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分)请分析回答下面Ⅰ、Ⅱ两题:
Ⅰ.下图是氮在自然界中和生物体内转化过程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1)能够完成图中②过程并且还要分泌生长素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
(2)自然界中将NH3转化成NO3-的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氨基酸中,人体内不能通过⑥过程来合成的是_________。
A.丙氨酸 B.甘氨酸 C.赖氨酸 D.谷氨酸
(4)如果为了预防禽流感,对鸡注射了禽流感疫苗,并同时连续饲喂用15N标记的氨基酸若干天,几天后,检测其血清成分中15N有明显增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Ⅱ.右图为下丘脑对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激素,甲、乙、丙、丁表示内分泌腺,数字表示部分生理活动,其中,激素C的分泌受H的调控影响。虚线部分表示神经调控。
(1)图中与激素A协同作用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是_________(填英文字母)
(2)从图中的调控关系判断,丙可能是_______。
(3)F物质只能作为丁的信号,与丁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____________(物质)有关。
(4)当受到寒冷刺激时,除了图中所示的腺体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外,采用物理方式调节体温的四种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验证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进入动物细胞,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的第二步和第三步,并作出实验结果预期及结论。
第一步:取两个已灭菌的培养瓶编号为A、B,分别装入等量的已灭菌且含14C标记的葡萄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将小白鼠的胚胎用剪刀剪碎,然后用胰蛋白酶处理,再用生理盐水洗去胰蛋白酶制成单个分散的细胞,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到A、B两个培养瓶中待用。
第二步:A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加入与A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三步:将A、B两个培养瓶振荡摇匀后,一起放入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一定的时间。
第四步:取出A、B两个培养瓶,用离心装置分别离心,收集上清液,然后用检测放射性同位素的仪器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
实验结果预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分)请分析回答下面Ⅰ、Ⅱ两题:
Ⅰ.下图是氮在自然界中和生物体内转化过程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1)能够完成图中②过程并且还要分泌生长素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
(2)自然界中将NH3转化成NO3-的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氨基酸中,人体内不能通过⑥过程来合成的是_________。
A.丙氨酸 B.甘氨酸 C.赖氨酸 D.谷氨酸
(4)如果为了预防禽流感,对鸡注射了禽流感疫苗,并同时连续饲喂用15N标记的氨基酸若干天,几天后,检测其血清成分中15N有明显增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Ⅱ.右图为下丘脑对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激素,甲、乙、丙、丁表示内分泌腺,数字表示部分生理活动,其中,激素C的分泌受H的调控影响。虚线部分表示神经调控。
(1)图中与激素A协同作用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是_________(填英文字母)
(2)从图中的调控关系判断,丙可能是_______。
(3)F物质只能作为丁的信号,与丁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____________(物质)有关。
(4)当受到寒冷刺激时,除了图中所示的腺体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外,采用物理方式调节体温的四种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验证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进入动物细胞,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的第二步和第三步,并作出实验结果预期及结论。
第一步:取两个已灭菌的培养瓶编号为A、B,分别装入等量的已灭菌且含14C标记的葡萄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将小白鼠的胚胎用剪刀剪碎,然后用胰蛋白酶处理,再用生理盐水洗去胰蛋白酶制成单个分散的细胞,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到A、B两个培养瓶中待用。
第二步:A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加入与A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三步:将A、B两个培养瓶振荡摇匀后,一起放入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一定的时间。
第四步:取出A、B两个培养瓶,用离心装置分别离心,收集上清液,然后用检测放射性同位素的仪器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
实验结果预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分析回答下面Ⅰ、Ⅱ两题:
Ⅰ.下图是氮在自然界中和生物体内转化过程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1)能够完成图中②过程并且还要分泌生长素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
(2)自然界中将NH3转化成NO3-的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氨基酸中,人体内不能通过⑥过程来合成的是_________。
A.丙氨酸 B.甘氨酸 C.赖氨酸 D.谷氨酸
(4)如果为了预防禽流感,对鸡注射了禽流感疫苗,并同时连续饲喂用15N标记的氨基酸若干天,几天后,检测其血清成分中15N有明显增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Ⅱ.右图为下丘脑对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激素,甲、乙、丙、丁表示内分泌腺,数字表示部分生理活动,其中,激素C的分泌受H的调控影响。虚线部分表示神经调控。
(1)图中与激素A协同作用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是_________(填英文字母)
(2)从图中的调控关系判断,丙可能是_______。
(3)F物质只能作为丁的信号,与丁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____________(物质)有关。
(4)当受到寒冷刺激时,除了图中所示的腺体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外,采用物理方式调节体温的四种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验证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进入动物细胞,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的第二步和第三步,并作出实验结果预期及结论。
第一步:取两个已灭菌的培养瓶编号为A、B,分别装入等量的已灭菌且含14C标记的葡萄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将小白鼠的胚胎用剪刀剪碎,然后用胰蛋白酶处理,再用生理盐水洗去胰蛋白酶制成单个分散的细胞,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到A、B两个培养瓶中待用。
第二步:A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加入与A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三步:将A、B两个培养瓶振荡摇匀后,一起放入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一定的时间。
第四步:取出A、B两个培养瓶,用离心装置分别离心,收集上清液,然后用检测放射性同位素的仪器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
实验结果预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期在欧美国家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该病毒对热、消毒剂敏感,而对干燥和低温的抵抗力强大。其分子特性为多节段的RNA病毒,由8个片段组成,分别编码10种蛋白质。下图示其活动周期,A~D表示物质,①~⑦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
(1)该病毒由___________外壳(衣壳)和__________组成。被膜并不是病毒实际的组成成分,但其中含有病毒融合蛋白,它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时起关键作用。
(2)病毒在过程_____(填图中序号)侵入动物细胞。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的原因__________。
(3)能正确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①表示第一次感染,②表示第二次感染)( )
(4)根据病毒入侵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人体对病毒的预防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向人体注射( )
A.疫苗 B.抗体 C.抗生素 D.抗病毒药物
(5)接种过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健康人在一段时间内也可能多次感染甲型H1N1流感,其免疫学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依靠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识别抗原。
(6)机体合成的数百万种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主要是由于抗体分子结构中的 不同。
(7)对人的免疫系统来说,疫苗属于 物质,进入机体后可以引起 反应,产生相应抗体。
(8)目前,世卫组织已公布了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遗传序列,疫苗很快就会被研制出来,但是这个疫苗不一定能够有效地预防下一次的甲型流感大爆发,原因是什么?
近期在欧美国家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该病毒对热、消毒剂敏感,而对干燥和低温的抵抗力强大。其分子特性为多节段的RNA病毒,由8个片段组成,分别编码10种蛋白质。下图示其活动周期,A~D表示物质,①~⑦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
(1)该病毒由___________外壳(衣壳)和__________组成。被膜并不是病毒实际的组成成分,但其中含有病毒融合蛋白,它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时起关键作用。
(2)病毒在过程_____(填图中序号)侵入动物细胞。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的原因__________。
(3)能正确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①表示第一次感染,②表示第二次感染)( )
(4)根据病毒入侵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人体对病毒的预防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向人体注射( )
A.疫苗 B.抗体 C.抗生素 D.抗病毒药物
(5)接种过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健康人在一段时间内也可能多次感染甲型H1N1流感,其免疫学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依靠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识别抗原。
(6)机体合成的数百万种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主要是由于抗体分子结构中的 不同。
(7)对人的免疫系统来说,疫苗属于 物质,进入机体后可以引起 反应,产生相应抗体。
(8)目前,世卫组织已公布了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遗传序列,疫苗很快就会被研制出来,但是这个疫苗不一定能够有效地预防下一次的甲型流感大爆发,原因是什么?
(9)成功接种疫苗后,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不会患病,用简单的图示表示人体免疫系统发生二次免疫作用的全过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