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田间某种棉花的光合作用强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原理:①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合成的有机物的量. ②5%的三氯乙酸能杀死筛管细胞(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结构). 实验材料:小纸牌.5%的三氯乙酸.分析天平.称量皿.记录表.纱布.刀片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晴朗天气在田间选定有代表性的棉花叶20片.挂小纸牌并编号1-20. 第二步:将选定叶片的叶柄用5%的三氯乙酸点涂一圈.杀死叶柄筛管细胞. 第三步:按编号顺序分别剪下叶片对称的-半.依次夹入湿润的纱布中.贮于暗处.记作甲组,4小时后.再按编号顺序以同样的速度剪下另外半片叶.也依次夹于湿润的纱布中.记作乙组. 第四步:返回实验室后.在同号叶片的对应位置各取1cm2的两个叶块.将两组叶块分别置于两个称量皿中. 第五步:将两个称量皿中的叶片分别进行烘干处理. 第六步:在分析天平上称重.记录数据. 第七步:计算结果. 请你结合上述实验步骤分析并回答: (1)“有代表性的 叶片除了指选择颜色深绿.叶片完整.着生位置相似.大小接近的成年叶等条件外.选择的叶片的形状应该尽量考虑 . (2)将叶柄筛管细胞杀死的目的是 . (3)实验对象不是一片叶片而是20片叶片.目的是 .为了同样的目的实验中所采取的措施还有 . (4)衡量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除了本实验所用称量干物质的重量外.理论上还可以采用测定 或 . (5)计算结果:若实际测得甲组叶块的干重是a克.乙组叶块的干重是b克.则光合作用强度= (克/ cm2·小时).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在15~35 ℃温度范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他们设置了5组实验,每隔24 h取样检测一次,连续观察7天。下表是他们进行相关探究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单位:×106个/mL)。


















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每隔24 h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 ___法。

(2)据表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约是_________℃。在上述实验条件下,不同温度下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相同规律是_________           ___。

(3)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起始种群数量,则该组别中酵母菌到达K值的时间将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则该组别的K值将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保持不变”)。

(4)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________头。

A.30        B.32        C.64        D.96

②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③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据图分析:

乙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_____型;甲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_____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④若某种群有成鼠a头(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头雌鼠生产仔16头,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产生的子代数为_________头。

A.a×8n-1                 B.a×8n+1

C.a×8n                  D.a×8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调查统计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研中。

(1)在人群中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已知无耳垂是隐性性状,有耳垂是显性性状。某小组计划调查该市50个家庭的父母与子女间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假设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作为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①如果你是该小组中的一员,请设计一张本市部分家庭耳垂性状遗传的调查统计表(统计表画在下面),用于调查时统计数据。

②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研究一农田生态系统时发现:

①当地农民将秸秆做饲料喂牲畜,让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将发酵产生的沼气做燃料,将沼气池中的沼渣做肥料,实现了对能量的________,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②氮元素与碳元素都能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呢?________

(3)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①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探究________对酵母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

②用显微镜定期测定酵母菌数目,结果仅A管中第3天开始个数目迅速增长,第5天开始A管中个体数目达到最大,第6天结束实验。请在下图中画出A组结果的走势。(纵坐标表示培养液中定期测定的酵母菌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08银川一中三模)(14分)调查统计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研中。

(1)在人群中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已知无耳垂是隐性性状,有耳垂是显性性状。某小组计划调查该市50个家庭的父母与子女间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假设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作为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①如果你是该小组中的一员,请设计一张本市部分家庭耳垂性状遗传的调查统计表(统计表画在下面),用于调查时统计数据。

 

 

 

 

 

 

 

 

 

 

②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2)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研究一农田生态系统时发现:

①当地农民将秸秆做饲料喂牲畜,让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将发酵产生的沼气做燃料,将沼气池中的沼渣做肥料,实现了对能量的                  ,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②氮元素与碳元素都能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呢?            

(3)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8

B

10

――

0.1

5

C

――

10

0.1

28

①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探究                对酵母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

②用显微镜定期测定酵母菌数目,结果仅A管中第3天开始个数目迅速增长,第5天开始A管中个体数目达到最大,第6天结束实验。请在右图中画出A组结果的走势。(纵坐标表示培养液中定期测定的酵母菌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