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请同答下列有关遗传学的问题
I摩尔根从野生果蝇培养瓶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性个体。他将该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眼。再让F1红眼果蝇相互交配,F2性别比为1:1,红眼,占3/4,但所有雌性全为红眼,白眼只限于雄性。请用遗传图解解释该现象(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II体色是划分鲤鱼品种不检验其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鲤鱼品种的体色不同,是由于鱼体鳞片和皮肤含有不同的色素细胞及其数量分布差异所致。科研人员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杂交,F1皆表现为黑鲤,F1自交得F2,结果如表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取样地点 | 取样总数 | F2性状的分离情况 | ||
黑鲤 | 红鲤 | 黑鲤:红鲤 | ||
1号池 | 1699 | 1592 | 107 | 14.88:1 |
2号池 | 62 | 58 | 4 | 14.50:1 |
(1)鲤鱼体色中的 是显性性状。
(2)分析实验结果推测:鲤鱼的体色是由 对基因控制的,该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
(3)为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科研人员又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择纯合黑鲤和纯合红鲤做亲本杂交获得F1:② ;
③ 。 预期结果 。
(4)如果____与 相符,说明上述推测成立。
下表是人类红绿色盲病遗传的两种组合(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据表分析:
组合
|
亲代 |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比 |
||||
女性正常 |
女性正常(携带者) |
女性色盲 |
男性正常 |
男性色盲 |
||
一 |
?×? |
0 |
1 |
0 |
0 |
1 |
二 |
?×? |
0 |
1 |
1 |
1 |
1 |
(1)红绿色盲基因是位于 染色体上的 性遗传。红绿色盲对于正常色觉来讲是一种可遗传变异,它的根本来源是 。
(2)第一组合中,父亲的表现型是 ,母亲的基因型是 。
(3)请用遗传图解解释第二组合子代表现型和数量比:
鸡的羽毛有白色和有色等性状,显性基因l是抑制基因,显性基因C是有色羽基因,隐性基因c是白羽基因,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c当I和C同时存
在时,I就抑制了有色羽基因C的作用,使其不能表现为有色羽;当l不存在时,C才发挥
作用,显示有色羽。
(1)现将一种白羽莱杭鸡(IICC)若干只与另一种白羽温德鸡(iicc)若干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 ,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
(2)让F,雌雄个体互相交配(自交),F2中表现型为白色羽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
(3)F2中有色羽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若要判断一只有色羽公鸡是否为纯合子,可以让其与多只________________ 母鸡交配,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这只公鸡为纯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上述现象。
果蝇是非常好的遗传实验材料,请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回答:
(1)图A和图B表示果蝇甲和果蝇乙Ⅱ号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注:果蝇甲和果蝇乙是亲子代关系)。请据图回答:
①图A中的朱红眼基因与深红眼基因是 关系(填“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
②与图A相比,图B发生了变异,此变异属于 。
(2)果蝇种群中常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个体,从而产生不同的表现型。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和YO(细胞中只有一条Y染色体,没有X染色体)时表现为胚胎期致死,XXY时表现为雌性可育,XYY时表现为雄性可育,而XO(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没有Y染色体)表现
为雄性不育。为探究果蝇眼色的遗传方式,摩尔根做了下列杂交实验:①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全部红眼;②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1/2白眼雄、1/2红眼雄。但蒂更斯通过大量实验发现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的杂交子代有少数例外:2000~3000只雌果蝇中出现一只白眼可育果蝇,每2000~3000只雄果蝇中出现一只红眼不育果蝇。请用遗传图解解释蒂更斯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例外(设有关基因为B、b)。
(3)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片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的现象叫缺失。若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两条染色体在相同区域同时缺失叫缺失纯合子,若仅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而另一条正常叫缺失杂合子。缺失杂合子的生活力降低但能存活,缺失纯合子常导致个体死亡。
现有一红眼果蝇XBY与一白眼雌果蝇XbXb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请采用两种方法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缺失造成的,还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请用文字加以说明)
方法一(从细胞学角度分析):
方法二(从遗传学角度分析):
果蝇是遗传学实验常用的材料,一对果蝇每代可以繁殖出许多后代。回答下列问题:
Ι.(8分)果蝇中有一种突变型,其翅向两侧展开45°。利用这种突变型果蝇和纯合野生型果蝇做了下列杂交实验:
| 亲本 | 子代 |
组合一 | 突变型×野生型 | 突变型∶野生型=1∶1 |
组合二 | 突变型×突变型 | 突变型∶野生型=2∶1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