉花里,让棉铃虫一吃就死,具有抗虫性状的棉花。下图表示从苏云金杆菌分离出来的杀虫晶体蛋白质基因(简称Bt基因)及形成转基因抗虫植物的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供体细胞的DNA中直接分离基因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获得Bt基因后,在连接到运载体上时,常用到的酶是__________。最常用的运载体是质粒,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

(3)科学家最初做抗虫棉试验时,虽然检测出棉的植株中含有Bt基因,但棉铃虫并没有被杀死,说明Bt基因还不能在高等植物中________。后来科学家对Bt基因作了适当的修饰,这种对Bt基因所作的修饰发生在__________部位。

(4)欲快速培育大量该抗虫新品种,应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