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容器中除草剂的含量 预测结果与实验结论:①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②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 例3:某小组学生观察到某大麦田中长有许多狗尾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蜘蛛和蛇类等动物活动.决定探究农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中发现.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分别种植大麦和狗尾草.它们都生长良好.如果把二者的种子混匀后播种.则大麦正常生长.而狗尾草生长得明显矮小.有关上述现象的产生.有同学设想是大麦的根部分泌物抑制了狗尾草的生长.试根据下列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补充实验步骤.探究大麦与狗尾草之间是否存在这种关系.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将某一绿色植物置于一个大型密封的玻璃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给予充足的光照后,

容器中CO2的含量每小时减少了45毫克;放在黑暗条件下,容器中CO2的含量每小时增加了20毫克;据实验测定,这绿色植物在上述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制造葡萄糖45毫克。请据此回答:在上述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这绿色植物的呼吸强度变化怎样?

  A、光照时强于黑暗时                   B、黑暗时强于光照时 

   C、光照时与黑暗时相等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透明的玻璃罩中,在适宜温度、光照和充足的矿质养料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容器中CO2的含量有所下降。此时与实验初始相比较,可以断定植物体

A.合成有机物的速度加快B.有机物总量有所增加
C.呼吸作用有所减弱D.吸收水分速度有所减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透明的玻璃罩中,在适宜温度、光照和充足的矿质养料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容器中CO2的含量有所下降。此时与实验初始相比较,可以断定植物体

A.合成有机物的速度加快                  B.有机物总量有所增加

C.呼吸作用有所减弱                      D.吸收水分速度有所减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8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取8株有20片叶片、大小和长势相似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1
2
3
4
5
6
7
8
温度(℃)
10
10
20
20
30
30
40
40
光照强度(LX)
1000
0
1000
0
1000
0
1000
0
开始时CO2量(mg)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12h后CO2量(mg)
4.5
5.1
3.5
5.4
1.9
5.9
2.0
5.8
(1)序号1、3、5、7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在该实验组合中,自变量是     ,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是                               (至少写二个)。
(2)序号2、4、6、8可构成另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则该实验组合研究的课题是
                                               。 
(3)比较实验2和3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序号1、3、5、7在实验前后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值的含义是          ___
(5)该植物在30℃、1000 LX情况下,光合作用12h实际消耗的CO2量为           mg。
(6)若研究光合作用中碳在植物体内的转移途径,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法。
(7)若在该植物的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速率会明显下降,这一做法主要限制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透明的玻璃罩中,在适宜温度、光照和充足的矿质养料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容器中CO2的含量有所下降。此时与实验初始相比较,可以断定植物体

A.合成有机物的速度加快              B.有机物总量有所增加

C.呼吸作用有所减弱                  D.吸收水分速度有所减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