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8莱芜模拟)现有显性纯合子高秆抗病小麦和矮秆不抗病小麦杂交得,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
[ ]
A.自交结果中高秆抗病与矮秆抗病比例9:1
B.自交结果中高秆与矮秆比例3:1,抗病与不抗病比例3:1
C.测交结果为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为1:1:1:1
D.自交和测交后代出现四种相同表现型
某种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A组F2中出现了矮秆抗病(非亲本)类型,其原因是F1在 形成配子过程中,位于
基因通过自由组合。
⑵ 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品种是 组。
⑶Ⅰ、Ⅱ、Ⅲ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Ⅱ类,通过矮秆抗病Ⅱ获得可育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获得的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
⑷假设A组杂交育种中涉及到n对相对性状,每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彼此间各自独立遗传。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从理论上讲,F2表现型共有 种。从F2代起,一般还要进行多代自交和选择,自交的目的是 。
⑸在一块高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矮杆性状出现的可能原因是基因突变还是环境影响(只需写实验步骤)。 。
28.(8分)某种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⑴A组F2中出现了矮秆抗病(非亲本)类型,其原因是F1在 形成配子过程中,位于 基因通过自由组合。
⑵ 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品种是 组。
⑶Ⅰ、Ⅱ、Ⅲ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Ⅱ类,通过矮秆抗病Ⅱ获得可育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获得的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
⑷假设A组杂交育种中涉及到n对相对性状,每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彼此间各自独立遗传。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从理论上讲,F2表现型共有 种。从F2代起,一般还要进行多代自交和选择,自交的目的是 。
⑸在一块高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矮杆性状出现的可能原因是基因突变还是环境影响(只需写实验步骤)。
。
已知小麦中高秆对矮秆(抗倒状)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在以纯合高秆抗病小麦和纯合矮秆不抗病小麦为亲本,培育抗病抗倒状小麦的过程中 ( )
A.单倍体育种方法最快,原理是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及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等
B.杂交育种过程需要不断筛选、自交,直到矮秆抗病个体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C.利用射线、亚硝酸盐等处理矮秆不抗病小麦种子可实现人工诱变,但成功率低
D.育种中筛选过程实质上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种群中抗病基因频率的定向提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