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按照图4-3所示安排实验装置.其中.l号和2号玉米幼苗保持完整.3号.4号和5号玉米幼苗的胚芽鞘尖端已经切去,在4号玉米幼苗顶端的正中位置放一块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在5号五米幼苗顶端的一侧放一块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在2号.3号和4号的纸盒侧面与植物幼苗顶端平齐的部位挖一个小洞.在纸盒外放置一盏台灯.使台灯的灯泡对着纸盒侧面的小洞.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的生长又靠细胞的分裂。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Ⅰ.通过下面的实验,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实验过程:将三个边长分别为lcm、 2cm、3cm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浸泡NaOH溶液后取出,切成两半,每块NaOH扩散的深度如图中阴影所示,实验结果如表格中所示:


琼脂的边长
(cm)[来源:学#科#网]
比值
(表面积/体积)
NaOH扩散深度
(cm/边)
比值
NaOH扩散的体积/整个琼脂块体积
1
6
0.5
X
2
3
0.5
Y
3
2
0.5
Z
(1)根据实验结果可知,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是           
(2)根据相同时间内,                        之比可以反映出物质运输效率。由以推论: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        ,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        
(3)除此以外,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还有                                 
Ⅱ.细胞分裂是细胞生长过程中保持足够表面积,维持一定的生长速率的重要过程。
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
(1)解离的目的是                       ,解离适度的标志是               
(2)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                  ;在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部分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原因是                         
(3)有一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4)不会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或产生误差,因而对整个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是( )
A.取材时间     B.根尖培养温度   C.解离时间长短  D.载玻片厚度
(5)某学生错误的把取材部位认为是表皮,他的实验操作完全正确,但也看不到染色体,这是因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的生长又靠细胞的分裂。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Ⅰ.通过下面的实验,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实验过程:将三个边长分别为lcm、 2cm、3cm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浸泡NaOH溶液后取出,切成两半,每块NaOH扩散的深度如图中阴影所示,实验结果如表格中所示:

琼脂的边长

(cm)[来源:学#科#网]

比值

(表面积/体积)

NaOH扩散深度

(cm/边)

比值

NaOH扩散的体积/整个琼脂块体积

1

6

0.5

X

2

3

0.5

Y

3

2

0.5

Z[来源:Zxxk.Com]

(1)根据实验结果可知,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是           

(2)根据相同时间内,                         之比可以反映出物质运输效率。由以推论: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         ,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        

(3)除此以外,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还有                                 

Ⅱ.细胞分裂是细胞生长过程中保持足够表面积,维持一定的生长速率的重要过程。

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

(1)解离的目的是                        ,解离适度的标志是               

(2)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                   ;在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部分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原因是                         

(3)有一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4)不会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或产生误差,因而对整个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是(  )

A.取材时间     B.根尖培养温度   C.解离时间长短  D.载玻片厚度

(5)某学生错误的把取材部位认为是表皮,他的实验操作完全正确,但也看不到染色体,这是因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毒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

1--3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培养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   ______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接种,获得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若研究“目的菌”的生长规律,将单个菌落进行液体培养,可采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计数,以时间为横坐标,以_______________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

(6)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__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回答关于植物代谢的相关问题。

I.图甲为某种绿色植物叶片的气孔结构示意图。研究人员将该叶片放在温度为15℃的密闭容器中,研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结果如图乙所示。

 

(1)在黑暗条件下,保卫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是               

(2)图甲中保卫细胞围成气孔部分的细胞壁较厚,而外侧的壁较薄。箭头为炎热夏季中午的细胞中水分流动的总方向,推测此时保卫细胞可能处于          状态,气孔处于     状态,因而会影响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        反应,在较短时间内,叶肉细胞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是              

(3)据图乙分析,若X代表O2,那么在l klx的光照条件下,该叶片在5h内光合作用产生O2量为      mL,影响A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若X代表CO2,其它条件不变,请在上述坐标图上添加容器内CO2的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

II.为了研究某种水草的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科研人员设计了图丙装置所示的实验。试管中放入相同的水草和等量的0.5%BTB溶液(BTB溶液是酸碱指示剂,偏碱性时呈蓝色,弱酸性时呈黄色)。

(4).一段时间后,距离荧光灯60cm处的试管无颜色变化,这说明                。预期2号、5号试管内的颜色分别是                     

(5).此实验中用荧光灯比白炽灯更好,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毒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

1--3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培养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   ______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接种,获得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若研究“目的菌”的生长规律,将单个菌落进行液体培养,可采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计数,以时间为横坐标,以_______________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

(6)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__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