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资料:一些调查表明.从1970年开始世界上有许多两栖类动物种群数量大幅度减少.甚至完全消失.有人怀疑.大气自氧层的破坏可能与这一现象的成因有关联.为了证实这个假设.科学家在某在地区采集了能在当地繁衍的蝾螈.蟾蜍和青蛙3种两栖类的受精卵.分别放在纱网制的笼中(纱网对受精卵及胚胎发育没有不利影响).每笼各100粒受精卵.置于当地的池塘中.笼子共分成3组:A组笼子上方加了一层透明玻璃隔板.用以阻挡紫外线,B组笼子上方没有隔板.可以直接受到日光的照射,C组笼子上方加了一层不能阻挡紫外线的透明塑料板 实验重复进行了数次.最后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分组 蝾螈 蟾蜍 青蛙 A 40±5 12±3 10±1 B 90±6 38±3 40±4 C 88±4 39±4 37±5 科学家在之后的研究中发现.造成这些受精卵或胚胎残废的直接原因是受到池塘中原有微生物的感染. 请分析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假设.研究者要证实导致两栖动物减少的生态因素是 .该因素对两栖动物有 会产生不利影响. (2)若以A为实验组.较为合理的对照组应该是 组.就表中数据来看.实验结果是 假设的.B.C组的设计能够排除 等生态因素的影响. (3)综合本实验研究结果.对于臭氧层的破坏与两栖动物数量减少之间的关系.合理的推断是:臭氧层的破坏使 过强.导致两栖类受精卵或胚胎的 力减弱.最终导致 升高.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资料:一些调查表明,从1970年开始世界上有许多两栖类动物种群数量大幅度减少,甚至完全消失。有人怀疑,大气自氧层的破坏可能与这一现象的成因有关联。为了证实这个假设,科学家在某在地区采集了能在当地繁衍的蝾螈、蟾蜍和青蛙3种两栖类的受精卵,分别放在纱网制的笼中(纱网对受精卵及胚胎发育没有不利影响),每笼各100粒受精卵,置于当地的池塘中。笼子共分成3组:A组笼子上方加了一层透明玻璃隔板,用以阻挡紫外线;B组笼子上方没有隔板,可以直接受到日光的照射;C组笼子上方加了一层不能阻挡紫外线的透明塑料板(如图所示)

实验重复进行了数次,最后的实验结果(受精卵或胚胎死亡率/%)如下表所示。

分组

蝾螈

蟾蜍

青蛙

A

40±5

12±3

10±1

B

90±6

38±3

40±4

C

88±4

39±4

37±5

科学家在之后的研究中发现,造成这些受精卵或胚胎残废的直接原因是受到池塘中原有微生物的感染。

请分析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假设,研究者要证实导致两栖动物减少的生态因素是                   ,该因

素对两栖动物有                   会产生不利影响。

(2)若以A为实验组,较为合理的对照组应该是                   组。就表中数据来

看,实验结果是                   (支持/不支持)假设的。B、C组的设计能够排除  

等生态因素的影响。

(3)综合本实验研究结果(死亡率统计及死因调查)。对于臭氧层的破坏与两栖动物数量减少之间的关系,合理的推断是:臭氧层的破坏使                   过强,导致两栖类受精卵或胚胎的              力减弱,最终导致              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7北京海淀模拟)资料:一些调查表明,从1970年开始世界上有许多两栖类动物种群数量大幅度减少,甚至完全消失。有人怀疑,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可能与这一现象的成因有关联。为了证实这个假设,科学家在某些地区采集了能在当地繁衍的蝾螈、蟾蜍和青蛙3种两栖类的受精卵,分别放在纱网制的笼中(纱网对受精卵及胚胎发育没有不利影响),每笼各100粒受精卵,置于当地的池塘中。笼子共分成3组,A组笼子上方加了一层透明玻璃隔板,用以阻挡紫外线;B组笼子上方没有隔板,可以直接受到日光的照射;C组笼子上方加了一层不能阻挡紫外线的透明塑料板(如图所示)。

实验重复进行了数次,最后的实验结果(受精卵或胚胎死亡率/%)如下表所示。

科学家在之后的研究中发现,造成这些受精卵或胚胎残废的直接原因是受到池塘中原有微生物的感染。请分析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假设,研究者要证实导致两栖动物减少的生态因素是________,该因素对两栖动物________会产生不利影响。

(2)若以A为实验组,较为合理的对照组应该是     组。就表中数据来看,实验结果是________(支持/不支持)假设的。B、C组的设计能够排除________等生态因素的影响。

(3)综合本实验研究结果(死亡率统计及死因调查)。对于臭氧层的破坏与两栖动物数量减少之间的关系,合理的推断是:臭氧层的破坏使________过强,导致两栖类受精卵或胚胎的________力减弱,最终导致________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