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探究方法:自交法(或根据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来推测亲本基因型) (3)实验步骤:②让其在自然状态下自花受粉. (4)预期实验现象及结论: 若收获的种子全为黄色圆粒.说明所播种的黄色圆粒豌豆种子的基因组成为YYRR. 若收获的种子有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种.比例接近3∶1.说明所播种的黄色圆粒豌豆种子的基因组成为YYRr. 若收获的种子有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两种.比例接近3∶1.说明所播种的黄色圆粒豌豆种子的基因组成为YyRR. 若收获的种子有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四种.比例接近9∶3∶3∶1.说明所播种的黄色圆粒豌豆种子的基因组成为YyRr.1.D 2.D 3.C 4.A 5.A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现有能稳定遗传的紫茎(R)缺刻叶(E)和绿茎(r)马铃薯叶(e)两个番茄品种,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R基因能控制紫茎性状的原因是             

  (2)在开花时,对稳定遗传的紫茎马铃薯叶个体的花粉进行射线处理,让其自交,然后将获得的种子种植,出现了紫茎缺刻叶的番茄,其原因是           

  (3)某班同学欲对(2)中得到的紫茎缺刻叶的番茄种子进行基因组成的鉴定,第一组计划用单倍体育种方法进行实验,第二组计划用测交法进行实验,第三组的同学认为前两组的实验方案较为繁琐,于是设计了一个更加简便易行的实验方案。如果你是第三组的成员,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探究方法:                 

实验步骤:

    ①取所需种子播种并进行苗期管理。

    ②植株开花时,                   

    ③对每株植株的上述两种性状进行统计分析。

预期实验现象及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兴趣小组用水培法栽培植物,下列是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Ⅰ.实验过程中甲、乙、丙三组学生在配制无土栽培培养液时,粗心的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少加了一种含铁和含镁的试剂,只有丙组按配方配齐了全部元素。三组学生分别用配制好的营养液培养三株生长状态一致的植株,移至阳光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只有C组长势良好,甲、乙组都出现了黄化症。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何通过直接观察的方法判断出甲、乙两组植株分别缺哪一种元素?

                                                                  

②请再举一种简便的生物学实验方法判断出甲、乙两组植株分别缺哪一种元素?

                                                                  

Ⅱ.现将长势完全相同的三个植株置于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并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研究叶面积与蒸腾作用的关系,请完成实验的设计。(其他实验设备自设)

(1)该探究实验课题以    的变化为观察指标。

(2)实验步骤:

①将甲、乙植株分别作        处理;

②将丙植株作    处理;

③三组装置置于    条件下一段时间,记录实验结果。

(3)预期最可能的结果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农科所利用纯种小麦的抗病高杆品种和易病矮杆品种杂交,欲培育出抗病矮杆的高产品种。已知抗病(T)对易病(t)为显性,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其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分析回答:
(1)该农科所欲培育的抗病矮杆个体的理想基因型是      ,该基因型个体占F2中该表现型个体的          
(2)F2选种后,为获得所需品种应采取的措施是                             
(3)为加快育种进程,可采用        育种,常用方法是                    ,在育种过程中需经             处理才能获得纯合个体;此育种方法的遗传学原理是                   
(4)在育种过程中,一科研人员发现小麦早熟性状个体全为杂合子,欲探究小麦早熟性状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EE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将该方案补充完整。
实验方案:让早熟小麦自交,分析比较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                                   ,则小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                                  ,则小麦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农科所利用纯种小麦的抗病高杆品种和易病矮杆品种杂交,欲培育出抗病矮杆的高产品种。已知抗病(T)对易病(t)为显性,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其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分析回答:

(1)该农科所欲培育的抗病矮杆个体的理想基因型是      ,该基因型个体占F2中该表现型个体的          

(2)F2选种后,为获得所需品种应采取的措施是                             

(3)为加快育种进程,可采用          育种,常用方法是                     ,在育种过程中需经               处理才能获得纯合个体;此育种方法的遗传学原理是                    

(4)在育种过程中,一科研人员发现小麦早熟性状个体全为杂合子,欲探究小麦早熟性状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EE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将该方案补充完整。

实验方案:让早熟小麦自交,分析比较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                                    ,则小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                                   ,则小麦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这一成果革命性地改变了世人对胃病的认识,大幅度提高了胃炎等患者获得彻底治愈的机会,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作出了贡献,并最终获得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如图)。人类是幽门螺杆菌唯一自然宿主。据估计,全世界约50%的人胃部都“藏”有幽门螺杆菌,但只有极少数受感染的人会患上胃溃疡等胃病。

(1)目前,已经可以通过抗体试验、内窥镜检查和呼气试验等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等)的治疗方法已被证明能够根治胃溃疡等疾病。对于抗生素杀菌的原理,有人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将不同浓度的新鲜血清,分盛在特定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幽门螺杆菌菌种,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各容器中菌体数量I;再往各容器中加入等剂量的青霉素,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各容器中菌体数量II。如下表所示:

容器编号

1

2

3

4

不同浓度的血清

浓缩1倍

浓缩0.5倍

标准血清

稀释0.5倍

菌体数量(个/mL)

I(未加入青霉素)

2200

2180

2180

2000

II(加入青霉素)

3000

2000

0

0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抗生素杀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增设一个简便易行的步骤(所需材料自定)验证这一杀菌的原理:

A.增设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对影响幽门螺杆菌种群生长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