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1分)黑藻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生植物。因其取材方便,常作为生物学实验的材料。如图丙表示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间、叶绿体与线粒体间的气体交换,图丁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如图甲所示,给予适宜的光照强度,则黑藻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 , 丙图中叶绿体内ADP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若要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采用的方法为 ,所用试剂为 。
(3)图丁中C点时制约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可能为 。如果A点时CO2释放量为a μmol/(m2·s),C点时的CO2吸收量为b μmol/(m2·s),则在C点时O2的产生量为________μmol/(m2·s)。
(4)黑藻的叶肉细胞处于丙图状态时,对应图丁曲线中 。
(5)图丙中由②进入叶绿体中的CO2与C5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此过程 (填“需要”或“不需要”)光反应提供ATP和还原氢。夏季晴朗的中午该植物 (填“会”或“不会”)出现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减弱的情况。
(6)如果给黑藻培养液通入14CO2,光照一定时间后杀死黑藻,同时提取产物并分析。实验发现,仅仅30秒的时间,CO2就已经转化为许多种类的化合物。要想探究CO2转化成的第一个产物是什么,可能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 ___(2分)。
下图甲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的部分结构及相关的代谢过程。乙图表示某植物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丙图表示在光照条件下改变CO2的供应,物质A和物质B的浓度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如果甲图中的叶肉细胞处于2℃的环境中,气体转移基本停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M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 。在M点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M点时,可以发生甲图中的哪些过程?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3)乙图中在40℃~60 ℃范围内,随着温度上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速率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
(4)丙图显示,在光照下物质A和物质B的浓度很快达到饱和并保持稳定。此时突然中断CO2的供应,A、B物质的浓度将发生变化。其中,固定二氧化碳的化合物是______ _(用图中字母表示),二氧化碳转化的第一个产物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
(5)卡尔文给小球藻悬浮液通入14CO2,光照一定时间(从1秒到数分钟)后杀死小球藻,同时提取产物并分析。实验发现,仅仅30秒的时间,二氧化碳已经转化为许多种类的化合物。想要探究CO2转化成的第一个产物是什么,可能的实验思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兴趣小组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色素层析结果在滤纸条上色素带很淡,造成的原因可能有 。(致少写三点)
请利用下图装置完成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测定,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注:A为开关;B为玻璃罩;C为转基因植物;D为烧杯,内装NaOH或NaHCO3溶液;E为红墨水滴;F为直尺)。
Ⅰ实验步骤
(1)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在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等量 溶液,装置乙作为 ;
②将甲、乙两装置放在_________、温度等条件相同的环境中;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2)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 ;② ;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Ⅱ实验结果和分析
(1)实验结果如下表,填写表中的两个空格:
实验目的 |
|
实验30分钟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
测定植物 净光合作用强度 |
甲装置 |
________(填左移或右移动)4.5厘米 |
乙装置 |
右移0.5厘米 |
|
测定植物 呼吸作用强度 |
甲装置 |
________(填左移或右移动)1.5厘米 |
乙装置 |
右移0.5厘米 |
(2)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厘米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克,那么植物的呼吸速率是______克葡萄糖/小时,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______克葡萄糖/小时。假设每天光照15个小时,一昼夜积累葡萄糖_____克(不考虑昼夜温差的影响)。
比德尔是一位遗传学家,他选用红色面包霉作为材料,对6万个孢子进行放射性辐射后,其中少数孢子由于精氨酸的改变不能正常生长。因为精氨酸是红色面包霉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经过多种组合的实验,再根据突变性状的遗传情况分析,红色面包霉中精氨酸合成的步骤是:
基因A 基因B 基因C
↓ ↓ ↓
酶A 酶B 酶C
↓ ↓ ↓
基本培养基→ 鸟氨酸 → 瓜氨酸 → 精氨酸
(1)精氨酸的R基为,则一个精氨酸分子中C、H、O、N的原子个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携带精氨酸的一种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为GCU,可知精氨酸的密码子为________。
(3)某生物兴趣小组经诱变获得一突变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正常生长,请你设计实验探究哪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实验步骤:
第一步:配制基本培养基,分别对甲、乙、丙、丁进行如下处理:
甲:无任何处理。
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观察各培养基中的红色面包霉的生长状况。
结论:
①若甲、乙、丙、丁中红色面包霉均不能生长,则其他基因突变。
②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请利用下图装置完成对某转基因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测定,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B为玻璃罩、D内装NaOH或NaHCO3溶液;E为红墨水滴)。
(1)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在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等量 溶液,乙为 ;
②将甲、乙两装置放在___ ______、温度等条件相同的环境中;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2)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 ;
② ;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3)实验结果如下表,填写表中的两个空格:
实验目的 | 装置 | 实验30分钟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
测定净光合作用强度 | 甲 | ①________4.5厘米 |
乙 | 右移0.5厘米 | |
测定呼吸作用强度 | 甲 | ②________1.5厘米 |
乙 | 右移0.5厘米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