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1分)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强度。有几个高中学生选择“测试该转基因作物光合强度”作为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装置,做好前期的相关准备,如:开关的设置等。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据图回答:
|
实验目的 | 装置 | 实验30分钟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
测定生物呼吸作用 | 甲装置 | (填左或右移)1.5厘米 |
乙装置 | 左移0.5厘米 | |
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 | 甲装置 | (填左或右移)4.5厘米 |
乙装置 | 左移0.5厘米 |
(11分)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强度。有几个高中学生选择“测试该转基因作物光合强度”作为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装置,做好前期的相关准备,如:开关的设置等。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据图回答:
(1)实验步骤
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 实验开始时,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的起始刻度。
② ;
③ ;
④ 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量是指一段时间内植物体内发生光合作用的总量减去呼吸作用的量)。方法步骤是:
① 实验开始时,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起始刻度。
② ;
③ ;
④ 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3)实验操作30分钟后,记录甲装置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实验目的 |
装置 |
实验30分钟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
测定生物呼吸作用 |
甲装置 |
(填左或右移)1.5厘米 |
乙装置 |
左移0.5厘米 |
|
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 |
甲装置 |
(填左或右移)4.5厘米 |
乙装置 |
左移0.5厘米 |
(2)实验分析: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g。那么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 g/小时。若给予15小时光照,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 g。(不考虑昼夜温差影响)
(3)分析上表中乙装置红墨水左移的原因 。
(4)根据题意以及你对转基因生物的了解,评价转基因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
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强度。有几个高中学生选择“测试该转基因作物光合强度”作为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装置,做好前期的相关准备,如:开关的设置等。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据图回答:
|
(1)实验步骤
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 实验开始时,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的起始刻度。
② ;
③ ;
④ 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量是指一段时间内植物体内发生光合作用的总量减去呼吸作用的量)。方法步骤是:
① 实验开始时,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起始刻度。
② ;
③ ;
④ 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3)实验操作30分钟后,记录甲装置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实验目的 |
装置 |
实验30分钟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
测定生物呼吸作用 |
甲装置 |
(填左或右移)1.5厘米 |
乙装置 |
左移0.5厘米 |
|
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 |
甲装置 |
(填左或右移)4.5厘米 |
乙装置 |
左移0.5厘米 |
(2)实验分析: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g。那么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 g/小时。若给予15小时光照,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 g。(不考虑昼夜温差影响)
(3)分析上表中乙装置红墨水左移的原因 。
(4)根据题意以及你对转基因生物的了解,评价转基因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
(10分)1953年,青年学者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结构并构建了其模型,紧接着他们又发表论文提出遗传自我复制的假说,请根据沃森和克里克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链上(A+G)/(T+C)=m ,则其互补链上(A+G)/(T+C)的比值为 ,若该DNA分子一条链上(A+T)/(G+C)=n,则其互补链上(A+T)/(G+C)的比值为
(2)动植物、真菌等细胞中碱基A的数目与碱基T的数目是否一定相等? (填“是”或“否”)。原因是
(3)某校一个生物活动小组要进行研究性学习,对生物学史上的经典实验进行验证,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之一。这个小组借助某大学的实验设备,对有关DNA复制的方式进行探索,有人认为DNA是全保留复制,也有人认为DNA是半保留复制。为了证明这两种假设,这个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程序,请完成实验并对结果进行预测。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
14 N-DNA;在氮源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右图所示,其DNA分别分布在轻带和重带上。
第二步:将亲代大肠杆菌(含15N)转移到含14 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Ⅰ)。请分析:如果其DNA离心后在试管中分布的情况是 ,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其DNA分布的情况是 ,则是半保留复制。
第三步:为了进一步验证第二步的推测结果,将亲代大肠杆菌(含15N)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Ⅱ),请分析:如果其DNA分布的位置是 ,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其DNA分布的位置是 ,则是半保留复制。
有人提出第一代(I) 的 DNA用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就能直接判断DNA的复制方式,如果轻带和重带各占1/2,则一定为半保留复制。你认为这同学说法是否正确 。原因是 。
(10分)1953年,青年学者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结构并构建了其模型,紧接着他们又发表论文提出遗传自我复制的假说,请根据沃森和克里克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链上(A+G)/(T+C)="m " ,则其互补链上(A+G)/(T+C)的比值为 ,若该DNA分子一条链上(A+T)/(G+C)=n,则其互补链上(A+T)/(G+C)的比值为
(2)动植物、真菌等细胞中碱基A的数目与碱基T的数目是否一定相等? (填“是”或“否”)。原因是
(3)某校一个生物活动小组要进行研究性学习,对生物学史上的经典实验进行验证,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之一。这个小组借助某大学的实验设备,对有关DNA复制的方式进行探索,有人认为DNA是全保留复制,也有人认为DNA是半保留复制。为了证明这两种假设,这个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程序,请完成实验并对结果进行预测。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
14 N-DNA;在氮源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右图所示,其DNA分别分布在轻带和重带上。
第二步:将亲代大肠杆菌(含15N)转移到含14 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Ⅰ)。请分析:如果其DNA离心后在试管中分布的情况是 ,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其DNA分布的情况是 ,则是半保留复制。
第三步:为了进一步验证第二步的推测结果,将亲代大肠杆菌(含15N)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Ⅱ),请分析:如果其DNA分布的位置是 ,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其DNA分布的位置是 ,则是半保留复制。
有人提出第一代(I) 的 DNA用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就能直接判断DNA的复制方式,如果轻带和重带各占1/2,则一定为半保留复制。你认为这同学说法是否正确 。原因是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