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将两株长势、叶面积等完全相同的同种植物放在甲、乙两种玻璃容器内,使之处于气密状态,甲玻璃容器无色透明,乙玻璃容器用黑纸罩住。实验处在适宜温度的暗室中,并从距玻璃0.3 m处用不同功率的灯泡分别给予光照1 h。其间用仪器记录了该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浓度单位为g/m3·h),结果如下。请据表分析回答:
(1)甲容器在光照25 W时产生氧气量________g/m3·h。
(2)如果每天光照12 h,当光照强度________W时,此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Ⅱ.另一研究小组从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见下图),称其干重。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分析。
(3)在下午4时至晚上10时这段时间里,呼吸作用的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g/h。
(4)如果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这段时间里,温度不变,呼吸作用速率不变(与下午4时至晚上10时呼吸速率相同),则这段时间里制造的有机物为________g。
Ⅲ.图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图乙为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5)由图甲可知,与________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
(6)已知图乙是在30℃条件下绘制而成的曲线,理论上分析,如果温度改变为45℃,图中b点将向________移。
(08北京东城二模)(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研究了玉米的一系列问题,并绘制出相应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23表示玉米种子在暗处萌发过程中初期淀粉和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情况,在此环境中约经过20天左右幼苗死亡并被细菌感染而腐烂。
①图中表示葡萄糖变化情况的曲线是 ,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总量的变化趋势为 ,在此环境下种子萌发过程中会发生的生理活动有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有丝分裂 D.氨基酸脱水缩合
②幼苗死亡后,仍能测到少量CO2释放出来,这是由于 。
(2)如图24、25分别表示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环境中某些因素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关系。
①如图24所示:即使CO2浓度超过B点,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此时若能为暗反应提供更多的 ,光合作用强度还会继续增强;如果将玉米改为小麦,其他条件不变,则图中的A点将向 移。
②如图25所示:B点处限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C点时,玉米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结构有 。
Ⅰ:(共7分,每空1分)下图一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二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 。
(2)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A植物幼苗,则图一中的b点的移动方向是 。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 向 方向移动。
(4)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 e点与f点相比较, 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5)根据上图分析,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是增强光合作用的主要原理及措施,除此以外,请你提出在大棚栽培中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其他原理或措施(至少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共15分)下图表示动物体内的代谢途径,A~G代表不同的物质,①~13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C、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⑦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中,试写出葡萄糖经③⑦过程生成D物质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D物质在人体内增多时,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的氨基酸是丙氨酸,则图中的F是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的氨基酸是谷氨酸,E是丙氨酸,则11过程接受氨基的糖代谢的中间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研究食物蛋白中的氨基酸种类对动物的重要性,某学校的生物兴趣小组在保证其他营养物质供应的前提下,对小鼠进行了一些实验。请分析并回答:
①喂给小鼠足量的玉米蛋白,14天后小鼠死亡。经分析得知玉米蛋白缺少色氨酸和赖氨酸,这说明动物正常的生活不仅需要足够量的食物蛋白,而且食物蛋白中______________更为重要。
②为了研究色氨酸是否是小鼠的必需氨基酸,某同学的设计方案是:提供给小鼠只缺色氨酸的饲料,如果存活时间不长,就确认色氨酸为必需氨基酸。请你对该同学的方案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请你参与该项活动,写出你设计的实验步骤: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共7分,每空1分)下图一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二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 。
(2)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A植物幼苗,则图一中的b点的移动方向是 。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 向 方向移动。
(4)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 e点与f点相比较, 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5)根据上图分析,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是增强光合作用的主要原理及措施,除此以外,请你提出在大棚栽培中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其他原理或措施(至少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共15分)下图表示动物体内的代谢途径,A~G代表不同的物质,①~13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C、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⑦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中,试写出葡萄糖经③⑦过程生成D物质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D物质在人体内增多时,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的氨基酸是丙氨酸,则图中的F是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的氨基酸是谷氨酸,E是丙氨酸,则11过程
接受氨基的糖代谢的中间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研究食物蛋白中的氨基酸种类对动物的重要性,某学校的生物兴趣小组在保证其他营养物质供应的前提下,对小鼠进行了一些实验。请分析并回答:
①喂给小鼠足量的玉米蛋白,14天后小鼠死亡。经分析得知玉米蛋白缺少色氨酸和赖氨酸,这说明动物正常的生活不仅需要足够量的食物蛋白,而且食物蛋白中______________更为重要。
②为了研究色氨酸是否是小鼠的必需氨基酸,某同学的设计方案是:提供给小鼠只缺色氨酸的饲料,如果存活时间不长,就确认色氨酸为必需氨基酸。请你对该同学的方案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请你参与该项活动,写出你设计的实验步骤: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校同学们进行了下列有关实验探究。
作出假设: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
以下是两组同学用相同方法、相同装置对A、B两种植物进行探究得到的实验结果: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并回答下列问题:
(1) 甲组同学的实验方案中确定的自变量是 ,实验中他们必须控制的主要无关变量是 。
(2)对比分析甲、乙两组同学获得的实验结果,你认为 植物最可能是C3植物,其理由是 。
(3)分析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当A植物在灯泡功率为100W、CO2浓度为0.03%时,采取__________ 措施更有利于显著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4)B植物在CO2浓度为0.1%时,若将灯泡功率逐渐增大至400W,请预测O2释放量的变化 趋势并说明原因 。
(5)上表中测得的O2 释放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这是因为:
。
Ⅱ.(10分)用下列实验装置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的新陈代谢的促进作用。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鼠的生命,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装置放在适宜恒温的环境中。
现有性别、日龄、大小相同的健康小鼠数只及有关的实验材料,提供良好的饲养条件等。同学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步骤1:将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编号为A组、B组;
步骤2:A组切除甲状腺,B组做假性切除处理,每天饲喂等量且适量的饲料,连续饲养一段时间,使其生理状态稳定;
步骤3:将A、B两组小鼠分别放入A、B两瓶中,待小鼠安静后塞紧胶塞,一段时间后记录两装置中液滴的移动情况。
(1)该实验设计的装置有不当之处,请在不增加实验装置的情况下加以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期修正后的实验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色液滴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该实验利用了甲状腺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4)有同学提出该实验设计还不够严谨,不能充分说明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需加以补充,请在不增加实验装置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补充方案(注:试剂不受限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