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本题为分叉题。A适用于《生命科学》教材,B适用于《生物》教材。A和B中任选一题,若两题都做以A给分。
A.下图表示用生物工程制备人抗A抗体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红细胞膜表面有被称为凝集原的特异____ ____:从免疫学角度看,这种凝集原是_____ ___。
(2)图中细胞中1是小鼠体内注入人A型血红细胞后而获得的________细胞,这种细胞具有产生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但难以在体外培养。甲培养皿中培养的细胞2,是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的骨髓瘤细胞,这种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能________________,但不会产生抗体。
(3)为了能充分发挥上述两种细胞各自的特点,经特殊处理,在促细胞融合因子的作用下,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形成图中的细胞3,这种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___。把它在乙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则能产生大量的细胞群,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①的主要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过程②或⑧的培养方法能产生大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抗体。
B.水和无机盐是由植物木质部的导管输送的。用32p标记的矿质营养液培养某植物幼苗一段时间后,在根细胞中检测32p的累积量和运输量,结果如右图。
(1)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
(2)在与a、B.C.d四点相对应的细胞中;
1)累积量最高的是_______点处的细胞,这是因为根尖该部位没有______________结构。
2)吸收量大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点处的细胞主要靠_______作用吸收水分.该处细胞的形态是下图中_______
4)最适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______________点处的细胞
(3)制约该植物吸收矿质离子的直接因素有_______。
①植物的呼吸作用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 ⑧细胞膜上的多糖 ④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A.①② B.②⑧ C.⑨④ D.①④
(4)由磷构成的细胞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
(9分)本题为分叉题。A适用于《生命科学》教材,B适用于《生物》教材。A和B中任选一题,若两题都做以A给分。
A.下图表示用生物工程制备人抗A抗体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红细胞膜表面有被称为凝集原的特异____ ____:从免疫学角度看,这种凝集原是_____ ___。
(2)图中细胞中1是小鼠体内注入人A型血红细胞后而获得的________细胞,这种细胞具有产生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但难以在体外培养。甲培养皿中培养的细胞2,是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的骨髓瘤细胞,这种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能________________,但不会产生抗体。
(3)为了能充分发挥上述两种细胞各自的特点,经特殊处理,在促细胞融合因子的作用下,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形成图中的细胞3,这种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___。把它在乙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则能产生大量的细胞群,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①的主要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过程②或⑧的培养方法能产生大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抗体。
B.水和无机盐是由植物木质部的导管输送的。用32p标记的矿质营养液培养某植物幼苗一段时间后,在根细胞中检测32p的累积量和运输量,结果如右图。
(1)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
(2)在与a、B.C.d四点相对应的细胞中;
1)累积量最高的是_______点处的细胞,这是因为根尖该部位没有______________结构。
2)吸收量大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点处的细胞主要靠_______作用吸收水分.该处细胞的形态是下图中_______
4)最适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______________点处的细胞
(3)制约该植物吸收矿质离子的直接因素有_______。
①植物的呼吸作用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 ⑧细胞膜上的多糖 ④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A.①② B.②⑧ C.⑨④ D.①④
(4)由磷构成的细胞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
本题为分叉题。A适用于《生命科学》教材,B适用于《生物》教材。A和B 中任选一题,若两题都做以A给分。
A.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下图是该病毒的结构模式图。
(1)图中标号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HIV在非寄生时,不能进______________活动,而感染人体后,主要侵染_______细胞。
(3)HIV的感染和繁殖过程大致可分为吸附、侵入,复制、_______和释放。在侵入的过程中进入寄主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_。
(4)下列能正确表示病毒在寄主内的繁殖曲线的是
(5)HIV经反复感染寄主细胞,最终将导致_______功能减弱以至丧失。此时患者如被细菌感染,易出现并发症,从结构上说,HIV属于_______生物,细菌属于_______生物,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对杀灭HIV无效。
(6)试举两例说明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下图表示人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部分代谢途径,图中A、B、C、D、E、F、G表示物质,①、②、③、④表示过程。
(1)脂肪消化后的产物,大部分先被吸收到小肠绒毛内的______________。
(2)物质E是______________,物质F是______________,物质G是______________。
(3)在过程①、②、③、④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需要消耗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_,需要消耗氧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B从小肠肠腔中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到进入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层细胞膜。
(5)在消化道中,淀粉变为物质B,需经过唾液淀粉酶、胰淀粉酶,肠淀粉酶和_______酶的催化分解。
(6)肌糖原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体中氨基酸的主要来源途径有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分解、糖类等物质的转变和______________。
本题为分叉题。A适用于《生命科学》教材,B适用于《生物》教材。A和B中任选一题,若两题都做以A给分。
A.下图表示用生物工程制备人抗A抗体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红细胞膜表面有被称为凝集原的特异________:从免疫学角度看,这种凝集原是________。
(2)图中细胞中1是小鼠体内注入人A型血红细胞后而获得的________细胞,这种细胞具有产生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但难以在体外培养。甲培养皿中培养的细胞2,是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的骨髓瘤细胞,这种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能________________,但不会产生抗体。
(3)为了能充分发挥上述两种细胞各自的特点,经特殊处理,在促细胞融合因子的作用下,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形成图中的细胞3,这种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___。把它在乙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则能产生大量的细胞群,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①的主要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过程②或⑧的培养方法能产生大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抗体。
B.水和无机盐是由植物木质部的导管输送的。用32p标记的矿质营养液培养某植物幼苗一段时间后,在根细胞中检测32p的累积量和运输量,结果如右图。
(1)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
(2)在与a、B.C.d四点相对应的细胞中;
1)累积量最高的是_______点处的细胞,这是因为根尖该部位没有______________结构。
2)吸收量大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点处的细胞主要靠_______作用吸收水分.该处细胞的形态是下图中_______
4)最适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______________点处的细胞
(3)制约该植物吸收矿质离子的直接因素有_______。
①植物的呼吸作用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
③细胞膜上的多糖 ④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由磷构成的细胞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
本题为分叉题。A适用于《生命科学》教材,B适用于《生物》教材,
A和B中任选一题,两题都做以A给分。A、回答有关免疫问题。
(1)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___________。当__________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的__________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2)将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
背部,10天后因_____反应而脱落,这是______细胞所起的作用。
(3)右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
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
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___;表示对
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______细胞的
作用。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_________。
B、生物生存所依赖的无机环境因素对生物有重要作用。
(1)图1表示玉米螟(一种昆虫)的幼虫发生滞育(发育停滞)与日照长短的关系。据图可知日照时数为____________小时,玉米螟幼虫滞育率最高;日照时数达18小时,不滞育玉米螟幼虫约占_________%,此条件也适于__________植物开花。
(2)图2表示一种夜蛾的蛹发生滞育与日照长短及温度的关系。据图可知,当温度30℃,日照时数为_________小时时,这种夜蛾的滞育率最高,达______%;与上述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20℃时,夜蛾蛹的滞育率达到______%。可见夜蛾蛹发生滞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上述因素外,影响夜蛾生长发育的无机环境因素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一般来说,影响昆虫昼夜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