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添加实验假设. 2.完善实验步骤.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右图是一种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













(1)关闭活塞,在适宜温度下,30分钟后,读取有色液滴向     (左/右)移动的距离。

(2)为了使测得的有色液滴移动数值更准确,必须进行校正。校正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应分别放入                                     

(3)生活中发现,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易烂。有人推测易烂与机械损伤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有关。请结合测定呼吸速率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机械损伤能否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

①实验变量:         

②实验假设: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按装置图中所示进行操作,30分钟后,记录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a。

第二步:                                

第三步:                                

④预期结果及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⑴实验原理:血液中有许多酸碱缓冲物质,如H2CO3 、NaHCO3。当过酸或过碱的物质进入血液中时,由于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中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⑵实验假设:                          

⑶试验步骤:

①取四支试管,编号1、2、3、4。

②在四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0.1g/ml的柠檬酸钠(抗凝剂),然后将等量的正常人的新鲜血液注入1、3号试管中,注意边加边搅拌,再向2、4号中加入蒸馏水,加入量与血液相等。③分别从1、2号中取少量液体,测定pH并记录。然后向1、2号试管加入一定量的Na2CO3 溶液,加入量相等,搅拌均匀,再各取少量液体测定pH。与刚才测定值比较,1号、2号pH变化量分别记作⊿Ph1、⊿Ph2 。比较这两个变化量 :⊿Ph1    ⊿Ph2

④从3、4号中取少量液体,测定pH并记录。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乳酸,搅拌均匀,测它们的pH,与刚才测定值比较,3、4号变化量分别记作⊿Ph3、⊿Ph4比较这两个变化量⊿Ph3   ⊿Ph4

⑷实验结论:                                 。⑸该实验中设计了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1号与          ,其中   是空白对照,变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都会使蛋白质变性。请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提示:淀粉酶为蛋白质,它可以催化淀粉水解为还原糖)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斐林试剂、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

(1)实验假设: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各加入1 mL 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编号A、B;

②向A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向B试管中加入_________;

_________;

④_________;

观察两支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3)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如果_________,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②如果_________,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4)该实验的对照组为_________试管,实验中属于无关变量的有_________(至少列出2个);

(5)某同学在实验前,向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 mL实验材料中的淀粉溶液和1 mL斐林试剂,混匀后在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 min,观察现象,然后才开始实验。

你认为该同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都会使蛋白质变性。请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提示:淀粉酶为蛋白质,它可以催化淀粉水解为还原糖)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斐林试剂、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

(1)实验假设: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各加入1 mL 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编号A、B。

②向A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__________,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②__________,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4)该实验的对照组为__________试管。

(5)某同学在实验前,向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 mL实验材料中的淀粉溶液和1 mL斐林试剂,混匀后在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 min,观察现象,然后才开始实验。你认为该同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探究一定浓度(如0.1 mg/L)的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之一)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要进行实验研究。若你是其中一员,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干燥的萝卜种子若干,小烧杯2个,培养皿2个,滤纸若干,0.1 mg/L的萘乙酸溶液,蒸馏水,量筒。

(1)

实验假设:________。

(2)

方法步骤:

第一步:________

第二步:在两个小烧杯中各放入若干粒干燥的萝卜种子,浸泡24 h。

第三步:取2个培养皿,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然后,盖上培养皿盖,放在22℃恒温箱中培养。

第四步:一周后,________。

(3)

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4)

方法步骤的第三步中“盖上培养皿盖”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