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8分)
克隆羊的成功轰动世界,它不仅奠定了疾病克隆性治疗的基础又解决了器官移植中供体不足的问题,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过去尚未遇到的问题.下图为人类对克隆羊技术的拓展图和应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下列有关胚胎移植的叙述正确的有(多选)( )
A.冲卵指的是从子宫中冲出胚胎,而非冲出卵子 |
B.只有供、受体生理环境高度一致,移入受体的胚胎才能被接受,并继续发育 |
C.供体和受体要进行免疫检查,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
D.不同动物其胚胎移植的时间不同,人的胚胎移植最好在四细胞阶段进行 |
[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8分)
克隆羊的成功轰动世界,它不仅奠定了疾病克隆性治疗的基础又解决了器官移植中供体不足的问题,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过去尚未遇到的问题.下图为人类对克隆羊技术的拓展图和应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下列有关胚胎移植的叙述正确的有(多选)( )
A.冲卵指的是从子宫中冲出胚胎,而非冲出卵子
B.只有供、受体生理环境高度一致,移入受体的胚胎才能被接受,并继续发育
C.供体和受体要进行免疫检查,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D.不同动物其胚胎移植的时间不同,人的胚胎移植最好在四细胞阶段进行
(3)图中两个婴儿长大后,外貌、性格和其他特征与原型男人相同,这说明__________具有全能性。
(4)使用培养基进行胚胎干细胞培养时,通常要加入 ___________________等天然成分,除了保证被培养细胞处于无菌、无毒及充足氧气的环境中,还需要保证细胞生活所需的____________和温度和PH等 ;早期胚胎发育在 ___________阶段以前的细胞是全能细胞。
(5)图中从“内细胞团到胚胎干细胞”的培养过程中,必须用_____________处理内细胞团,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干细胞形成组织、器官时必须要进行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6)在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能否获得动物器官?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克隆羊的成功轰动世界,它不仅奠定了疾病克隆性治疗的基础又解决了器官移植中供体不足的问题,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过去尚未遇到的问题.下图为人类对克隆羊技术的拓展图和应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下列有关胚胎移植的叙述正确的有(多选)( )
A.冲卵指的是从子宫中冲出胚胎,而非冲出卵子
B.只有供、受体生理环境高度一致,移入受体的胚胎才能被接受,并继续发育
C.供体和受体要进行免疫检查,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D.不同动物其胚胎移植的时间不同,人的胚胎移植最好在四细胞阶段进行
(3)图中两个婴儿长大后,外貌、性格和其他特征与原型男人相同,这说明__________具有全能性。
(4)使用培养基进行胚胎干细胞培养时,通常要加入 ___________________等天然成分,除了保证被培养细胞处于无菌、无毒及充足氧气的环境中,还需要保证细胞生活所需的____________和温度和PH等 ;早期胚胎发育在 ___________阶段以前的细胞是全能细胞。
(5)图中从“内细胞团到胚胎干细胞”的培养过程中,必须用_____________处理内细胞团,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干细胞形成组织、器官时必须要进行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6)在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能否获得动物器官?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回答问题:
(Ⅰ)从某未发展乡村地区的土壤收集样本A,再由接近重工业的地点土壤收集样本B,A和B两样本各含不同细菌混合物。把等量的细菌样本A和样本B先分别悬浮在1毫升的液体培养基内,为抑制细菌分裂需要将A、B样本迅速在4℃环境储存。然后用接种针从每个样本液体培养基中各取一环,分别接种在不含镉和含有非致死剂量的镉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记数细菌菌落数,结果如下表。请回答问题:
1.在上述两种培养基上接种细菌的方法一般是________。
2.下列是关于样本A与样本B中抗镉细菌含量百分率存在差异的解释,其中合理的有( )
①B地点镉污染严重,诱导细菌发生抗镉定向变异
②A地点的细菌今后也有产生抗镉变异的可能性,这是变异不定向性特性的表现
③A地点抗镉细菌没有竞争优势,B地点的抗镉细菌具有竞争优势
④B地点的高镉含量对细菌的生存起着一定的定向选择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接种培养前,同时取出一部分样本A用化学品X处理,然后分别在无镉与含镉的培养基上培养,结果如下:
上述两种培养基,从用于培养获得菌落的角度看应属于________培养基;从培养基的成分差异看应属于________培养基。两种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目变化现象,说明样本A的细菌可能发生了________。
(Ⅱ)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容易感染的人群主要是那些有机会接触因炭疽热致死的动物尸体及其制品的人,例如牧场工人、屠宰场工人等。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对宿主的专一性,以及在炭疽杆菌大量繁殖的过程中,因为细菌代谢产物的积累而使液体培养基变浑浊的现象,通过实验确诊。实验步骤如下:
1.第一步是进行________。即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疑菌落。
2.第二步是挑选可疑菌落,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置于35℃环境下培养24小时。此过程中,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等需采取________方法灭菌;实验所用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为________(填“无机碳”或“有机碳”)。
3.第三步是取等量菌液分别置于A、B试管中,实验组加入生理盐水配制的澄清噬菌体液,对照组加入________,置于35℃环境下培养6小时。如果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________(填“高”或“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之则排除。写出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的判断理由是________
4.对健康人群来说,除________等外,许多表面组织都有真细菌定居,但当细菌性传染病流行时,就有可能引起人体致病。从题干信息可知,炭疽病的传播途径属于________传播。
Ⅰ.(18分) 氮元素是构成生物体的最主要元素之一,在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图是自然界中氮循环以及有机物在生物体内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微生物在氮循环中有重要作用,例如根瘤菌能参与图中[ ] 过程。根瘤菌与大豆的关系在生物学上称为 。
(2)土壤中能完成②③过程的生物不多,这种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3)中耕松土是农业中的一个重要手段,疏松土壤能促进图中的 过程(填序号)同时还能抑制 作用,从而有利于增加并保持土壤的肥力。当土壤中氮元素含量增加时,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会提高,其原因是:氮是光合作用的各种酶及 、 的组成成分。
(4)人体中的 (激素)和 (激素)能促进⑦的进行,从而保证内环境的动态平衡。
Ⅱ.(10分)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碳流动方向,根据示意图回答:
(1)构成该生态系统中群落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联系的纽带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属于图中的成分 (填字母)。
(3)该生态系统中有一鼠群,黑毛鼠占80%,白毛鼠占20%,在下列环境中生活两年后,下列哪一项最能显示黑毛鼠和白毛鼠百分率的变化?( )
选项 | 黑暗丛林 | 光亮沙地 | ||
黑毛鼠w.w.w.k.s.5.u.c.o.m | 白毛鼠 | 黑毛鼠 | 白毛鼠 | |
A B C D | 90%w.w.w.k.s.5.u.c.o.m 70% 90% 70% | 10% 30% 10% 30% | 70% 90% 90% 70% | 30% 10% 10% 30%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