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的步骤 实验设计往往是解答实验题的难点.但只要理清思路.找准方法和突破口.也能化难为易.实验的设计可遵循以步骤进行. (1)了解题目要求:认真读题 (2)写出实验名称: 指出是什么实验. (3)写出实验目的: 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 .“证明-- .“探究-- .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有些实验需要对其去粗取精.提炼要点. (4)写出实验原理: 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这就需要分析实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学科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是应考虑在内.此过程要求学生利用储备知识独立分析.运用.对所学知识运用要求较高.这是完成实验设计题目的的关键. (5)写出实验操作过程: 大多数题目要求写出实验步骤.这是学生束手无策失分较多的地方.总结下面一条书写模式.能够使书写条理.思路清晰. A选材:选材应保持条件相同(如: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 B编组标号:研究对象.器皿等要编组标号.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 C实验处理: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施加单一变量,除实验变量外.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培养.饲养等条件应要相同.即控制无关变量.后面步骤中要用到的东西.如果题目没有给出.则必须在前面的步骤中准备好.如实验中要用蔗糖液.而题目中只给出蔗糖.我们就要先配制好蔗糖液,题目中如果已经给好.则不能再配制了. 表格的设计: 要理清设计思路:①首先要读懂题目要求在表格“工作区 记录的内容.②其次要明确表格的第一列写什么?第一行写什么?注意在第一列或第一行中肯定要写组别.即实验组和对照组(相互对照中组数可能更多).③再绘制表格(切记:表格“工作区 是预留给所设计的实验中记录到的数据.而不是要学生造出数据来填入其中.因此只要设计完成一张空白表格即可.设计表格时.要先在草稿纸上画出表格轮廓.再写入答题纸中.) 表格设计好后.切勿忘记给表格添上题注. 坐标图的设计:要理清横轴的含义?纵轴的含义?纵横轴的单位?曲线的走势?关键点? D培养.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E实验结果分析或者预测实验现象: 要弄清题目的目的是“验证型的 还是“探究型的 .如果是“验证型的 实验.则要根据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得出应有的实验结果和推出相应的结论.(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与实验目的相对应).若是“探究型的 实验.则要根据原理.目的.预测出可能的结果和推出相应的结论(此时一般有几个不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预测结果“三步曲 a实验预测 ①验证性实验 如“验证-- .“证明-- 都可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内容中寻找. ②探究性 实验如“探究-- 预测的实验结果不惟一.大多有三种可能:“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变量与结果无关 .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 等. b很多实验是化学反应类型.肉眼观察不到.应该考虑加入批示剂.借助颜色变化或仪器辅助观察.实验结果可采用文字描述.表格.坐标曲线等方式描述. F实验结论 通过现象.结果的分析.概括出规律性的问题.结论一般就是实验的目的. 注意: ●验证性实验中.实验目的.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三者是一致的.结果是 指通过实验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或通过实验直接得到的“成果 . ●验证性实验中.由于要验证的结论是肯定的.因此无实验假设. ●在验证实验中.如果实验记录作为题目条件已出现.那么就可得到肯定的实验结论. G讨论 讨论的内容可以是实验中的内容.也可以是跟实验有关的其他问题. 这一规范并非一成不变.在运用时掌握基本原则.灵活处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实验设计不是教材实验的简单再现.它来源于教材又与教材有别.体现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的命题思路.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分)学校生物实验室有一批淀粉酶制剂,因保留时间较长,不知其是否还具有活性。某生物兴趣小组承担了鉴定任务,请你帮助完成实验设计,并解答有关问题。

(一)实验目的:探究这批淀粉酶制剂的活性。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非还原糖,在淀粉酶作用下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与     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通过比较该淀粉酶制剂和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可以鉴定这批淀粉酶制剂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①淀粉酶制剂②大小烧杯若干③试管若干④淀粉糊⑤斐林试剂(A液:0.1 g/mL的NaOH溶液,B液:0.05 g/mL的CuS04溶液)⑥碘液⑦量筒③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

(1)取唾液:将口漱净,含一块脱脂棉,片刻后取出,将唾液挤入小烧杯中。

(2)取两个烧杯,分别编号为A、B,分别加入适量的淀粉糊,再往A烧杯加入适量唾液,B烧杯中加入                     

(3)适当时间后,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1、A2,各加入A烧杯中的溶液2 mL;另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B1、B2,各加入B烧杯中的溶液2mL。

(4)向试管A1、B1中加入           ;向试管A2、B2中加入等量新制的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

(5)观察各试管的颜色变化。

(五)试管A1中溶液为棕黄色,试管A2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请根据试管B1、B2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1)若                        ,则该淀粉酶制剂完全失活;

(2)若B1呈蓝色,B2有砖红色沉淀,则该淀粉酶制剂       

(3)若                        ,则该淀粉酶制剂活性正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学校生物实验室有一批存量淀粉酶制剂,因保留时间较长,估计已失去活性。某班生物兴趣小组承担了鉴定任务,请你帮助完成实验设计,并解答有关问题。

(一)实验目的:探究这批存量淀粉酶的活性。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非还原糖,在淀粉酶作用下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通过比较该存量淀粉酶和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可以鉴定出这批存量淀粉酶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①存量淀粉酶制剂,②大小烧杯若干,③试管若干,④淀粉糊,⑤斐林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5g/mL的CuSO4溶液),⑥碘液,⑦量筒,⑧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

(1)取唾液:将口漱净,含一块脱脂棉,片刻后取出,将唾液挤入小烧杯中;

(2)取两个烧杯,分别编号为A、B。分别加入适量的淀粉糊。再往A烧杯加入适量唾液、B烧杯中加入               

(3)适当时间后,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1、A2,各加入A烧杯中的溶液2mL。另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B1、B2,各加入B烧杯中的溶液2mL。

(4)                                                                  

(5)                                                                    

(五)若试管A1中溶液为褐色,试管A2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试管B1、B2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实验结论(用表格形式表达):

 

B1

B2

结论

第一种可能

 

 

 

第二种可能

 

 

 

第三种可能

 

 

 

(六)实验指导老师在阅读了同学们的实验报告后,认为存量酶制剂失活的推断可以成立,存量酶制剂有活性的推断存在瑕疵,你认为老师的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学校生物实验室有一批存量淀粉酶制剂,因保留时间较长,估计已失去活性。某班生物兴趣小组承担了鉴定任务,请你帮助完成实验设计,并解答有关问题。

(一)实验目的:探究这批存量淀粉酶的活性。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非还原糖,在淀粉酶作用下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通过比较该存量淀粉酶和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可以鉴定出这批存量淀粉酶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①存量淀粉酶制剂,②大小烧杯若干,③试管若干,④淀粉糊,

⑤斐林试剂(A液:0.1 g/mL的NaOH溶液,B液:0.05 g/mL的CuSO4溶液),⑥碘液,

⑦量筒,⑧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

(1)取唾液:将口漱净,含一块脱脂棉,片刻后取出,将唾液挤入小烧杯中;

(2)取两个烧杯,分别编号为A、B。分别加入适量的________。再往A烧杯加入适量唾液。B烧杯中加入________。

(3)适当时间后,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1、A2,各加入A烧杯中的溶液2 mL。另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B1、B2,各加入B烧杯中的溶液2 mL。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若试管A1中溶液为褐色,试管A2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试管B1、B2中可能出现的实

验结果及相应的实验结论(用表格形式表达):

 

B1

B2

结 论

第一种可能

 

 

 

第二种可能

 

 

 

第三种可能

 

 

 

(六)实验指导老师在阅读了同学们的实验报告后,认为存量酶制剂失活的推断可以成立,存量酶制剂有活性的推断存在瑕疵,你认为老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学校生物实验室有一批存量淀粉酶制剂,因保留时间较长,估计已失去活性。某班生物兴趣小组承担了鉴定任务,请你帮助完成实验设计,并解答有关问题。

(一)实验目的:探究这批存量淀粉酶的活性。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非还原糖,在淀粉酶作用下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通过比较该存量淀粉酶和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可以鉴定出这批存量淀粉酶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①存量淀粉酶制剂,②大小烧杯若干,③试管若干,④淀粉糊,⑤斐林试剂(A液:0.1 g/mL的NaOH溶液,B液:0.05 g/mL的CuSO4溶液),⑥碘液,⑦量筒,⑧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

(1)取唾液:将口漱净,含一块脱脂棉,片刻后取出,将唾液挤入小烧杯中;

(2)取两个烧杯,分别编号为A、B。分别加入适量的________。再往A烧杯加入适量唾液。B烧杯中加入________。

(3)适当时间后,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1、A2,各加入A烧杯中的溶液2 mL。另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B1、B2,各加入B烧杯中的溶液2 mL。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若试管A1中溶液为褐色,试管A2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试管B1、B2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实验结论(用表格形式表达):

 

B1

B2

结 论

第一种可能

 

 

 

第二种可能

 

 

 

第三种可能

 

 

 

(六)实验指导老师在阅读了同学们的实验报告后,认为存量酶制剂失活的推断可以成立,存量酶制剂有活性的推断存在瑕疵,你认为老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学校生物实验室有一批存量淀粉酶制剂,因保留时间较长,估计已失去活性。某班生物兴趣小组承担了鉴定任务,请你帮助完成实验设计,并解答有关问题。

(一)实验目的:探究这批存量淀粉酶的活性。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非还原糖,在淀粉酶作用下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通过比较该存量淀粉酶和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可以鉴定出这批存量淀粉酶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①存量淀粉酶制剂,②大小烧杯若干,③试管若干,④淀粉糊,⑤斐林试剂(A液:0.1 g/mL的NaOH溶液,B液:0.05 g/mL的CuSO4溶液),⑥碘液,⑦量筒,⑧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

(1)取唾液:将口漱净,含一块脱脂棉,片刻后取出,将唾液挤入小烧杯中;

(2)取两个烧杯,分别编号为A、B。分别加入适量的________。再往A烧杯加入适量唾液。B烧杯中加入________。

(3)适当时间后,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1、A2,各加入A烧杯中的溶液2 mL。另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B1、B2,各加入B烧杯中的溶液2 mL。

(4)________。

(5)________。

(五)若试管A1中溶液为褐色,试管A2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试管B1、B2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实验结论(用表格形式表达):

(六)实验指导老师在阅读了同学们的实验报告后,认为存量酶制剂失活的推断可以成立,存量酶制剂有活性的推断存在瑕疵,你认为老师的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