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表为豌豆的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遗传情况所得到的F2基因型结果,表内列出部分基因型,有的以数字表示。请你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表中Y、y、R、r基因的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
B.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大小为3>2=4>1
C.F2中出现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比例是6/16或10/16
D.表中Y、y、R、r基因的载体有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9分)豌豆豆荚的形状和颜色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绿色和黄色分别由A和a控制,饱满和不饱满分别由B和b控制。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有绿色不饱满和黄色饱满两种纯合品种,为了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绿色饱满品种,请完成下列育种程序:
第一年:分开播种两种纯合品种种子,待植株开花但尚未授粉时,先除去绿色不饱满品种植株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花成熟时再将黄色饱满品种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得到杂交种子。
(1)第二年:选出优质的杂交种子播种,植株开花后任其自花传粉,得到的种子胚的基因型共有_____种可能
(2)第三年:将上述所有种子播种,待植株开花后选择结绿色饱满豆荚的植株。这些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约占所有植株的______。
(3)第四年:将来自_________________的豌豆种子播种至同一区域中,分别观察各区域植株豆荚,若某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明它们亲代基因型为AABB,选取这些植株所结的种子即为能够稳定遗传的绿色饱满品种,此育种方法的原理________。
(9分)豌豆豆荚的形状和颜色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绿色和黄色分别由A和a控制,饱满和不饱满分别由B和b控制。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有绿色不饱满和黄色饱满两种纯合品种,为了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绿色饱满品种,请完成下列育种程序:
第一年:分开播种两种纯合品种种子,待植株开花但尚未授粉时,先除去绿色不饱满品种植株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花成熟时再将黄色饱满品种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得到杂交种子。
(1)第二年:选出优质的杂交种子播种,植株开花后任其自花传粉,得到的种子胚的基因型共有_____种可能
(2)第三年:将上述所有种子播种,待植株开花后选择结绿色饱满豆荚的植株。这些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约占所有植株的______。
(3)第四年:将来自_________________的豌豆种子播种至同一区域中,分别观察各区域植株豆荚,若某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明它们亲代基因型为AABB,选取这些植株所结的种子即为能够稳定遗传的绿色饱满品种,此育种方法的原理________。
遗传规律中概率的计算
(1)含一对等位基因如Aa的生物,连续自交n次产生的后代中Aa占(1/2)n,AA和aa各占1/2×[1-(1/2)n]
(2)某生物体含有n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情况下),则自交后代基因型有3n种,表现型种类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有2n种。
(3)设某对夫妇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a,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b,则后代完全正常的概率=(1-a)(1-b)=1-a-b+ab,只患一种病的概率=a(1-b)+(1-a)=a+b-2ab;只患甲病的概率=a(1-b)+a-ab,只患乙病的概率=(1-a)b=b-ab;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ab。
(4)常染色体遗传病:男孩患病概率=女孩患病概率=后代患病概率,
患病男孩概率=患病女孩概率=患病孩子概率×1/2
例1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F1全为黄色圆粒豌豆,F1自交得到F2,问在F2中与两种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
A.5/8 B.3/4 C.3/8 D.3/8或5/8
例12.观察下列四幅遗传系谱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肯定不是伴性遗传的是( )
(2)若已查明系谱③中的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的遗传方式为 ,判断依据是 。
(3)按照(2)题中的假设求出系谱③中下列概率:
①该对夫妇再生一患病孩子的概率: 。
②该对夫妇所生儿子中的患病概率: 。
③该对夫妇再生一患病儿子的概率: 。
(16分)豌豆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请分析回答:
(1)选用豌豆作为遗传研究的材料,易于成功的原因是 (至少写出两点)。孟德尔利用豌豆圆形种子的植株和皱缩种子的植株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的F2中圆形和皱缩种子之比大约为3:1。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原因是F1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且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若F2植株全部自交,预测收获的圆形和皱缩种子的比例约为 。
(2)研究发现,皱缩种子在发育过程中缺乏一种合成淀粉所需的酶,导致细胞内淀粉含量 ,种子因成熟过程中水分缺乏而表现为皱缩。由此说明基因是通过控制 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3)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当基因B存在时,豌豆素的产生受到抑制。已知A和a、B和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用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品系乙)和野生型豌豆(AAbb)进行如下两组实验:
亲本中品系甲和品系乙的基因型分别为 、 。为鉴别Ⅱ组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可取该豌豆进行自交,若后代全为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 。如果用品系甲和品系乙进行杂交,F1 (填“能”或“不能”)产生豌豆素,F2中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所占比例约为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