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8,7,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溶解氧 (2)水深小于4m处,水深4m以下 (3)B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图6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玻璃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7所示。试管中二氧化碳浓度适宜。

(1)从图7可以看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每小时需要氧气      毫升。若此时图6中植物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司,则2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          毫升。消耗不同底物呼吸商(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和吸收的O2的分子比)不同,若此时植物叶片的呼吸商为0.8,则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中          所占比例较大。

(2)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红色液滴所在位置为初始标记位置。实验时,在30分钟内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司(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在此过程中,当光照强度为                 时,液滴所在位置离实验初始标记位置最远。此时液滴位于初始标记位置的           侧;这时,我们测得试管内气体体积发生了变化,此体积变化主要是因为                                     。

(3)如果用a、b、c、d、e、f六个箭头表示气体的进出,则C点的光照强度下,对应右图中存在的箭头有             

(4)假设二氧化碳浓度的改变不影响呼吸作用的强度,将图6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维持在一个较高且适宜的条件时,图7中B点将        (不动、左移或右移),C点对应的光强值将           (不动、左移或右移)。

(5)为了防止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在图6的基础上只需将其中的新鲜叶子换成死叶片。如果对照组放置6分钟后,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较之实验初始标记位置向左移了4毫升并静止不动,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以此为对照组,相同条件下,图6装置中红色液滴较之实验初始标记位置右移1毫升,则光照强度为        。此时若将图6中二氧化碳缓冲液换成蒸馏水,实验测得的数据指标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回答下列与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有关的问题

(一)某叶片发育过程中,测得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如下表。

叶片     发育情况        叶面积(最大面积的%)       总叶绿素含量  气孔相对开放度  净光合速率

A       新叶展开前      19            —            —            -2.8

B        新叶展开中      87            1.1           55            1.6

C        新叶展开完成    100           2.9           81            2.7

D       新叶已成熟      100           11.1          100           5.8

注:“____”表示未测数据.

(1)将A、D分别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D的叶肉细胞中,ATP含量将__________。

(2)与A相比,D合成生长素的能力________;与C相比,D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3)叶片发育过程中,叶片面积逐渐增大,是______的结果;D的叶肉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显著,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

中净光合速率是指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以每克鲜重每小时释放CO2的微摩尔数表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探讨了                             对金鱼藻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2)该研究中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的光照度为              lx。在黑暗中,金鱼藻的呼吸速率是每克鲜重每小时消耗氧气              μmol。

(3)该研究中净光合速率随pH变化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

Ⅰ.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刚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________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将________(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此时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小刚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对他的实验进行分析,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3)实验时首先将植物放在黑暗处,其目的是使叶片中的________________耗尽。

(4)图中a选用的液体应该是_______。

(5)滴加碘液后叶片变成了蓝色,说明叶片中产生了_________。

(6)小刚设计的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III.小刚用绿色叶片,分组进行如下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测其质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h(光强度相同),再测其质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组别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质量变化/mg

-1

-2

-3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质量变化/mg

+3

+3

+3

+1

(7)参与光合作用的酶的最适温度大约在    ℃;

(8)温度为30℃时,叶片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为_     _____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将8株长势和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透明容器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定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     别
1
2
3
4
5
6
7
8
温  度(℃)
10
10
20
20
30
30
40
40
光照强度(LX)
1000
0
1000
0
1000
0
1000
0
开始时CO2量(单位)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12h后CO2量(单位)
4.5
5.1
3.5
5.4
1.9
5.9
2.0[来
5.8
请分析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中,第1、3、5、7组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是为了探究                                                    ;该组实验中光合作用速率不同的原因在于        影响到了          而引起。
(2)第2、4、6、8组构成了另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说明了        
                                                                      
(3)若在第5组实验中突然停止光照,则叶绿体内的五碳化合物(C5)的含量变化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分)小麦旗叶是小麦植株最顶端的一片叶子,科研人员对小麦旗叶发育过程中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行研究,测定其不同发育阶段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注:“----”表示未测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发育时期

叶面积

(最大面积的%)

总叶绿素含量

(mg/g.fw)

气孔相对开放度

(%)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A

新叶展开前

20

----

---

—2.7

B

新叶展开中

86

1.2

5.6

1.8

C

新叶已成熟

100

12.7

100

5.9

(1)B时期的净光合速率较低,原因可能是吸收_____________少,影响光合作用过程。

(2)若将A时期的旗叶置于密闭恒温玻璃容器中,给与恒定的光照,一段时间后,A期叶肉细胞中,明显增强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增多。

(3)小麦旗叶因叶面积大、细胞中叶绿体数目较多,叶绿体中基粒数量多,对小麦籽粒的产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科研人员认为,在小麦的灌浆过程中,小麦胚乳中的淀粉主要由旗叶提供。请补充完成以下科研实验设计思路并加以验证。

①在小麦的灌浆期,将旗叶和其他叶片分别包在密闭的透明袋中,分别通入充足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并始终保持25℃及给与合适的光照等条件。

②将小麦培养至籽粒成熟时期收获籽粒。

③检测、测定籽粒胚乳中_________的含量并计算比例。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证明科研人员的认识是正确的。

(4)将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分成若干等份,在不同的温度下先暗处理1h,测得其干重即葡萄糖的量的(单位g)变化如甲曲线所示;再分别置于同一光照强度下照射1h后,测得其干重与暗处理前的变化如乙曲线。请据图回答:

①小麦叶肉细胞内呼吸酶的最适温度为___。

②29℃时,小麦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