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 (1)氮、磷、镁3种元素中,构成生命活动所需直接能源物质的元素是________,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是________。
(2)缺镁时植物叶片发黄,其原因是________。
(3)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时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及适量丙酮。二氧化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丙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光反应中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叶绿素是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________。
Ⅱ.冬季寒潮过后,紫云英的部分叶片会变红。为了探究紫云英叶片变红的原因,某活动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实验假设:紫云英叶片变红与叶肉细胞内叶绿体中的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关。
实验材料:略
实验步骤:①在同一紫云英植株上取叶龄相同的正常绿叶和红叶各若干片。各称取5克叶片剪碎后放入A、B两个研钵中。
②分别向A、B两个研钵中加入适量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适量无水乙醇,并迅速研磨、过滤、收集滤液。
③用纸层析法分离滤液中的色素,得到两组滤纸条。④观察、比较、分析两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
请回答:
(1)实验步骤③分离滤液中的色素依据的实验原理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________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________不同,从而将它们分离开。
(2)根据实验假设,同学们应着重观察和比较两组滤纸条上的第________条色素带(从上到下)。
(3)实验预期和结论:红叶组和绿叶组对比,若红叶组着重观察的那条色素带颜色________,则假设成立;否则,假设不成立。
(4)实验中有一同学,两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都不明显且界限不清晰,从实验操作上看,你认为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
(5)此次探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证明了上述的假设不成立。那么,根据你所掌握的细胞学知识,你认为紫云英叶片变红最可能的原因与叶肉细胞内________中的色素有关。
I.如图所示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A细胞和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如果用化学法进行诱导,通常用 试剂进行处理;如果用生物法进行诱导,通常用
。
(2)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B淋巴细胞,那么经第一次筛选后获得的D细胞为 细胞。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判定,本次筛选所用培养基为 培养基。
(3)若A为人细胞,B为鼠细胞,并分别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C细胞时,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一半发绿色荧光。到D细
胞阶段,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原因是 。
(4)若A为白菜细胞,B为甘蓝细胞,则D细胞将来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性状是
的结果,该植株细胞的染色体数与白菜和甘蓝有性杂交的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 (填相同或不同)。
(5)若A为人的精子(XBY),B为人的卵细胞(Xb),子代色觉虽正常,但发生了可遗传变异,出现精子异常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 。精子和卵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 功能和其结构特点有关。
II.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甲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 ,可观测的指标是 。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指出:
A. ;B. 。
(3)将制备好的猪肝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经高温处理后,实验效果不明显,冷藏处理不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 。
I.如图所示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A细胞和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如果用化学法进行诱导,通常用 试剂进行处理;如果用生物法进行诱导,通常用
。
(2)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B淋巴细胞,那么经第一次筛选后获得的D细胞为 细胞。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判定,本次筛选所用培养基为 培养基。
(3)若A为人细胞,B为鼠细胞,并分别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C细胞时,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一半发绿色荧光。到D细
胞阶段,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原因是 。
(4)若A为白菜细胞,B为甘蓝细胞,则D细胞将来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性状是
的结果,该植株细胞的染色体数与白菜和甘蓝有性杂交的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 (填相同或不同)。
(5)若A为人的精子(XBY),B为人的卵细胞(Xb),子代色觉虽正常,但发生了可遗传变异,出现精子异常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 。精子和卵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 功能和其结构特点有关。
II.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甲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 ,可观测的指标是 。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指出:
A. ;B. 。
(3)将制备好的猪肝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经高温处理后,实验效果不明显,冷藏处理不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 。
I.如图所示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A细胞和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如果用化学法进行诱导,通常用 试剂进行处理;如果用生物法进行诱导,通常用
。
(2)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B淋巴细胞,那么经第一次筛选后获得的D细胞为 细胞。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判定,本次筛选所用培养基为 培养基。
(3)若A为人细胞,B为鼠细胞,并分别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C细胞时,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一半发绿色荧光。到D细
胞阶段,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原因是 。
(4)若A为白菜细胞,B为甘蓝细胞,则D细胞将来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性状是
的结果,该植株细胞的染色体数与白菜和甘蓝有性杂交的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 (填相同或不同)。
(5)若A为人的精子(XBY),B为人的卵细胞(Xb),子代色觉虽正常,但发生了可遗传变异,出现精子异常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 。精子和卵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 功能和其结构特点有关。
II.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甲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 ,可观测的指标是 。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指出:
A. ;B. 。
(3)将制备好的猪肝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经高温处理后,实验效果不明显,冷藏处理不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 。
在一个稳定的湖泊生态系统中,同时存在着两种净化水的方式:一种是水的自动净化功能,该过程是将有机物自发地转变成简单无机物,但条件是水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氧;另一种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来净化水,该过程是由水中的分解者来完成的。请依据上述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2)在该湖泊生态系统水的净化过程中,分解者的代谢类型最可能是________。
(3)若该湖泊生态系统受到轻度污染,则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生态系统________。
(4)假若污染物致使湖泊内的所有植物死亡,那么其中的氧浓度首先要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
(5)若该污染是脂溶性农药污染,那么在“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小型鱼类→大型鱼类”这一食物链中,体内污染物浓度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
(6)某校科研小组为调查该湖泊的水质污染状况,在注入湖泊的四个水源入口处采集到a、b、c、d四种水样,镜检水样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结果如下:
a号水源水样中有乳酸菌等厌氧微生物
b号水源水样中未见任何动、植物,且发出刺鼻的气味
c号水源水样中单细胞藻类的种类较多,且数量极大
d号水源水样中浮游动植物均有发现,但数量不多
根据以上结果初步分析,a、b、c、d四种水样中,污染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