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
(1)内环境是指图上的________。
(2)胃肠道中的水分通过①________方式进入内环境。
(3)内环境中的水分通过②________的形式进入消化道。
(4)肾小管的水分通过③________作用进入内环境。
(5)内环境中的水分通过皮肤的④________排出体外。
(6)下列除哪项外,都可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
[ ]
A.饮水不足
B.饮水过多或丢失盐分过多
C.体内失水过多
D.吃的食物过咸
(7)垂体后叶释放的⑤是
[ ]
(8)肾小管发生病变,在尿中________的含量会增加。
[ ]
(9)小华今天下午饭吃的是咸鱼,结果下午一直要水喝,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________。
下图示人体内代谢、调节过程,请据图回答:
(1)内环境是指上图中的_____________;
(2)胃肠道中的水分通过①___________的形式进入内环境;
(3)内环境中的水分通过②___________的形式进入消化道;
(4)肾小管中的水分通过③___________作用进入内环境;
(5)内环境中的水分通过皮肤的④___________排出体外;
(6)下列除哪项外,都可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 )
A.饮水不足 B.丢失盐分过多 C.体内失水过多 D.吃的食物过咸
(7) 垂体后叶释放的⑤是指以下的哪种物质?( )
A.生长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抗利尿激素 D.醛固酮
(8)肾小管发生病变,检测尿液其中___________的含量增加。
A.尿素 B.尿酸 C.葡萄糖 D.蛋白质
(1)内环境是指上图中的_____________;
(2)胃肠道中的水分通过①___________的形式进入内环境;
(3)内环境中的水分通过②___________的形式进入消化道;
(4)肾小管中的水分通过③___________作用进入内环境;
(5)内环境中的水分通过皮肤的④___________排出体外;
(6)下列除哪项外,都可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 )
A.饮水不足 B.丢失盐分过多 C.体内失水过多 D.吃的食物过咸
(7) 垂体后叶释放的⑤是指以下的哪种物质?( )
A.生长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抗利尿激素 D.醛固酮
(8)肾小管发生病变,检测尿液其中___________的含量增加。
A.尿素 B.尿酸 C.葡萄糖 D.蛋白质
正常人一昼夜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80L,而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L左右,说明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大量的物质又被重新吸收。对正常人肾小囊腔的原尿和排出的尿液的成分进行分析,可以推测肾小管的功能。请根据以下数据回答:
成 分 | 原尿中的含量 (mg/100ml) | 尿液中的含量 (mg/100ml) |
尿 素 | 30 | 2000 |
Na+ | 320 | 350 |
K+ | 20 | 150 |
肌 酐 | 1 | 150 |
葡萄糖 | 100 | 无 |
以上物质中几乎全部重吸收的物质是 。这种物质被吸收的方式是 不仅不被重吸收,反而会向尿液中分泌的物质是 。
K+ 也能被肾小管重吸收,但尿液中的浓度反而比原尿中还高,原因是
。
尿素能被重吸收吗? 。
如果向此人血液中注射醛固酮,则尿液中Na+ 含量将会 ,K+ 含量将会 。
若某人尿检发现尿液中有葡萄糖,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甘露醇几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临床上常用甘露醇浓溶液(20%)作利尿剂,请简述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常人一昼夜形成的原尿大约为180L,而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L左右,其原因是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大量的物质又被重吸收。对正常人肾小囊腔中的原尿和排出的尿液的成分进行分析,可以推测肾小管的功能。请根据以下数据回答:
(1)以上物质几乎全部重吸收的物质是________,这种物质被重吸收的方式是________。不仅不被重吸收,反而会向尿液中分泌的物质是________。
(2)也能被肾小管重吸收,但尿液中的浓度反而比原尿中还高,原因是________。
(3)尿素能被重吸收吗?________。
(4)如果向此人血液中注射醛固酮,则尿液中含量将会________,含量将会________。
(5)如果尿液化验时发现有葡萄糖,不可能的原因是
[ ]
A.一次性口服大量的糖
B.肾功能障碍
C.胰岛B细胞受损
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