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0分)Mikael探究了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以便为西红柿生长提供最佳光照强度。实验如下,实验过程:他取几株都有5片叶片的西红柿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他采用7种不同的光照强度,并通过隔热装置使光线通过而热不通过;实验开始时他测定了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 | 温度℃ | 光照强度:普通阳光(%) | 开始时的CO2 浓度(%) | 12小时后CO2 浓度(%) |
l | 25 | 0 | 0.35 | 0.368 |
2 | 25 | 10 | 0.35 | 0.342 |
3 | 25 | 20 | 0.35 | 0.306 |
4 | 25 | 40 | 0.35 | 0.289 |
5 | 25 | 60 | 0.35 | 0.282 |
6 | 25 | 80 | 0.35 | 0.280 |
7 | 25 | 95 | 0.35 | 0.279 |
请你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一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说出该实验中的一种无关变量_____________。
(2)Mikael设计的探究实验在各种光照强度变化中,只是分别使用了叶片数目相同的植株。这是一个好的设计吗?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中Mikael将其中一个装置保持在黑暗环境中,起到_________的作用。
(4)若将第7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条件下,短时间内光合细胞中的C3化合物会_______,C5化合物会___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5) 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H2O中氧,然后供给植物,则12h后,容器空气中含有放射性的物质有 。
(6)CO2进入叶绿体后,在基质中被 后形成的物质遇斐林试剂呈砖红色。请写出发生在叶绿体中的总反应式: 。
Mikael探究了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以便为西红柿生长提供最佳光照强度。实验如下,实验过程:他取几株都有5片叶片的西红柿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他采用7种不同的光照强度,并通过隔热装置使光线通过而热不通过;实验开始时他测定了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 | 温度℃ | 光照强度:普通阳光(%) | 开始时的CO2 浓度(%) | 12小时后CO2 浓度(%) |
l | 25 | 0 | 0.35 | 0.368 |
2 | 25 | 10 | 0.35 | 0.342 |
3 | 25 | 20 | 0.35 | 0.306 |
4 | 25 | 40 | 0.35 | 0.289 |
5 | 25 | 60 | 0.35 | 0.282 |
6 | 25 | 80 | 0.35 | 0.280 |
7 | 25 | 95 | 0.35 | 0.279 |
请你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一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说出该实验中的一种无关变量____________。
(2)Mikael设计的探究实验在各种光照强度变化中,只是分别使用了叶片数目相同的植株。这是一个好的设计吗?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3)在实验中Mikael将其中一个装置保持在黑暗环境中,起到_________的作用。
(4)若将第7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条件下,短时间内光合细胞中的C3化合物会_______,C5化合物会___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5)Mikael对探究结果感到失望。他说,“我仍然不能确切地知道哪种光照强度最好?”,请你为他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ikael探究了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以便为西红柿生长提供最佳光照强度。实验如下,实验过程:他取几株都有5片叶片的西红柿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他采用7种不同的光照强度,并通过隔热装置使光线通过而热不通过;实验开始时他测定了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 | 温度℃ | 光照强度:普通阳光(%) | 开始时的CO2 浓度(%) | 12小时后CO2 浓度(%) |
l | 25 | 0 | 0.35 | 0.368 |
2 | 25 | 10 | 0.35 | 0.342 |
3 | 25 | 20 | 0.35 | 0.306 |
4 | 25 | 40 | 0.35 | 0.289 |
5 | 25 | 60 | 0.35 | 0.282 |
6 | 25 | 80 | 0.35 | 0.280 |
7 | 25 | 95 | 0.35 | 0.279 |
请你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一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说出该实验中的一种无关变量_____________。
(2)Mikael设计的探究实验在各种光照强度变化中,只是分别使用了叶片数目相同的植株。这是一个好的设计吗?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中Mikael将其中一个装置保持在黑暗环境中,起到_________的作用。
(4)若将第7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条件下,短时间内光合细胞中的C3化合物会_______,C5化合物会___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5) 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H2O中氧,然后供给植物,则12h后,容器空气中含有放射性的物质有 。
(6)CO2进入叶绿体后,在基质中被 后形成的物质遇斐林试剂呈砖红色。
(10分)图甲表示在相对封闭的大棚内,番茄植株在一天内吸收二氧化碳速率的变化情况。图乙表示在晴朗夏季,将用完全培养液培养的番茄植株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继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O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水平虚线:实验开始时玻璃罩内CO2浓度)。据图分析:
(1)图甲中C点代表上午10:00,E点代表中午12:00。C~E时间段中,该植物吸收的CO2量约为
mg。
(2)图甲中如果在C、F时刻,植株合成葡萄糖的速率相等,则C、F两点的呼吸强度的比较结果是 。
(3)如果土壤中长期缺乏Mg2+,则图甲中J点向_____ (上或下)移动,G点向____(左或右)移动;若B点和G点所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则B点时的光照强度 (>、=、<)G点时的光照强度。
(4)番茄植株在图甲B点的整体生理状态与图乙中 点的整体生理状态相等。影响BC段变缓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
(5)当罩内的CO2浓度位于图乙中B点时,番茄植株的叶肉细胞的生理状态可用下面的图 表示。
(6)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并说明理由。 , 。
(1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某野生植物进行了研究,图1示其向性运动的观察实验,图2示其根尖的结构,图3示其叶片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 |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10 | 10 | 20 | 20 | 30 | 30 | 40 | 40 |
光照强度(LX)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开始时CO2量(单位) | 5.[来源:学§科§网] | 5.0 | 5.0 | 5.0 | 5.0 | 5.0 | ![]() | 5.0 |
12h后CO2量(单位) | 4.5 | 5.1 | 3.5 | 5.4 | 1.9 | 5.9 | 2.0 | 5.8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