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甲、乙细胞的图像,甲为B淋巴细胞,乙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甲细胞起源于______________细胞,首次细胞分化发生在_____________中。甲细胞分化的结果产生各种B细胞,负责__________免疫应答。
(2)大多数甲细胞膜表面具有特异性识别受体,能够接受_____________的直接刺激,还需要___________细胞呈递信号的作用,使它们激活。
(3)激活的甲细胞进入细胞周期,此时在电镜图中可观察到甲细胞呈现出________的结构特点。
(4)激活的甲细胞再次分化,分别产生细胞表面有抗原识别受体的__________细胞和乙细胞,乙细胞具有较发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这两种细胞通过分化在__________________方面形成稳定性差异是机体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基础。
回答下列有关实验问题。
I. (1)下列4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 (填序号)。
①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的流动
②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④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2)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
步骤二:从盖玻片-N滴入0.39/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藓类小叶浸润在0.39/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中A、B处的颜色分别是 。
②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9/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处颜色分别是 。
③如果将步骤二中浸润在0.39/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9/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A处颜色,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是 、 .如果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 。
II.下图甲表示从青蛙体内分离出一部分新鲜的腓肠肌及相连的部分神经组织,图中a为神经纤维与腓肠肌细胞的连接处。图乙是图甲中a部位的扩大图,其中Ach(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型递质,当兴奋传到传出神经末梢时,Ach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假设在实验过程中,适宜条件下肌肉和神经组织均能保持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利用上述材料做了如下一些实验: 实验一:将2个微电极置于上图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灵敏电流计正负两极相连;微电流间隙刺激e处,结果肌肉收缩,且电流计指针偏转。
实验二:将一定浓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脊柱与c点之间的某处(d),重复实验一,结果与实验一相同;再将一定浓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神经肌肉连接处(a处),重复实验一,结果肌肉不收缩,但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同实验一;高考++资源网
实验三:将一定浓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脊柱内部处,重复实验一,结果肌肉不收缩,电流计指针不偏转。高考++资源网
(1)预测实验一中每一次刺激后指针偏转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说明阿托品溶液阻断兴奋在 ,而不影响兴奋在 。
(3)实验三结果说明脊柱内部 。
(4)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Ach立即被分解,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断的分解,则会导致 。
(5)研究表示,不少重症肌无力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它除了与病毒结合之外,还能与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导致重症肌无力。这说明患者所感染的病毒表面有一种 与Ach受体相似。在免疫学上这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
种 病。
回答下列有关实验问题。
I. (1)下列4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 (填序号)。
①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的流动
②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④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2)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
步骤二:从盖玻片-N滴入0.39/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藓类小叶浸润在0.39/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中A、B处的颜色分别是 。
②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9/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处颜色分别是 。
③如果将步骤二中浸润在0.39/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9/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A处颜色,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是 、 .如果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 。
II. 下图甲表示从青蛙体内分离出一部分新鲜的腓肠肌及相连的部分神经组织,图中a为神经纤维与腓肠肌细胞的连接处。图乙是图甲中a部位的扩大图,其中Ach(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型递质,当兴奋传到传出神经末梢时,Ach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假设在实验过程中,适宜条件下肌肉和神经组织均能保持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利用上述材料做了如下一些实验:
实验一:将2个微电极置于上图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灵敏电流计正负两极相连;微电流间隙刺激e处,结果肌肉收缩,且电流计指针偏转。
实验二:将一定浓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脊柱与c点之间的某处(d),重复实验一,结果与实验一相同;再将一定浓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神经肌肉连接处(a处),重复实验一,结果肌肉不收缩,但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同实验一;高考++资源网
实验三:将一定浓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脊柱内部处,重复实验一,结果肌肉不收缩,电流计指针不偏转。高考++资源网
(1)预测实验一中每一次刺激后指针偏转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说明阿托品溶液阻断兴奋在 ,而不影响兴奋在 。
(3)实验三结果说明脊柱内部 。
(4)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Ach立即被分解,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断的分解,则会导致 。
(5)研究表示,不少重症肌无力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它除了与病毒结合之外,还能与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导致重症肌无力。这说明患者所感染的病毒表面有一种 与Ach受体相似。在免疫学上这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
种 病。
回答下列有关实验问题。
I. (1)下列4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 (填序号)。
①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的流动
②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④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2)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
步骤二:从盖玻片-N滴入0.39/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藓类小叶浸润在0.39/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中A、B处的颜色分别是 。
②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9/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处颜色分别是 。
③如果将步骤二中浸润在0.39/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9/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A处颜色,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是 、 .如果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 。
II. 下图甲表示从青蛙体内分离出一部分新鲜的腓肠肌及相连的部分神经组织,图中a为神经纤维与腓肠肌细胞的连接处。图乙是图甲中a部位的扩大图,其中Ach(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型递质,当兴奋传到传出神经末梢时,Ach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假设在实验过程中,适宜条件下肌肉和神经组织均能保持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利用上述材料做了如下一些实验:
实验一:将2个微电极置于上图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灵敏电流计正负两极相连;微电流间隙刺激e处,结果肌肉收缩,且电流计指针偏转。
实验二:将一定浓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脊柱与c点之间的某处(d),重复实验一,结果与实验一相同;再将一定浓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神经肌肉连接处(a处),重复实验一,结果肌肉不收缩,但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同实验一;高考++资源网
实验三:将一定浓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脊柱内部处,重复实验一,结果肌肉不收缩,电流计指针不偏转。高考++资源网
(1)预测实验一中每一次刺激后指针偏转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说明阿托品溶液阻断兴奋在 ,而不影响兴奋在 。
(3)实验三结果说明脊柱内部 。
(4)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Ach立即被分解,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断的分解,则会导致 。
(5)研究表示,不少重症肌无力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它除了与病毒结合之外,还能与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导致重症肌无力。这说明患者所感染的病毒表面有一种 与Ach受体相似。在免疫学上这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
种 病。
(12分)如图为植物和高等动物(如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甲、乙两种结构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甲、乙
两种细胞器都是重要的“能量转换器”,其中在乙细胞器内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___________。(2分)
(2)甲结构中产生的ATP___________(“可”或者“不可”)供乙结构利用;乙结构中产生的CO2到相邻
细胞中的甲结构中被利用,需要穿过___________ 层磷脂分子;甲的D结构中能发生反应,该反应之所以
在D上进行,是由于D中含有___________。(2分)
(3)CO2进入叶绿体后,在基质中被___________(2分)后形成的物质遇斐林试剂呈砖红色。请写出
在甲结构中发生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2分)
(4)发生在高等动物细胞结构乙中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在缺氧情况下,物质A可
通过⑤过程形成物质C___________(填名称)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