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每年都会发生不同规模的蝗虫灾害.严重时当地的农作物和牧草全部被毁坏.发生虫害时.农牧民通常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来灭蝗虫.但灭虫效果并不理想.2003年河北某地邀请一批养鸭户.把几十万只经过训练的鸭放养到虫害严重的草原上.获得了良好的灭虫效果.根据上述实例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分析.鸭属于 .鸭与在当地草原上生活的食虫鸟之间的关系 . (2)利用鸭来消灭蝗虫.除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外.还有 等优点. (3)已知1摩尔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释放2872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若草原中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了240摩尔的二氧化碳气体.此过程累积的氧气全部用于蝗虫分解葡萄糖.则其释放并储存在ATP中的能量被三级消费者获得最多的大约是 焦耳. 32.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五年 第八年 甲种群 4490 4120 67 10 乙种群 0 120 3210 4500 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 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 .(2)甲种群和乙种群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 .(3)从甲.乙两个种群的演潜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4)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5)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内在因素是 . 33.回答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1)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 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①写出图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②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 .若生产者有5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可能增重 kg.(2)右图示一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的相互关系.图中各类生物均生活在退潮后暴露出的岩石上.其中海藻.藤壶.贻贝和海葵固着于岩石表面.海星.石鳖和石槭则在岩石表面来回爬动找寻食物.图中的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所占的比例(%). ①此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种类有 .两者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种类是 .②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与对照地区相比较.该处生物种类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 成为优势种.而石鳖和石槭数量大为减少.其原因是 . 34.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和海洋水深关系的曲线. 据图回答: (1)在远洋水域,从水深30米处开始,随着水深增加固定太阳能的数 量逐渐减少,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生产者中, 主要的生物类群是 .(2)近海水域水深 米 左右处生产者的数量最多.(3)生活在水深100米以下的生物,从 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主要是 者和 者. 35.水簇箱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请运用已学知识说明水族箱的设计原理. (1)水族箱至少有一面由透明材料制成.这是为什么? . (2)水族箱中应包括哪些生物类群? . (3)水族箱一般在较长时间内不需要喂食和通氧.请说明其原因. . (4)应按照什么规律来设计水族箱中各类生物的数量?请说明原因. . (5)水族箱中的生物之间.彼此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通过这些关系构成的整体在生态学中称 . 36. 右边是一幅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建立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是 .(2)农业生态系统与天然生态系统相比.其抵抗力稳定性较 . 主要原因是 . (3)将农作物秸秆做饲料,牲畜粪便倒入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做燃料,沼气池中的沼渣做肥料.这样做的目的是 . 37.有一位生态学家.对5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的组成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表中种l.种2--代表不同的物种,A.B--代表不同的生物群落,表中的数据表示每个物种的种群密度(单位:个体数/100m2). 生物群落 种1 种2 种3 种4 种5 种6 种7 种8 种9 种10 A 0 900 40 0 0 30 20 0 0 0 B 0 220 240 200 210 100 10 20 0 0 C 700 200 50 50 0 0 0 0 0 0 D 560 400 40 0 0 0 0 0 0 0 E 5 5 l 2 3 4 30 50 800 100 请对上述数据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5个生物群落中.当同时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你认为受影响最小的是 . (2)在生物群落E中.若物种l是由物种2进化来的.在进化过程中 成为必要的条件. (3)根据你对上述调查数据的分析.你认为建立一个人工生态林应注意的问题是 .其目的是 . 38.下面是关于蝇的培养记录.请根据结果回答问题: 海拔高度 温度 突变率 5000m 5000m 3000m 3000m 1000m 1000m 190C 250C 190C 250C 190C 250C 0.23 0.63 0.21 0.62 0.22 0.63 (1) 本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2)果蝇在海拔5000m的高度上, 250C时的突变率大于190C时的突变率,从果蝇本身来讲,最可有能与果蝇体内 有关.(3)为了更进一步证明在海拔5000m时,果蝇在250C下突变率是否为最高,现提供另一批来源相同的果蝇,你认为还应该如何进行实验? 请简要写出实验方法. 39.为了研究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1952年Lederbeg夫妇利用大肠杆菌设计了一个影印培养法实验.影印培养法的实验原理是:把长有数百个菌落的细菌母种培养皿倒置于包有一层灭菌丝绒布的木质圆柱体上.使其均匀地沾满来自母培养皿平板上的菌落.然后通过这一“印章 把母板上的菌落“忠实地 一一接种到不同的其它培养基上. 下图就是利用影印培养技术证明大肠杆菌产生抗链霉素突变的实验. 具体方法是: ①首先把大量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涂布在不含链霉素的平板(1)的表面.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菌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2)上.随即再影印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3)上.经培养后.在乎板(3)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的菌落. ②对培养皿进行比较.在乎板上那几个抗性菌落的“孪生兄弟 . ③把平板上菌落相对应的一个部位上的菌落挑至不含链霉素的培养液(4)中.经培养后.再涂布在平板(5)上. ④并重复以上各步骤.最后在试管12中获得了较纯的抗性菌落.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大肠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为 .与酵母菌相比.大肠杆菌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 . . (2)大肠杆菌抗链霉素基因存在于细胞的 结构上.在基因工程中.该结构常作 . (3)3号.7号.11号培养基中加入链霉素的作用是 .3号培养皿中的菌 落比1号.2号中的菌落少很多.这说明了 . (4)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 . (5)你认为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40.让庄稼的秸秆“过腹还田 转化为牛的肉.奶.皮革.不仅能帮助农民致富.还有重要生态学意义.然而.干的秸秆饲料难消化.不适口且蛋白含量低.用适宜浓度的氨水或尿素处理能使之软化.提高营养价值.值得提倡.牛是反刍动物.瘤胃内的多种微生物对粗饲料的分解和营养物质的合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上面所给信息回答如下问题: (1)牛的瘤胃内多种微生物与牛彼此之间形成了 关系.有人把牛的瘤胃比喻为活体内的.高度自动化的“发酵罐 .据此判断这些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主要是 . (2)要想提高饲料利用率.让牛多出肉和奶.还要加快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繁殖.胚胎分割是有效途径之一.胚胎分割技术的理论基础主要是 .若欲加快奶牛繁殖就需对移植前的胚胎先进行性别鉴定.已经查明Y染色体上含有睾丸决定基因(SRY).用含有SRY的核酸探针与少数早期胚胎细胞DNA扩增的产物进行分子杂交.植入的胚胎应该选择的是 .核酸探针能与SRY实现杂交依据的原则是 .杂交分子之间由 连接. 41.2005年10月据深圳市农科集团透露.该集团第二次在全市范围内公开征集的15种生物育种材料(8种蔬菜:紫叶生菜.深红玉番茄.深丰一号紫茄.芥菜.水葱.芹菜.苦瓜和丝瓜,4种花卉:孔雀草.蟛蜞菊.地被菊.杂交石竹,1种水果:火龙果,2种水产饲用藻类:金藻和角毛藻)随“神六 在太空遨游110多个小时后返回地面.该集团由此又确立了一批太空农业项目. (1)如果在孔雀草的种植过程中发现开出了不常见的墨色花时.为了快速大量生产.宜采用的技术 .这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 . (2)孔雀草开出不常见的墨色花.其根本原因最可能是 . (3)用于育种的15种生物材料中.大部分要选用植物的 .其中有 种植物不能选用此器官. 42我省地处祖国的南大门.有3千多公里的海岸线.很多地方都分布有红树林.红树林就是生长于热带或亚热带海岸最高潮线以下及平均高潮线以上之间的乔木或灌木.它们受周期性潮水淹没.退潮时会暴露出呼吸根.红树林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气候调节.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像海岸边的绿色长城. (1)红树林属于 生态系统.红树林内物种较多.种群数量大.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 .红树林中很多生物种类还没有被我们充分认识.它们有着巨大的 价值.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红树林 稳定性较低. (2)红树林能在海岸正常生长.说明其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一般的陆生生物 . (3)现在要调查红树林中红树的种群密度.在取样时.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 .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 .如果表示出红树林种群的调查结果.比较好的直观形式是 . 高三生物专题三强化训练答案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冬季采用了“四位一体”(“四位”指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及日光温考)的农业生态工程模式。下列关于此模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温室和猪禽舍间CO2和O2的扩散,有利于提高产量

B. 禽畜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减少,生长速率提高

C. 粪便、落叶作为沼气发酵原料,沼液沼渣可作为肥料

D. 温室保温所需的热能主要来自于生物呼吸产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冬季采用了“四位一体”(“四位”指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及日光温考)的农业生态工程模式。下列关于此模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温室和猪禽舍间CO2和O2的扩散,有利于提高产量
B.禽畜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减少,生长速率提高
C.粪便、落叶作为沼气发酵原料,沼液沼渣可作为肥料
D.温室保温所需的热能主要来自于生物呼吸产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冬季采用了“四位一体”(“四位”指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及日光温考)的农业生态工程模式。下列关于此模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 A.
    温室和猪禽舍间CO2和O2的扩散,有利于提高产量
  2. B.
    禽畜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减少,生长速率提高
  3. C.
    粪便、落叶作为沼气发酵原料,沼液沼渣可作为肥料
  4. D.
    温室保温所需的热能主要来自于生物呼吸产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小于450mm,只适宜种植灌木和草,但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以致到处都是“杨家将”。生态的不适应使许多地方的杨树长成半死不活的“小老头”状,远不如当地树种那样有较高的生态适应性,结果防护林成为残败的“灰色长城”。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违背了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在林业工程建设时常遇到“前面种树,后面砍林”的难题,其失败的原因主要违背了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 整体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