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0分)学校生物实验室有一批存量淀粉酶制剂,因保留时间较长,估计已失去活性。某班生物兴趣小组承担了鉴定任务,请你帮助完成实验设计,并解答有关问题。
(一)实验目的:探究这批存量淀粉酶的活性。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非还原糖,在淀粉酶作用下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通过比较该存量淀粉酶和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可以鉴定出这批存量淀粉酶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①存量淀粉酶制剂,②大小烧杯若干,③试管若干,④淀粉糊,⑤斐林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5g/mL的CuSO4溶液),⑥碘液,⑦量筒,⑧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
(1)取唾液:将口漱净,含一块脱脂棉,片刻后取出,将唾液挤入小烧杯中;
(2)取两个烧杯,分别编号为A、B。分别加入适量的淀粉糊。再往A烧杯加入适量唾液、B烧杯中加入 。
(3)适当时间后,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1、A2,各加入A烧杯中的溶液2mL。另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B1、B2,各加入B烧杯中的溶液2mL。
(4) 。
(5) 。
(五)若试管A1中溶液为褐色,试管A2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试管B1、B2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实验结论(用表格形式表达):
|
B1 |
B2 |
结论 |
第一种可能 |
|
|
|
第二种可能 |
|
|
|
第三种可能 |
|
|
|
(六)实验指导老师在阅读了同学们的实验报告后,认为存量酶制剂失活的推断可以成立,存量酶制剂有活性的推断存在瑕疵,你认为老师的理由是: 。
学校生物实验室有一批存量淀粉酶制剂,因保留时间较长,估计已失去活性。某班生物兴趣小组承担了鉴定任务,请你帮助完成实验设计,并解答有关问题。
(一)实验目的:探究这批存量淀粉酶的活性。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非还原糖,在淀粉酶作用下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通过比较该存量淀粉酶和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可以鉴定出这批存量淀粉酶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①存量淀粉酶制剂,②大小烧杯若干,③试管若干,④淀粉糊,
⑤斐林试剂(A液:0.1 g/mL的NaOH溶液,B液:0.05 g/mL的CuSO4溶液),⑥碘液,
⑦量筒,⑧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
(1)取唾液:将口漱净,含一块脱脂棉,片刻后取出,将唾液挤入小烧杯中;
(2)取两个烧杯,分别编号为A、B。分别加入适量的________。再往A烧杯加入适量唾液。B烧杯中加入________。
(3)适当时间后,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1、A2,各加入A烧杯中的溶液2 mL。另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B1、B2,各加入B烧杯中的溶液2 mL。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若试管A1中溶液为褐色,试管A2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试管B1、B2中可能出现的实
验结果及相应的实验结论(用表格形式表达):
| B1 | B2 | 结 论 |
第一种可能 |
|
|
|
第二种可能 |
|
|
|
第三种可能 |
|
|
|
(六)实验指导老师在阅读了同学们的实验报告后,认为存量酶制剂失活的推断可以成立,存量酶制剂有活性的推断存在瑕疵,你认为老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此时S1 和S2 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 。
(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 __ ,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蒸馏水、0.3 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最终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代号)。
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_____ ___,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___ ________________,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将两个装片中的细胞分别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观察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 ____。
(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
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个探究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略)
2.实验材料、试剂和用具:大小、性别、生理状况、体色相似的两只蟾蜍;盐酸肾上腺素针剂(肾上腺素加盐酸适量,并加氯化钠适量使成等渗的灭菌水溶液,1毫克/毫升);大烧杯,大培养皿(作烧杯盖用),注射器,纱布,棉花。
3.实验步骤:
(1)选取两只体色相似的蟾蜍(不宜过深或太浅),用清水冲洗干净,以纱布轻轻地吸干。把它们分别放入大烧杯中,用大培养皿盖好,以免逃出。在烧杯上编号。
(2)取出一副注射器,吸取1支盐酸肾上腺素针剂。从1号烧杯中捉出蟾蜍,从它后腿背侧的皮肤下,注射1毫升肾上腺素,在拔出针头时,用棉球按住针孔,以免试剂从孔中流出。
(3)把注射过试剂的蟾蜍,放回1号大烧杯里,盖上培养皿。观察两只烧杯中蟾蜍背部皮肤颜色的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关于“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请根据材料补充方法步骤(2),并完成问题。
目的要求 通过探究细胞大小,即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问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材料用具 材料:3cm×3cm×6cm的含酚酞的琼脂块(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用具:塑料餐刀,防护手套,毫米尺,塑料勺,纸巾,烧杯。 试剂:质量分数为0.1%的NaCl溶液。
方法步骤
(1)用塑料餐刀将琼脂块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3cm、2cm、1cm的正方体。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塑料勺不时翻动琼脂块。注意,不要用勺子将琼脂块切开或挖动其表面。
(3)戴上手套,用塑料勺将琼脂块从NaOH溶液中取出来,用纸巾把它们吸干,用塑料刀把琼脂块切成两半。观察切面,测量每一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记录测量结果(每两次操作之间必须把刀擦干)。
(4)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并填写下表。
琼脂块 边长/cm | 表面积/cm2 | 体积/cm3 | 比值(表面积 /体积) | NaOH扩散 的深度/cm | 比值(NaOH扩散的体积/ 整个琼脂块的体积) |
3 | |||||
2 | |||||
1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