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高考试题:2007广东生物)40. 为了实现燃料供应来源多样化.发展长期替代化石燃料的产品如燃料酒精.生物柴 油.沼气等已经列入我国未来10年的发展计划. 广东省是我国甘蔗主产区之一.甘蔗是一种高光效的C,植物.单位面积产量很高. 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目前已成为南方地区燃料酒精生产的重要原料.利用甘蔗生产燃料 酒精的一般工艺流程为:甘蔗.榨汁.酵母发酵一蒸馏.成品.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甘蔗大规模快速繁殖技术的过程. (2)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 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野生菌液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 步骤2;制备选择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注意_和 _.加琼脂后灭菌.制成固体平板. 步骤3:将紫外照射后的菌液稀释涂布平板. 步骤4:根据-一一筛选出突变菌. (3)上述步骤2.3和4的依据分别是_. (4)利用获得的突变菌和蔗汁进行酒精发酵实验.除了将培养基灭菌.保持空间 洁净外.发酵过程中防止外来杂菌人侵还有哪些可行方法? (S)甘蔗榨汁以后还有大量的蔗渣废弃物.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但是酵母菌无法直接利用.原因是其_.请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列 举两种方法) (6)突变菌往往带有一些特殊的基因.在获得这些基因的过程中.PCR技术相当 重要.PCR扩增反应中加人引物和DNA聚合酶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案]40. (1)选取甘蔗外植体.通过诱导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然后通过调整植物激素比 例.再分化形成芽和根.获得大量试管苗(或通过诱导大量形成胚状体.制成 人工种子.适宜条件下萌发长成幼苗). (2)添加高浓度蔗糖,调低pH值,是否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 (3)提供高糖和酸性的筛选环境,获得单菌落,能生长代表该菌落具有耐高糖和耐 酸的特性. (4)①利用突变菌的耐酸特性.降低培养基的pH值.达到抑菌的目的,②利用突 变菌的耐高糖特性.通过高渗环境达到抑菌目的,③保持厌氧环境.达到抑菌 目的,④在培养基中添加一些抑制物如特殊的抗生素.达到抑菌目的. (5)缺乏相应分解酶系(或缺乏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在酵母菌中转人分解酶 系相关基因,利用酶或微生物分解蔗渣,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分解蔗渣,将酵 母菌与其他能分解蔗渣的微生物混合发酵. (6)引物的作用是结合在模板DNA上.提供DNA延伸起始位点,DNA聚合酶的作 用是从引物的3'端开始催化DNA链的延伸. 立意:综合考查考生对生物技术实践模块中的植物组织培养.特殊微生物的筛选及应 用.酶的应用以及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等内容的掌握,理论联系实际. 针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研究.设计实验路线.对实验结果和现象进行正确的分 析与判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甲、乙、丙3种离子,它们对植物的生长都有影响。下表列出的5种培养液中,甲、乙、丙3种离子的浓度(单位:m mol/L)不同。为了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可以选用的两种培养液是(  )

 

培养液编号

甲离子

20

30

50

30

40

乙离子

55

45

60

45

55

丙离子

10

15

20

25

25

A.①⑤           B.②③          C.②④           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  )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脂质双层膜的原理而制备的人工膜。单层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极性端(亲水)与非极性端(疏水)排列是不同的,搅拌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

(1)将脂质体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没有变化,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结构的是

(  )

(3)根据细胞膜的基本支架__________,可以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__________成分有关。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试图从人血红细胞、肾小管壁细胞膜上寻找这种蛋白质——CHIP28,他以这两种细胞为实验材料的最可能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脂质体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C (3)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 成熟的红细胞除细胞膜外无其他的膜结构,便于获得纯净的细胞膜;而肾小管壁细胞对水分子的重吸收能力强

15.物质通过细胞膜与膜的流动性有密切关系,为了探究温度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有人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条件下融合并培养。40 min后,融合的细胞膜上红色和绿色均匀相间分布。

(1)该探究实验的设计严密吗?请分析。如你认为不严密,应如何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可以通过在相同时间后,观察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情况来判断温度对膜流动性的影响,还可以通过哪种方式来比较说明这种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预测及相应结论(在你纠正的基础上进行)

①实验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应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应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应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以上各种预测中最可能的结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有关下列新型农业生态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  )

A.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良性循环能量的多级利用

B.该生态系统提高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建立该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D.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家畜和蚯蚓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8]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6]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     (填“长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      倍。

(2)该同学观察时,[6]上标有15×字样,[9]的两个镜头上分别标有40×和10×字样,他用40×观察后转换10×,此时视野内的细胞数量比原来多还是少?_        ____。

(3)这时,他发现了一个理想的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为了便于高倍(40×)观察,他应向________移动载玻片,再转换高倍镜。

(4)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C.是无色透明的  D.是活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