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回答有关人类ABO血型及其遗传的问题。
(1)决定人类ABO血型的基因有IA、IB和i三种。若在某与世隔绝的小岛上,IA在人群中出现的比例逐渐加大,而IB在人群中出现的比例不断减小,那么人群中具有基因的个体容易在环境中生存。IA、IB和i分别在人群中出现的比例叫做 。
(2)已知某家庭父母均有IA,一个儿子也有IA,表现型都为A型。另一个儿子没有IA,表现型为O型。由此推断IA对i具有 作用。
(3)某家族四人之间交叉配血情况表(“+”表示凝集,“—”表示不凝集)和遗传系谱图如下。已知3号为A型血,4号是血友病(基因h)患者。请回答:
交叉配血 | 红细胞 |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
血清 | 1号 | - | - | - | - |
2号 | + | - | + | + | |
3号 | + | - | - | - | |
4号 | + | - | - | - |
①下列成员的血型为:1号 ;2号 。
②考虑血型和血友病的遗传,1号产生的精细胞可能的基因型为 。
1号和2号再生一个性状与3号完全相同的孩子的概率为 。
③输血的基本原则是 。
④若6号曾接受1号的血,则6号的血型是 ,5号不可能的血型是 。
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最后一空3分,其余的每空2分)
(1)人体X染色体上存在血友病基因,以Xh表示,显性基因以XH表示。下图是一个家族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①若1号的母亲是血友病患者,则1号父亲的基因型是 。
②若1号的双亲都不是血友病患者,则1号母亲的基因型是 。
③若4号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第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若这对夫妇的第一个孩子是血友病患者,再生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
(2)红眼(A)、正常刚毛(B)和灰体色(D)的正常果蝇经过人工诱变产生基因突变的个体。下图表示该突变个体的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及其上的相关基因。
①人工诱变的物理方法有 。
②若只研究眼色,不考虑其他性状,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
③ 基因型为ddXaXa和DDXAY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 。
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1)人体X染色体上存在血友病基因,以Xh表示,显性基因以XH表示。下图是一个家族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1)若1号的母亲是血友病患者,则1号父亲的基因型是 。
2)若1号的双亲都不是血友病患者,则1号母亲的基因型是 。
3)若4号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第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若这对夫妇的第一个孩子是血友病患者,再生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
(2)红眼(A)、正常刚毛(B)和灰体色(D)的正常果蝇经过人工诱变产生基因突变的个体。下图表示该突变个体的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及其上的相关基因。
1)人工诱变的物理方法有 。
2)若只研究眼色,不考虑其他性状,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
3)基因型为ddXaXa和DDXAY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 。
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1)人体X染色体上存在血友病基因,以Xh表示,显性基因以XH表示。下图是一个家族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1)若1号的母亲是血友病患者,则1号父亲的基因型是 。
2)若1号的双亲都不是血友病患者,则1号母亲的基因型是 。
3)若4号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第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若这对夫妇的第一个孩子是血友病患者,再生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
(2)红眼(A)、正常刚毛(B)和灰体色(D)的正常果蝇经过人工诱变产生基因突变的个体。下图表示该突变个体的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及其上的相关基因。
1)人工诱变的物理方法有 。
2)若只研究眼色,不考虑其他性状,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
3)基因型为ddXaXa和DDXAY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 。
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最后一空3分,其余的每空2分)
(1)人体X染色体上存在血友病基因,以Xh表示,显性基因以XH表示。下图是一个家族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①若1号的母亲是血友病患者,则1号父亲的基因型是 。
②若1号的双亲都不是血友病患者,则1号母亲的基因型是 。
③若4号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第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若这对夫妇的第一个孩子是血友病患者,再生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
(2)红眼(A)、正常刚毛(B)和灰体色(D)的正常果蝇经过人工诱变产生基因突变的个体。下图表示该突变个体的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及其上的相关基因。
①人工诱变的物理方法有 。
②若只研究眼色,不考虑其他性状,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
③基因型为ddXaXa和DDXAY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