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a是某生物细胞结构的模式图.图b是图a的局部放大.图①一⑥表示细胞内的某种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图a可能是下列哪种细胞 A.黑藻的叶肉细胞 B.硝化细菌 C.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D.蓝藻 ⑵图b中具有单层膜结构的是 ⑶此细胞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结构是 . ⑷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在生成ATP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细胞色素C的合成场所是[ ] .发挥生理作用的细胞器可能是 .控制细胞色素C合成的信使RNA.从其合成场所到达细胞色素C合成场所的过程中.必须直接穿越的生物膜层数是 . 3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的含量.温度等,其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请根据下图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分析: (1)如果横坐标代表光照强度.其影响光合速率主要是影响 阶段.此时内部限制性因素最可能是 .若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为c.则阳生 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最可能是 . (2)如果横坐标代表温度.温度主要通过影响 来影响光合速率. (3)如果横坐标代表CO2的含量.CO2的含量影响光合作用主要是影响 的产生. 此时内部限制性因素最可能是 . 33.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⑴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 .B .C . ⑵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 ;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 .当人体处在41℃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 ⑶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 . 34. 右图是1845年至1935年的90年间. 北美加拿大森林中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 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用字母 表示. 其数量最多的年份曾达到 只. (2)雪兔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急剧增加的生物因素主要是① ② . (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所起到的作用具体是 . (4)在所研究的1890 ~ 1935期间.该生态系统中雪兔的K值为 左右.从图中任意 一时段看出.当雪兔种群达到K值后.猞猁种群的K值变化是 雪兔的K值出现(注: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 35.下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⑴操作①叫 ,此处理必须在豌豆 之前完成.操作②叫 ,此处理后必须对 本的花朵套上纸袋.其目的是 . ⑵图中所示亲本.在自然环境栽培条件下.若要观察到子代“高茎 : 矮茎 = 3 : 1 这一分离比.最少需要 年时间.(注:豌豆在实验地是一年生植物) ⑶如果豌豆亲本是圆粒与皱粒.在自然环境栽培条件下.若要观察到子代“圆粒 : 皱粒 = 3 : 1 这一分离比.则最少需要 年时间. 36.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遗传病发病情况调查时.发现本校高一年级有一位男生患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这种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该男生的祖父.祖母.父亲都患此病.他的两位姑姑也有一位患此病.这位姑姑又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已知家族中其他成员都正常.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于 性遗传病. (2)请根据这个男生及其相关的家族成员的情况.在下图方框中绘制出遗传系谱图.并标出该男生直系亲属的基因型. 图例:正常女性 女性患者 正常男性 男性患者 夫妻 (3)该男生的基因型与他姑姑患病女儿的基因型相同的几率是 %.预测将来该男生与表现型的正常.但其父亲为色盲的女性婚配.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男孩几率是 . (4)经多方咨询.该男生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表现正常.若成年后与表现型的正常女性婚配.你认为其后代是否会患该病? .为什么? . 37.用于生物呼吸作用有机物的差异会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与吸收的02比发生差异.这可用呼吸商表示:呼吸商(Q)= 为了测定种子萌发时的呼吸商.现准备了3只玻璃瓶.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蚕豆种子.滤纸.10%的KOH溶液.清水等.1号玻璃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⑴由于发芽蚕豆的呼吸作用.1号玻璃瓶内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滴向左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量是 . ⑵1号玻璃瓶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蚕豆的呼吸商.由此还要利用2号玻璃瓶来测定发芽蚕豆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某一种气体的变化.将这一实验装置用图解表示. ⑶利用1号.2号装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计算呼吸商: . ⑷为了排除呼吸作用以外的原因引起的误差.应对3号装置作何处理?用图解表示. 38.植物的叶一般都是绿色的.因为叶片内含有叶绿素.研究发现叶绿素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但不确定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体内叶绿素形成的影响是否有差别.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完成下列过程.探究红光.绿色光与叶绿素形成的关系.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分)下图是某生物细胞(局部)和细胞中某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乙中A所示的这类物质在生物膜上可能具有的功能是(     )

A.作为载体蛋白,起物质运输作用
B.作为酶,催化发生在膜上的化学反应
C.作为受体,接受相应的化学信息
D.作为抗原,被免疫细胞识别
(2)若甲图要表示豌豆根尖的成熟区(根毛区)表皮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结构是            ,而应添加的结构有           
(3)若图甲细胞的分泌物是抗体,则该细胞可直接由           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4)若图甲所示的细胞进入衰老状态,图甲中会发生变化的结构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5分)下图是某生物细胞(局部)和细胞中某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乙中A所示的这类物质在生物膜上可能具有的功能是(      )

A.作为载体蛋白,起物质运输作用   

B.作为酶,催化发生在膜上的化学反应

C.作为受体,接受相应的化学信息    

D.作为抗原,被免疫细胞识别[来源:]

(2)若甲图要表示豌豆根尖的成熟区(根毛区)表皮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结构是             ,而应添加的结构有            

(3)若图甲细胞的分泌物是抗体,则该细胞可直接由            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4)若图甲所示的细胞进入衰老状态,图甲中会发生变化的结构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是某生物细胞(局部)和细胞中某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图乙中A所示的这类物质在细胞膜上可具有的功能是。

A.

作为载体蛋白,起物质运输作用

B.

作为酶,催化发生在膜上的化学反应

C.

作为受体,接受膜表面的化学信息

D.

作为细胞表面的标志,被其他细胞识别

(2)

若用吡罗红和甲基绿混合染液对图甲细胞染色,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

若图甲细胞的分泌物是抗体,则图甲表示人体的________细胞,其来源于什么细胞?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

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C.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

D.甲、乙两图常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是某生物的结构模式图。关于此生物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单个细胞直径虽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不清的

B.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该类生物  

C.该生物的叶绿体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D.该生物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