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瑞士化学家米勒因合成DDT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4年,美国在意大利的许多士兵因使用DDT来扑灭传染斑疹伤寒流行病人身上的虱子而避免丧生。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评价说:“单独从疟疾病看,DDT可能拯救了5000万生命。”但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表明,DDT是一种难降解的有毒化合物,进入人体内可引起慢性中毒。我国已于1983年停止生产和使用。
(1)按照传播途径来分类,疟疾属于________传染病。
(2)在过去,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了( )
A.DDT是挥发性物质 B.DDT已加入全球性的生物地化循环
C.考察队将DDT带到了南极 D.南极动物也偶尔到施用农药的地区寻食
(3)下表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水和几种生物体内的DDT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是________。
a.生产者是________,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
b.在该生态系统中,从第一营养级到最高营养级,生物个体数目是如何变化的?生物体内DDT浓度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
c.南极海洋生态被破坏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
(11分)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单位:J/hm2·a)
营养级 | 同化量 | 未被利用量 | 分解者分解量 | 呼吸释放量 |
A | 2.48×1011 | 2.00×109 | 1.20×1010 | 3.60×1010 |
B | 2.40×107 | 6.00×105 | 4.00×105 | 2.30×107 |
C | 7.50×108 | 2.40×107 | 6.00×106 | 7.16×108 |
Ⅰ.微生物强化采油(MEOR)是利用某些微生物能降解石油,增大石油的乳化度,降低石油粘度的原理,通过向油井中注入含微生物的水来提高采油率的新技术。以下是人们筛选、纯化和扩大培养该类微生物的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该类微生物应取自__________________的土壤。
(2)为筛选和纯化该类微生物,从功能上分,应选用____培养基,此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作为微生物生长的唯一碳源。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3)接种后需密封培养,由此推测该类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形成降油圈,此时选取________________就可获得高效菌株。
Ⅱ.我国植物学家将名贵兰花的茎尖细胞放进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下图是细胞培养形成兰花植株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示兰花培养的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③和④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过程。
(2)在培养过程中,除了提供水分、无机盐、糖类、维生素以及氨基酸外,还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______(高/低)时,有利于根的分化。
(3)在培养过程中,除必要的温度、光照和氧气等外界条件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是操作过程必须保证__________________。
(11分)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单位:J/hm2·a)
营养级 |
同化量 |
未被利用量 |
分解者分解量 |
呼吸释放量 |
A |
2.48×1011 |
2.00×109 |
1.20×1010 |
3.60×1010 |
B |
2.40×107 |
6.00×105 |
4.00×105 |
2.30×107 |
C |
7.50×108 |
2.40×107 |
6.00×106 |
7.16×108 |
(1)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 J/hm2·a,这部分能量是指 。
(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3)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 。若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宜、雨量丰富,在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后,此片弃耕农田可能会变成森林,此过程的演替趋势应该是:
弃耕农田→(__________)→(_________)→乔木林(森林)
(4)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I.研究者通常采用 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若调查中部分田鼠身上的标志物脱落,所得调查数值比实际数值偏_______(填“大”或“小”)
Ⅱ.研究人员根据最初的一个月内 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 t =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 。
Ⅲ.若研究人员对此弃耕农田进行长期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将会发现田鼠的种群增长模型的变化趋势是 。
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单位:J/hm2·a)
营养级 | 同化量 | 未被利用量 | 分解者分解量 | 呼吸释放量 |
A | 2.48×1011 | 2.00×109 | 1.20×1010 | 3.60×1010 |
B | 2.40×107 | 6.00×105 | 4.00×105 | 2.30×107 |
C | 7.50×108 | 2.40×107 | 6.00×106 | 7.16×108 |
(1)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 J/hm2·a,这部分能量是指 _________ 。
(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3)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 。若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宜、雨量丰富,在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后,此片弃耕农田可能会变成森林,此过程的演替趋势应该是:
弃耕农田→(__________)→(_________)→乔木林(森林)
(4)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I.研究者通常采用 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若调查中部分田鼠身上的标志物脱落,所得调查数值比实际数值偏_______(填“大”或“小”)
Ⅱ.研究人员根据最初的一个月内 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 t =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 。
Ⅲ.若研究人员对此弃耕农田进行长期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将会发现田鼠的种群增长模型的变化趋势是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