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1.200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共同授予安德鲁·费里和克雷格·米洛.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干扰机制一双链RNA沉默基因’’.RNA干扰指的是由与靶mRNA序列相互补的双链RNA介入的使mRNA降解.并导致基因沉默的一种机制.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某种酶(PG)开始合成并显著增加.促使果实变红变软.但不利于长途运输和长期保鲜.科学家利用RNA干扰技术.可有效解决此问题.请结合图解回答: (1)反义基因像一般基因一样是一段双链的DNA分子.合成该分子的第一条链时.使 用的是细胞质中的信使RNA为模板.原料是四种 .所用的酶是 . (2)如果指导番茄合成PG酶的mRNA的碱基序列是-A-C-U-C-A- G-.则PG酶反义基因的这段碱基对序列是 . (3)将人工合成的反义基因导入番茄叶肉细胞的运输工具是 ,在受体细胞中该基因指导合成的产物是 . (4)“基因沉默 实质上是阻断了基因表达的 过程. (5)在真核细胞中.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时.基因中的碱基数目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 目实际之比大于6:1.原因是 (只要求答出两个方面即可) Ⅱ.用浓度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 色体加倍.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的加倍呢?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1)针对以上问题.你做出的假设是 .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 . (2)写出主要的实验用具和药品 . (3)按照你的设计思路.以 作为鉴别低温是否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的依据.为此你要进行的具体操作是:第一步:剪取根尖2-3mm. 第二步:按照 → → → 的步骤制作临时装片.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种群密度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调查种群密度时,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以下是不同小组所做的调查,请回答问题:

(1)第一小组在对某池塘内鲫鱼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标记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         尾,此方法为           ,适用于                 的动物。

(2)第二小组对某地区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单位:株/m2)连续进行5年的调查,所得的数据见下表,其中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

   年份

种名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草

10.0

9.2

8

6.8

5.5

曼陀罗

3.0

2.1

1.1

0.3

0.1

灰绿藜

3.2

2.8

1.7

1.3

0.6

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取样的关键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        。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判断,豚草与灰绿藜的关系最可能是    

(3)小组成员发现群落中的植物和动物都具有垂直结构,引起植物垂直分布的原因是        ,引起动物垂直分布的原因是栖息空间和    

(4)发现由于合理保护,此地区中的物种组成不断增多,群落结构越来越     ;这种演替的类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8分)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6年7月9日福建某地气温高达39℃,大家都在家中休息。然而50多岁的赵某却在农田里锄草。当天晚上家人没有见到他。次日在农田里发现他时,已经死亡多时。据估计,赵某系中暑身亡。
材料二:青年男子高某,在暑期外出旅游。一日出发后,天气十分炎热。高某连续不断地以纯净水解渴。后来他感觉到四肢发冷、心率加快、心慌、血压下降,接着就不省人事,昏迷了过去。后被人送到了医院,诊断为水中毒。
(1)材料一、二的两种情况都发生在高温炎热天气。在这种天气状况下,人体内的热散发出去的主要方式是      。据估计,赵某身体的产热和散热的关系是           
(2)赵某和高某的身体的内环境稳定状态都遭到破坏。赵某被破坏的内环境因素是        ;高某身体被破坏的内环境因素是                          。
(3)高某血压下降的原因是                                            。(2分)
(4)赵某的死亡说明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遗传的物质基础中的计算

  (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计算中的作用

  规律一: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G=C,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

  规律二: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碱基和(如A+T或C+G)占全部碱基的比等于其任何一条单链中该种碱基比例的比值,且等于其转录形式的mRNA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规律三:DNA分子一条链中(A+G)/(C+T)的比值的倒数等于其互补链中该种碱基比例的比值。

  规律四:DNA分子一条链中互相配对的碱基和的比值,如(A+T)/(G+C)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碱基比例的比值。

  (2)DNA复制所需的某种碱基(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m·(2n-1),m代表所求的该种碱基(或脱氧核苷酸)在已知DNA分子中的数量,n代表复制次数。

  (3)用同位素标记模板,复制n次后,标记分子所占比例为2/2n,标记链所占的比例为1/2n;用同位素标记原料,复制n次后,标记分子所占比例为1,标记链所占比例为1-1/2n。

  例8.一双链DNA分子中G+A=140,G+C=240,在以该DNA分子为模板的复制过程中共用去140个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了几次?(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例9.(2006上海)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若该细菌解体后释放出32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噬菌体,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   )

   A.0个   B.2个   C.30个   D.32个

  例10.某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P元素只含32P)。若将DNA分子放在只含31P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两次,则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原来(   )

   A.减少1500  B.增加1500  C.增加1000  D.减少1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8分)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的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调查时间

调查项目   

1963年

1983年

1994年

2006年

叶面积指数

2.48

6.61

11.28

17.76

光能截获率(%)

20.3

42.3

88.9

95.9

总初级生产量

(t/hm2·a-1)

17.43

55.50

116.61

150.81

净初级生产量

(t/hm2·a-1)

1.50

14.52

23.88

26.00

 

(1)该地草甸、灌丛、真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________,前者一般适用于________的群落。

(3)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________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_______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种群密度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调查种群密度时,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以下是不同小组所做的调查,请回答问题:
(1)第一小组在对某池塘内鲫鱼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标记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         尾,此方法为           ,适用于                 的动物。
(2)第二小组对某地区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单位:株/m2)连续进行5年的调查,所得的数据见下表,其中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

   年份
种名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草
10.0
9.2
8
6.8
5.5
曼陀罗
3.0
2.1
1.1
0.3
0.1
灰绿藜
3.2
2.8
1.7
1.3
0.6
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取样的关键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        。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判断,豚草与灰绿藜的关系最可能是    
(3)小组成员发现群落中的植物和动物都具有垂直结构,引起植物垂直分布的原因是        ,引起动物垂直分布的原因是栖息空间和    
(4)发现由于合理保护,此地区中的物种组成不断增多,群落结构越来越     ;这种演替的类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