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②A.取6种不同pH值的缓冲液和蒸馏水各2mL.分别装入7只洁净的青霉素小瓶中.将实验材料吸干表面水分后.每瓶投入10段.每组分别设3个重复 B.将各小瓶加盖后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 C.定时取出各瓶中胚芽鞘切段.用刻度尺测量切段的长度并记录③在一定范围内酸性越强.细胞伸长越明显 (2)细胞壁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中学开展生物课外活动,探究“小麦种子在萌发开始的5天中淀粉酶的活性变化”。具体设计如下,请你对有关步骤进行补充并预测和分析结果。
材料用具:小麦种子若干、研钵、石英砂、漏斗、纱布、试管若干、清水、蒸馏水、1%淀粉液、碘液;
实验步骤:
(1)种子萌发培养方法:从所有小麦干种子中选出状态相同的种子若干,并平分成5等份。第一天用清水浸泡其中一份,放在温度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以后每天在同一时间按相同的方法浸泡一份直至第5天泡完。注意每天浸泡和培养的各种条件均相同。待最后一次浸泡的种子刚萌发时(这时第一天浸泡培养的种子已经处于萌发的第五天),分别将萌发1至5天的种子分别收集起来并编号1(萌发1天)、2(萌发2天)、3(萌发3天)、4(萌发4天)、5(萌发5天)。
(2)小麦淀粉酶滤液的制备方法:依次取等量萌发1—5天的种子分别放入研钵中,再加入____________,然后在常温下轻轻研磨并分别过滤,收集滤液,分别放入5支试管内并编号为1-5。
(3)取6只洁净试管,编号为A、B、C、D、E、F。向每支试管加入2ml淀粉液,再_______。
(4)震荡6只试管,并将6只试管的下半部浸在35℃温水中,保温5分钟。
(5)分别向A至F6支试管中加入一滴碘液并对比颜色。
(6)预测结果并分析: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种子萌发后1—5天淀粉酶活性逐渐增强;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种子萌发后1—5天淀粉酶活性逐渐减弱;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种子萌发后1—5天淀粉酶活性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回答问题:

(1)

实验原理是依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________反应,鉴定生物组织中某种有机物的存在。

(2)

鉴定成熟梨果肉内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该试剂极不稳定,其甲液和乙液需________。使用时再临时混合均匀用于实验。该试剂与细胞内可溶性糖中的还原性糖如葡萄糖发生作用,形成________的沉淀

(3)

鉴定花生子叶中存在脂肪,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

(4)

蛋白质的鉴定的样液浓度不能________,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壁,洗不净。所用试剂在使用时,应先加试剂________,造成碱性环境,再加试剂_________。

(5)

实验需要用显微镜的是

[  ]

A.

还原糖的鉴定

B.

蛋白质的鉴定

C.

脂肪的鉴定

D.

全都要

(6)

高温、强碱等会使蛋白质变性。现请你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分数为0.1 g/ml的NaOH溶液,质量分数为0.05 g/ml的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清灯等。

(一)补充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5滴蒸馏水,向B试管加5滴_________,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 ml________溶液;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保温5分钟;

③取质量分数为0.1 g/ml的NaOH溶液,质量分数为0.05 g/ml的CuSO4溶液配制成斐林试剂;

④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 ml________试剂摇匀,放入盛有60度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分钟,观察试管中颜色变化。

(二)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A试管中出现________色沉淀,B试管不出现,说明乙醇能使蛋白质________。

②A试管中出现________色沉淀,B试管出现_________色,说明乙醇不能使蛋白质变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a.提取叶绿素

 

 

 

    b.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下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号

叶绿素溶液(mL)

调pH至

处理时间(min)

溶液颜色

3.0

Y

10

绿色

3.0

7.0

10

绿色

3.0

6.0

10

黄绿色

3.0

5.0

10

黄褐色

注:叶绿素被破坏后变成黄褐色。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

(1)加入绿色叶片的X应该为          ,原因是                             

(2)表中Y应该为        ,原因是                                

(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色素不适用于     (酸性或碱性)食品,原因是      

Ⅱ.1937年,植物生理学家希尔发现,将叶绿体分离后置于试管中,假若在试管中加入适当的“氢受体”,如二氯酚吲哚酚(简称DCPIP),那么照光后便会使水分解释放出氧气,这个反应被称为“希尔反应”。反应的过程如下(注:DCPIP是一种可以接受氢的化合物,在氧化态时是蓝色,在还原态时是无色)。

为验证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现提供如下材料和用品:离体叶绿体、0.5mol/L蔗糖溶液、浓度为l%DCPIP溶液、蒸馏水、量筒、锡箔纸、试管若干、离心机。请依据“希尔反应”涉及的实验原理,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步骤:

第一步:离体叶绿体溶解于0.5mol/L蔗糖溶液制备成叶绿体悬浮液;

第二步:(填表)

 

加入试剂

处理方法

试管1

①l%DCPIP0.5mL   ②叶绿体悬浮液5mL

光照

试管2

 

 

试管3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各试管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

(2)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①观察结果:离心后试管1、试管2、试管3内上层清液的颜色依次是:       

②实验结论: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3)实验分析与思考:配置叶绿体悬浮液时加入0.5mol/L蔗糖溶液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